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1-2月,民间固定资产投资23420亿元,同比名义增长6.9%,民间固定资产投资占全国固定资产投资(不含农户)的比重为61.6%。
分地区看,东部地区民间固定资产投资12468亿元,同比增长8.6%;中部地区6236亿元,增长6.7%;西部地区4343亿元,增长4.1%;东北地区373亿元,下降11.2%。
分产业看,第一产业民间固定资产投资622亿元,同比增长29.2%;第二产业10861亿元,增长8.3%;第三产业11937亿元,增长4.6%。
第二产业中,工业民间固定资产投资10736亿元,同比增长8.1%。其中,采矿业249亿元,下降13.2%;制造业9955亿元,增长8.2%;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生产和供应业532亿元,增长20.9%。
2016年1-2月民间固定资产投资主要数据
指 标 | 2016年1-2月 | |
绝对量 | 同比增长 | |
(亿元) | (%) | |
民间固定资产投资 | 23420 | 6.9 |
分地区 |
|
|
东部地区 | 12468 | 8.6 |
中部地区 | 6236 | 6.7 |
西部地区 | 4343 | 4.1 |
东北地区 | 373 | -11.2 |
分产业 |
|
|
第一产业 | 622 | 29.2 |
第二产业 | 10861 | 8.3 |
第三产业 | 11937 | 4.6 |
分行业 |
|
|
农林牧渔业 | 705 | 29.5 |
采矿业 | 249 | -13.2 |
其中:煤炭开采和洗选业 | 67 | -20.7 |
石油和天然气开采业 | 4 | -46.7 |
黑色金属矿采选业 | 27 | -42.6 |
有色金属矿采选业 | 40 | -2.1 |
非金属矿采选业 | 99 | 2.3 |
制造业 | 9955 | 8.2 |
其中:非金属矿物制品业 | 904 | 1.0 |
黑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 | 227 | 6.4 |
有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 | 260 | -4.0 |
通用设备制造业 | 810 | 11.6 |
专用设备制造业 | 741 | 9.3 |
汽车制造业 | 602 | 17.5 |
铁路、船舶、航空航天和其他运输设备制造业 | 147 | -7.4 |
电气机械和器材制造业 | 756 | 8.0 |
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 | 529 | 31.5 |
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生产和供应业 | 532 | 20.9 |
其中:电力、热力生产和供应业 | 404 | 30.1 |
建筑业 | 143 | 19.2 |
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 | 760 | 16.2 |
其中:铁路运输业 | 8 | 8.7 |
道路运输业 | 287 | 19.1 |
水利、环境和公共设施管理业 | 732 | -0.2 |
其中:水利管理业 | 65 | 25.9 |
公共设施管理业 | 622 | -3.8 |
教育 | 154 | 28.2 |
卫生和社会工作 | 121 | 5.1 |
文化、体育和娱乐业 | 216 | -3.4 |
公共管理、社会保障和社会组织 | 130 | 19.1 |
注:此表中部分数据因四舍五入的原因,存在总计与分项合计不等的情况。 |
附注:
1、指标解释
民间固定资产投资是指具有集体、私营、个人性质的内资企事业单位以及由其控股(包括绝对控股和相对控股)的企业单位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建造或购置固定资产的投资。
2、统计范围
民间固定资产投资的统计范围根据固定资产投资项目单位的工商登记注册类型和控股情况来确定,包括:
(1)工商登记注册的集体、股份合作、私营独资、私营合伙、私营有限责任公司、个体户、个人合伙等纯民间主体的固定资产投资;
(2)工商登记注册的混合经济成分中由集体、私营、个人控股的投资主体单位的全部固定资产投资。
3、调查方法
民间固定资产投资属于固定资产投资中的一部分,其调查方法与固定资产投资统计报表一致,按月进行全面调查(1月份数据免报)。
4、东、中、西部和东北地区的划分
东部地区包括北京、天津、河北、上海、江苏、浙江、福建、山东、广东、海南10个省(市);中部地区包括山西、安徽、江西、河南、湖北、湖南6个省;西部地区包括内蒙古、广西、重庆、四川、贵州、云南、西藏、陕西、甘肃、青海、宁夏、新疆12个省(市、自治区);东北地区包括辽宁、吉林、黑龙江3个省。
5、行业分类标准
执行国民经济行业分类标准(GB/T 4754-2011),具体请参见http://www.stats.gov.cn/tjsj/tjbz/hyflbz。
6、增速计算
民间固定资产投资增长速度为名义增速,由于固定资产投资价格指数按季进行计算,除1-3月、1-6月、1-9月、1-12月可计算实际增速外,其他月份只计算名义增速。
中证网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证券报·中证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证券报、中证网。中国证券报·中证网与作品作者联合声明,任何组织未经中国证券报、中证网以及作者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凡本网注明来源非中国证券报·中证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更好服务读者、传递信息之需,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本网亦不对其真实性负责,持异议者应与原出处单位主张权利。
特别链接: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上海证券交易所深圳证券交易所新华网政府部门交易机构证券期货四所两司新闻发布平台友情链接版权声明
关于报社关于本站广告发布免责条款
中国证券报社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 经营许可证编号:京B2-20180749 京公网安备110102000060-1
Copyright 2001-2018 China Securities Journal.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国证券报社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
经营许可证编号:京B2-20180749 京公网安备110102000060-1
Copyright 2001-2018 China Securities Journal.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