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召开的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要求,推进改革开放,继续研究推出一批管用见效的重大改革举措。作为服务实体经济的重要金融系统之一,中国资本市场的国际认可度、话语权离经济高质量发展的要求尚有差距,更待落实既定开放举措,提升国际化程度。
以互联互通、引入境外投资者为特征,中国资本市场开放成绩显著。沪港通、深港通、债券通运行平稳,机制体制不断优化,沪伦通将于年内推出;A股纳入MSCI指数,监管层拟放宽投资A股的外国个人投资者范围,境外投资者在A股市场的投资比重逐步上升,市场投资者结构在改善;放宽外资券商基金持股比例、业务范围的政策正在落实中,外资控股券商基金公司年内可能亮相。此外,着力提升国际影响力的产品创新也在推进中,首个国际化期货品种原油期货已挂牌。
尽管如此,我国资本市场开放仍存在一些不足。与国际成熟市场投资者多样化程度相比,我国境外投资者占比仍较小。从资本市场存量规模和增量预期看,我国资本市场国际认可度不够高。行业最热议的老话题是市场大而不强,诸多期货品种交易规模位居世界前列但定价权旁落。再与经济转型升级、迈步高质量发展的要求相比,我国资本市场国际影响力亟待提高。
资本市场开放任重道远,更待稳步推进。其一,就当下开放重点而言,一方面是加快落实放宽外资券商基金持股比例、业务范围等既定政策,提升外商投资证券机构便利性;另一方面是强化与境外市场互联互通,从技术、产品层面的互联互通向体制机制层面的互联互通升级。境外市场在上市规则、退市制度、监管条例等方面与A股市场均存在不同程度差异,互联互通的更高要求是二者能在交易、上市等基本规则上顺畅对接。目前,A股市场在非盈利企业上市、同股不同权企业上市等方面已着手改革,退市制度也在迈步常态化。这些内功的修炼将有利于开放提速。
其二,着力提升资本市场国际化程度。一方面是引进来,重点是有序引入境外上市主体和境外投资者。参与主体的多元化是资本市场国际化的应有之义。在美国纽交所的千亿美元市值公司中,注册地在美国之外的公司不胜枚举,更有不少来自中国的公司。A股市场无论是从上市主体还是从投资者主体来说,境外资本均为少数。另一方面是走出去,支持风控规范的金融机构参与国际竞争。积极寻求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或地区的资本市场合作是一个重点。当然,这些都涉及到资本项目开放等重要改革,非朝夕可至。
其三,提升监管国际化水平和防风险能力。国际经验显示,“一刀切”式的行政管制方式越来越不适合市场化、国际化程度较高的金融市场,诸多“黑天鹅”事件要求监管快速反应、协调优化。开放程度越高,对监管体制有效性、监管措施合理性、监管信号及时性要求越高,对监管容错性越低。
需要明确的是,资本市场开放是经济改革开放宏伟蓝图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不可能单兵突进。即将迈入而立之年的资本市场应抓住深化改革开放良机,循着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路径,明晰坐标,更新理念,稳步向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