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关总署8日数据显示,前7个月我国进出口总值13.21万亿元人民币,比去年同期(下同)下降3%。其中,出口7.6万亿元,下降1.6%;进口5.61万亿元,下降4.8%;贸易顺差1.99万亿元,扩大8.7%。7月份,我国进出口总值2.09万亿元,下降0.9%。其中,出口1.22万亿元,增长2.9%;进口8730亿元,下降5.7%;贸易顺差3428亿元,扩大34%。专家表示,当前进出口数据仍偏弱,贬值对出口的提振作用有限,预计未来2-3个月进口增速或出现一定改善,三季度贸易顺差因季节性因素和出口改善将维持较高水平。
外部不确定性制约出口复苏
海关总署数据显示,前7个月,我国一般贸易进出口7.47万亿元,下降0.7%,占外贸总值的56.5%,较去年同期提升1.3个百分点。其中出口4.24万亿元,增长0.8%,占出口总值的55.7%;进口3.23万亿元,下降2.6%,占进口总值的57.6%;一般贸易项下顺差1.01万亿元,扩大13.6%。
九州证券全球首席经济学家邓海清表示,出口回暖因低基数,真实出口形势并不乐观。他认为,进口同比大幅下滑,主要因加工贸易进口下降和原材料进口下降。不过,进口同比下降不表示工业疲软,建议关注7月发电耗煤量同比创2014年以来新高。
中国银行国际金融研究所研究员盖新哲认为,外部环境不确定性制约我国出口复苏。过去一段时期,美联储加息进程的不确定性给外部需求和汇率市场带来较大干扰,进而影响了我国出口复苏。今年7月,虽然美联储加息可能性大大降低,但与之伴随的是英国脱欧谈判进程充满不确定性。这种接二连三的外部负面冲击意味着,我国出口复苏之路难免多有波折。7月,受脱欧影响较为直接的英国、德国、意大利等国制造业PMI均比上月下滑,韩国、越南、印尼、墨西哥等新兴经济体制造业PMI也受拖累有所下滑。在这种大环境下,我国7月出口增速保持基本平稳,比上月降幅收窄0.4个百分点,已实属不易。
盖新哲介绍,国内生产放缓和国际商品价格下跌造成进口金额增速降幅扩大。7月,我国进口下降12.5%,这是继6月增速回落后再度下滑,为今年3月以来最低表现。一是国内生产有所放缓,带动重点商品进口数量增速回落。7月我国制造业PMI生产指数为52.1%,比上月下降0.4个百分点,跌幅仅次于受到春节因素影响的2月份。二是国际商品价格下跌加剧了进口金额增速降幅扩大。今年以来,全球能源产品价格指数持续上升,但在7月扭转走势转为下跌,价格回落相应对进口金额造成一定负面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