返回首页

全国政协委员金李:建议打造小微企业信息共享平台

赵白执南中国证券报·中证网

  中证网讯(记者 赵白执南)中国证券报记者7日获悉,全国政协委员、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副院长金李表示,可以通过三项举措化解小微民营科创企业融资难融资贵问题。

  一是政府引导,发动社会力量,打造以大数据为支撑的小微企业信息共享平台。鼓励有条件的地方政府先行先试,支持建立小微企业大数据信息共享的基础设施,未来条件成熟时可在全国推广。平台汇集所有和企业相关的公共部门信息,包括水电煤气社保用工情况,以及政府部门掌握的大量其他数据,再以市场化的方式获得各个商业机构所掌握的交易、支付、物流、房屋租赁等环节中产生的其他数据,最终形成一个公共图书馆一样的共享机制。金融机构可以通过合理付费,获取所有相关信息,或者委托有数据处理能力的分析机构提炼分析有关小微企业的风险信用信息。这一平台的建立,能够有效提升信用数据收集整理的规模经济,并且在此基础上形成一个系统的大数据分析描摹,对企业未来的经营状况形成较为精准的判断,有力支持金融机构对优秀小微企业进行信用放款。

  二是以大数据信用信息作为基础,形成小微企业的“虚拟担保品”。小微企业贷款很贵很难,是因为担保抵押品不足。那么,数据化的企业信用信息就可以是重要的“虚拟担保品”,能起到增加企业还款意愿的作用,形成更为有效的信用惩戒机制。未来的小微企业负责人如果不能还款,损失的不仅是不能坐高铁和飞机,更严重的是相关企业和负责人会被记录在信用信息中,会极大影响未来企业通过任何其他渠道获取资金的难易度和资金成本。这样就慢慢形成一套机制,把“有能力还款”并且“有意愿还款”的好企业和其他企业分离开来,使得好的小微企业的融资难融资贵问题能够得到更好解决。

  三是制定对于民营小微和科创企业优惠融资的长效评价机制,而且功能应该重于形式。支持民营小微科创类企业,说到底是要增强信心,鼓励创新,拉动就业,提振经济。有些好的小微企业,稍有支持就可以迅速发展壮大,属于“给点阳光就灿烂”。也有些小微企业长期在生存线上挣扎,靠着国家提供的低价要素勉强维持。一旦退出优惠的要素价格支持,就很难在市场化环境下生存。前者在形式上会很快从小微状态“毕业”,后者则会长期处于这一状态。所以在优先补贴谁的问题上,应该实事求是,更加合理分配国家资源。

中证网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证券报·中证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证券报、中证网。中国证券报·中证网与作品作者联合声明,任何组织未经中国证券报、中证网以及作者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凡本网注明来源非中国证券报·中证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更好服务读者、传递信息之需,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本网亦不对其真实性负责,持异议者应与原出处单位主张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