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地产投资状况,取决于政府土地供应规模、房地产开发商资金可持续性,明年一二季度房地产投资出现小调整是大概率事件;如果投资下行压力加大,政府在土地供应方面可能会松绑。由于有刚性需求存在,在目前价格水平上,如果一二线城市加大供地,房地产仍能维持很好盈利,这能促进房地产投资的稳定。
2016年去产能、去库存进展如何,需吸取什么经验教训?原材料价格上涨,引发通胀担忧,后续政策如何把握?三四线城市如何能够有效去库存?区别于以往调控手段,房地产调控长效机制会带来什么?2016年房地产助力经济企稳发挥重要作用,2017年若经济下行压力加大,房地产政策是否会转向?
带着这些问题,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采访了中国人民大学副校长、中国人民大学国家发展与战略研究院执行院长刘元春。
刘元春表示,去产能有效推进,需要改变行政命令式、运动式的方式去产能,“未来要依靠标准、法律、制度来去产能”。对于房地产市场明年的形势,他认为,如果依靠房地产来稳增长,再来一场房地产泡沫,无疑是饮鸩止渴。
运动式去产能要不得
《21世纪》: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到2017年“稳是主基调、稳是大局”,有分析认为稳增长会放在首要位置。在你看来,明年稳增长和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怎样的关系?
刘元春:明年总基调依然是稳中求进。目前,中国经济底部企稳态势明显,经济、社会保持稳定,这是向前发展的落脚点。但是靠传统方式稳经济、稳社会是稳不住的,必须要靠改革走出困局、塑造新动力,这个方向很明确。
因此,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指出,明年经济调控稳中求进是总基调,供给侧结构改革是主线。与过去几年相比,“稳中求进”会更偏重于促改革和控风险,而不是单纯一个“稳”字。
《21世纪》:“三去一降一补”依然是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要内容。如何看待今年去产能的成效?
刘元春:今年去产能的效果还不错,比预期要好。
去产能工作还需正视以下几个问题:第一,去产能要从煤炭、钢铁行业,向其他行业拓展,很多行业都存在产能过剩。
第二,今年依靠的是行政命令式、运动式去产能,很多地方去产能演变成“去产量”,真正的产能并没有削减。这就带来每当价格开始复苏,一些企业再度开工生产;当政府监管弱化时,过剩产能又死灰复燃——去产能面临着反复。
第三,很多地方过分依赖层层分减、运动式地去产能,供需关系并未达到动态平衡,没有形成长效市场机制,未来要依靠标准、法律、制度来去产能。
《21世纪》:如何按照市场的方式去产能?地方保护主义会否使去产能难以有实质性进展?
刘元春:去产能必须在一些基础性制度上有所突破。地方为何要保护大企业,为何出现“大而不倒”现象?因为地方政府害怕大型企业倒闭带来的社会冲击,担心政绩受影响。因此,需要建立好社会安全网,包括社会保障体系、失业救济体系等,避免大规模失业带来的社会动荡。
大量过剩产能存在于国有企业,地方政府为何要救助?这里必须解决国企软约束的问题。下一步,要推动国企改革和政企体系改革,让国企成为市场经济中正常的竞争主体。
通胀不必过度担忧
《21世纪》:11月份PPI超预期同比增长3.3%,很重要的原因在于去产能带来短期供需变化,导致价格上涨。有分析认为明年煤炭供应可能仍然偏紧。如何看待2017年PPI和CPI走势,当前通胀抬头是否值得担忧?
刘元春:明年通胀不必过度担忧,因为中国总体产能过剩、总体需求不足的状态还会延续,全球价格水平也处于相对较低的位置。
由于基数效应,明年CPI、PPI并不会出现明显回落。PPI上扬程度取决于去库存、去产能的进展,也取决于国际大宗商品价格,预计明年PPI呈“前高后缓”的态势,全年增幅不会超过4%。CPI明年也会有所提升,但不会太高,大致在3%左右。
《21世纪》:如果明年CPI上行到3%,货币政策方面是否会有所调整?
刘元春:货币政策已经很明确了。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定调为稳健、中性,同时保证流动性平稳,这个表述很明确。
目前中国面临的债务问题很严峻,明年货币政策不可能宽松;同时,大量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稳增长举措和财政支出等,需要货币进行配合,也不会太紧。总体来看,货币政策明年处于相对从属的地位。
总体定位是中性,既不刺激也不收缩,保证流动性相对稳定。因此,明年CPI上涨,不会引起中国货币政策出现较大幅度调整。
长效机制值得期待
《21世纪》:如何看待今年去库存的效果?
刘元春:今年去库存基本没有达到预期目标。
虽然今年商品房待售面积从年初7.2亿平方米,下降到11月底6.9亿平方米,总体削减了约3000万平米。但从结构上来看,库存减少集中在一二线城市,三四线城市库存基本没什么变化。
这样的去库存,导致一二线城市房价暴涨,三四线城市房价未有变化。当前分化的格局,让中国房地产复苏和健康发展,变得更为艰难——这就是说去库存效果不好的原因。
反思背后的原因,一方面,全国上下一盘棋、齐步走,没有考虑各地不同的房地产市场供求关系,贸然实施全面宽松的房地产政策;另一方面,资金“脱实向虚”问题严重,大量资金无处可去,都在进行投机性炒作,加剧了房地产泡沫。今年房地产整体复苏状况不错,但对去库存帮助不大。
《21世纪》:对于来年房地产调控,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强调因城施策。地方政府被房地产、土地财政绑架,会有动力去调控吗?
刘元春:房地产调控已经纳入政府问责范畴,这是行政化管理的最高手段,所以不用担心地方政府没有经济内生动力来调整房地产,行政问责制度会起到很好的效果。
过去这些年多依靠行政手段调控,使得房地产市场陷入治乱循环的状态,很多人担忧一旦行政调控取消,房价会报复性上涨。
今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到很重要的一点,就是建立符合中国国情、符合市场规律的房地产长效机制,要求在财税、土地等基础性问题上破题。
财税方面,要改变“土地财政”,通过中央和地方财权事权重新分配、税制调整等,来改变地方政府对土地出让金的过度依赖,改变地方政府与房地产市场的利益关系;土地制度改革,比如允许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与城市国有土地同等入市等。
这些都是大家期盼已久的长效举措,能从根本性打破过去需求管制、价格管制造成的房地产不平衡。对于2017年的调整,大家还是比较期待的。
探索中国特色城市布局
《21世纪》:明年去库存的重点在三四线城市。政策导向上,比如通过加强特大城市与三四线城市之间的基建,提高三四线城市医疗、教育等公共服务水平,这些举措能否有效将人口吸引到三四线城市?
刘元春:房地产不仅仅是简单居住功能,还要考虑到与居住配套的服务,房价其实是综合城市服务的定价。当前房地产分化与城市布局、人口流动有关,下一步调整很重要的就是,改变三四线城市公共服务缺乏的现状,加强三四线城市与一二线城市的互动,这也是相对长效的举措。
《21世纪》: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中提出“特大城市要加快疏解部分城市功能,带动周边中小城市发展”,这是否释放了要限制特大城市规模的信号?这与人口流动的趋势一致吗?
刘元春: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并没有释放信号说要限制特大城市。疏解部分城市功能,不等于限制它的发展,像北京这样的特大城市,要有带动作用。
房地产调控必须要考虑到城市布局。城市布局要尊重住房需求者的愿望,人往哪儿走,房子往哪儿建。如果不考虑人口迁移、居住者对城市综合服务的需求,简单进行行政化造城运动,必然导致目前房地产短缺与过剩两极分化的状况。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落实“人地挂钩”的政策,建立符合国情、适应市场规律的基础性制度和长效机制,这些都是亮点。
至于什么是中国特色的房地产市场,其具体内涵要逐步挖掘。我国1998年进行福利房改革后,至今不过20年时间,中国房地产市场还在探索中。
中国特色城市布局,不能简单照搬西方模式,不是一厢情愿规划出来的,是由中国人地关系、产城关系决定。比如,当前我国产业转移、替代、升级等还在进行中,产业对劳动力的吸纳还在调整,不同区域、城市的分工格局也在重构中,这意味着未来几年中国房地产市场还将经历震荡分化的过程。再者,目前我国人口总体迁徙,还在向经济增长极集聚。经济增长极的住房需求还会快速膨胀,这要求地方能提供大量房地产。
中国城市带和城市群布局,和未来人口对于城市文明、产业布局的需求,有一个高度耦合期。这是在探索中国特色内涵时,必须要综合考虑的因素。
靠房地产稳增长是饮鸩止渴
《21世纪》:2016年房地产对稳增长作用较大,明年如果经济下行压力增大,房地产调控政策是否会转向?
刘元春:今年一二线城市土地供应不足,限购限价等将带来新开工率的回落;三四线去库存没有明显进展,投资会保持低位运行的状态。总体上,明年全国房地产投资会出现回落。
房地产投资状况,取决于政府土地供应规模、房地产开发商资金可持续性,明年一二季度房地产投资出现小调整是大概率事件;如果投资下行压力加大,政府在土地供应方面可能会松绑。由于有刚性需求存在,在目前价格水平上,如果一二线城市加大供地,房地产仍能维持很好盈利,这能促进房地产投资的稳定。
房地产调控方面,需求仍要有所管制,一二线城市应该加大供地,三四线城市要加大去库存力度。
明年如果经济下行压力加大,房地产调控政策也不会转向。因为稳增长的手段有很多,不仅仅靠房地产维系;如果靠放松房地产政策稳增长,再来一场房地产泡沫,无疑是饮鸩止渴。
中证网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证券报·中证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证券报、中证网。中国证券报·中证网与作品作者联合声明,任何组织未经中国证券报、中证网以及作者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凡本网注明来源非中国证券报·中证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更好服务读者、传递信息之需,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本网亦不对其真实性负责,持异议者应与原出处单位主张权利。
特别链接: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上海证券交易所深圳证券交易所新华网政府部门交易机构证券期货四所两司新闻发布平台友情链接版权声明
关于报社关于本站广告发布免责条款
中国证券报社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 经营许可证编号:京B2-20180749 京公网安备110102000060-1
Copyright 2001-2018 China Securities Journal.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国证券报社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
经营许可证编号:京B2-20180749 京公网安备110102000060-1
Copyright 2001-2018 China Securities Journal.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