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图表 CFP图片 制图/尹建
2016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必须培育壮大新动能,加快发展新经济。要推动新技术、新产业、新业态加快成长,以体制机制创新促进分享经济发展,建设共享平台,做大高技术产业、现代服务业等新兴产业集群,打造动力强劲的新引擎。
什么是新经济?如何壮大新经济?部分代表委员和专家表示,新技术、新产业、新业态料将成为新旧发展动能接续转换的核心动力,新经济的壮大将为旧经济的调整提供时间和空间。“十三五”期间,各项改革政策落地将进一步释放新经济活力,为经济转型提供更有力的支持。
新技术新产业方兴未艾
两会期间,部分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从不同角度对“新技术、新产业、新业态”的发展提出建议,并对如何壮大新经济进行了深入探讨。综合来看,代表委员普遍认为,新经济具有丰富的内涵,对多个产业的新技术和新业态均有涉及。从认知上看,新经济既存在于电子信息、互联网、智能制造等领域,也存在于现代农业、新型农业生产等领域。新经济在发展和兴起过程中重在中高端供给。
“新经济说到根本就是不断地创新,不断地涌现出新的增长点。”国务院参事室特约研究员、统计局原总经济师姚景源表示,“十三五”期间中国经济要由中低端走向中高端,在这一变化过程中,新的东西都可以叫“新经济”。他认为,新经济不单指互联网,也包括老经济模式创新和变革。
从背景上看,我国经济增速换挡,结构调整加快,为新经济的兴起打下了扎实基础。国家统计局数据表明,从农业、医药、高铁到电子信息,各产业的创新增长均支持着新经济兴起,反映出我国经济发展新旧动能更替的巨大潜力。
国家统计局的数据显示,科技创新为经济社会发展带来重大变化。我国TD-LTE产业链日趋成熟,2015年末4G用户数超过3.8亿;自主研发的新一代高速铁路技术世界领先,高铁运营总里程达1.9万公里,占世界的60%以上;ARJ支线飞机成功实现商业销售和交付运营;半导体照明技术加快应用推广,2015年半导体照明产业整体规模达4245亿元;第四期“超级稻”创造百亩连片平均亩产1026.7公斤的新纪录。
机构人士认为,新经济侧重的产业符合中国资源禀赋结构,在全球经济范围内也正处于快速增长期。未来应从人力资本投入、科技投入、产业创新、机构升级、机制完善等方面给予政策支持。
改革创新释放经济潜力
“‘十三五’时期关键是找到新动力。新动力从根本上来讲,来自于改革和创新。”全国政协委员、中国通用技术(集团)控股有限责任公司董事长贺同新表示。
机构人士认为,只有新经济变得更加强大,旧经济才有调整的时间和空间。未来政策的关键点在于加快改革措施落地,释放新经济的活力和潜力;将资源配置向新经济倾斜,而不是过度依赖房地产加杠杆;培养创新型人才,提高新经济效率。
全国政协委员、国家科技成果转换引导基金理事长马蔚华强调,实现新旧动能转换既是伴随阵痛的调整过程,也是充满希望的升级过程。这是解决经济转型发展,特别是跨越中等收入陷阱的关键所在。
积极的迹象正在出现。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教授沈艳表示,今年2月新经济占整体经济的规模已达到31.8%。新旧动力力量对比已接近平衡,而且正在发生明显此消彼长的变化。
“全球经济复苏乏力,但新技术、新产业、新业态、新产品发展却非常快。”国家发改委主任徐绍史表示,国际上特别关注制造业的发展,普遍认为经济复苏寄希望于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孕育以及突破。
从国内改革前景上看,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国企混合所有制改革、金融体制改革、科技创新体制改革等均在有序推进。分析人士指出,通过改革,能够进一步减少干预、放开准入,加大对外开放力度,进一步发挥市场在配置资源中的决定性作用,营造出有利于创业、创新的政策环境和制度环境,从而提升经济的效益、效率和质量。
构建发展新经济顶层设计
两会期间,许多代表委员为新经济建言献策。中国证券报记者注意到,这些提案多围绕电子信息产业、生物产业、新能源、高端装备、现代农业等新兴产业,对新供给、新服务、新消费和新需求均有所涉及,并对新经济发展的顶层设计提出构想。
“科技创新对新动能至关重要。”马蔚华表示,政府工作报告提到科技进步对GDP的贡献达到60%,这就是动能转换,将过去依靠人口红利支持的增长,转换到更多依靠人才资源、科技创新。为了达到科技创新的目标,除了打通企业科研单位以外,双创也是一个重要路径。
面对如何引导“新经济”、“互联网+”发展的问题,全国人大代表、工信部副部长怀进鹏表示,工信部在今后的5年当中将会加大力度,以智能制造为主线,围绕互联网与制造业深入融合为切入点,全面提高制造能力,也提高互联网本身的倍增效应和聚合效应。
全国人大代表、北京市科委主任闫傲霜表示,应该支持企业盘活现有资源,建设开放共性技术平台,突破关键共性核心技术。她认为,传统制造业基础雄厚,提升空间很大。要注重从供给端加大引导,以智能制造、“互联网+”和产业链升级等推动产业提升,使供给模式由粗放式向精细化、由低端化向高端化发展,形成传统产业与新兴产业梯度发展的态势。
“在科技成果产业化培育中,应创造条件鼓励‘科研-市场-资本’等创新要素的有机结合。”对于科技创新体制改革,全国人大代表、江苏康缘药业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肖伟建议,进一步改革科技计划管理运行机制,破除科研立项、产出与实际需求脱节的问题;进一步改革现行的科技人员绩效管理制度,提高科研效率,营造符合科技创新活动的良好体制;积极鼓励科技人员同企业家的协同创新创业,进一步探索加快科技成果产业化的培育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