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统计局7月10日公布的数据显示,6月全国居民消费价格(CPI)同比上涨1.9%,较前值上涨0.1个百分点。上半年CPI同比上涨2%。
分析认为,油价、猪价上行叠加端午小长假,带动CPI同比较上月抬升0.1个百分点。由于6月CPI同比增长完全符合市场预期,对市场影响有限,当日国债期货午盘涨跌不一。
数据显示,CPI已连续3个月处于“1时代”,继续保持温和上涨态势。交通银行首席经济学家连平认为,“在国内需求平稳增长的前提下,未来CPI缺乏显著反弹的动力。预计全年CPI同比上涨2%左右。”
具体来看,三、四季度猪肉价格可能回升,会带动食品价格小幅上升。非食品价格保持稳定,下半年可能会温和上升。翘尾因素7月之后显著回落,下半年CPI大幅上升的可能性较小。
分析人士普遍认为,未来温和通胀不会对货币政策取向形成掣肘,不过货币政策操作难言宽松,未来仍需在去杠杆、防风险与稳增长之间求最优解。
CPI上涨温和
6月CPI同比上涨1.9%。其中食品价格上涨0.3%,非食品价格上涨2.2%;消费品价格上涨1.5%,服务价格上涨2.4%。据测算,1.9%的同比涨幅中,去年价格变动的翘尾影响约为1.5个百分点,新涨价影响约为0.4个百分点。
相比前值,6月CPI同比涨幅增长0.1个百分点。兴业研究分析师蒋冬英称,分项来看,受油价上涨及猪肉价格触底回升等影响,交通通信、食品烟酒及居住分别拉动6月CPI同比涨幅扩大0.08、0.03及0.02个百分点。
她分析称,低基数效应下,燃料价格同比上涨17.8%;同时受端午假期居民出行增加影响,交通工具使用和维修价格同比涨幅扩大。6月居住价格同比涨幅扩大0.1个百分点至2.3%,其中居民居住水电燃料价格同比涨幅扩大0.4个百分点至1.7%。
食品方面,6月猪肉价格同比下降 12.8%,降幅较前值回落近4个百分点,环比增速由负转正小幅反弹1.1%,出现止跌反弹的迹象。此前,受猪肉价格下跌拖累,CPI出现回落。
1-6月CPI累计同比上涨2.0%,涨幅较上年同期和上年全年分别提高0.6和0.4个百分点。除2月因春节错期和低温天气影响扩大至2.9%以外,其他月份均处于温和上涨区间。
“在各类影响因素中,猪肉价格成为关键变量。” 东方金诚首席宏观分析师王青称。由于供需矛盾突出,今年以来猪肉价格持续下跌,3月同比跌幅达到12.0%,随后跌幅逐月扩大,并拖累CPI同比下行,而自5月中下旬起,猪肉价格开始企稳,6月CPI同比随即回升。
中信证券研究部刘博阳认为,猪价和蔬菜价格波动剧烈使得食品价格继续成为决定CPI的核心变量。去年12月至今年 2 月全国气温大幅波动,仔猪存活率较正常月份减少10%-15%,导致目前市场供应减少。同时国庆中秋备货使得需求季节性走高,料将推动猪价反弹。“三季度CPI将在猪价的阶段性上涨下有望达到2.2%-2.3%左右,成为年内高点。”
联讯证券首席宏观研究员李奇霖认为,未来通胀压力并不大。一是国际油价已经超过了基本面的支持,布伦特原油期货价格在80美元/桶时有较大的阻力。二是猪肉价格底部已经出现,但是在终端需求不强的情况下,后续上涨的动力有限。
货币政策边际调整空间
基于未来的温和通胀预期,受访人士普遍认为,年内通胀不是货币政策的重要考虑因素,未来货币政策需重点关注去杠杆、防风险、稳增长。由于中国经济增长韧性强劲,货币政策总量将维持稳健中性,温和通胀给其边际宽松留出空间。
一位不愿具名的分析人士称,最近投资、消费疲弱,其中有一些短期影响因素。同时,消费对经济增长贡献很大且目前处于比较稳定的状态,因此中国经济增长韧性强劲,没有必要通过货币政策总量放松来维持经济增长;同时未来三年还要去杠杆。因此,总体上货币政策会维持稳健中性,不会有大幅放松。
不过他同时表示,如果经济下行压力比较大,货币政策有可能会有边际变化。
民生银行研究员温彬预计,下半年CPI依旧在2%附近,属于温和通胀,这给货币政策边际操作留出了空间。未来货币政策首先要平衡稳增长、去杠杆与防风险,所以总基调还是稳健中性;其次是平衡流动性与严监管,下半年“宽货币、紧信用”格局可能会延续,这样定向降准仍有空间。
“国内通胀压力有限,不会成为货币政策结构性宽松的掣肘,后续依然有概率降准。温和通胀也给财政扩张提供了空间,在地方债务严监管难以放松的背景下,预计政策会在加快地方债发行、盘活存量财政存款等方面发力,以对冲需求的回落。”李奇霖称。
他认为,货币政策延续结构性宽松,加之实体融资需求回落,长端利率仍有下行的空间,利率债和高等级信用债具有配置价值。股票市场短期低点可能出现,但在经济下行的情况下,趋势性的上涨仍需要催化剂。
人民大学客座教授邓海清表示,2018年最确定的机会是利率债。随着货币政策、汇率政策、房地产政策的变化,十年期国债收益率还会进一步下行。目前十年期国债收益率在3.5%左右。
不过前述不愿具名的分析人士称,长期来看,债券收益率与通胀和名义GDP正相关。从今年情况来看,名义GDP增速相较去年要稍低一些,全年来看债券收益率相较去年低,这是大方向。但年初以来已下行近40BP的十年期国债收益率,可能已经反映出市场对于实体经济的过度悲观预期。随着未来价格、实际增长数据对过度悲观预期的证伪,债券收益率反而可能存在一定的上行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