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
国家统计局将在1月19日公布2015年数据。有机构预测认为,2015年全国城镇固定资产投资约为10%左右,比2014年的15%左右的数据有所放缓。投资放缓的原因在于制造业和房地产投资动力不足。其中2015年全年全国房地产开发投资已经接近于0增长,比2014年10.5%的投资增速下降明显。
本报记者 定军 北京报道
在“稳增长”和“供给侧改革”的双重推动下,水利、铁路工程正排队待上马。
根据近日水利部和铁路总公司透露的消息,2016年全国水利和铁路投资目标分别为8000亿左右,与2015年一致,不少大项目将开始投资,同时更多的项目正在加快储备中。
交行分析师刘学智指出,目前房地产投资和制造业投资在放慢,但是基础设施投资无论是项目储备,还是资金到位率,都在好转。“这可以使得经济企稳,2016年经济增速有望在6.7%-6.9%左右。”
国家统计局将在1月19日公布2015年数据,包括中国人民大学等多家学术研究机构组建的中国宏观经济分析与预测课题组、上海财经大学宏观课题组均预计2015年经济增速为6.9%。
在铁路和水利等短板领域扩大有效投资实际上也是供给侧改革的一部分。
1月18日,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学习贯彻十八届五中全会精神专题研讨班开班式上强调,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重点是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用改革的办法推进结构调整,减少无效和低端供给,扩大有效和中高端供给,增强供给结构对需求变化的适应性和灵活性,提高全要素生产率。
大项目布局加快
铁路总公司和水利部的数据显示,2015年水利、铁路投资都完成了目标。其中全国铁路完成固定资产投资8238亿元,投产新线9531公里,其中高铁3306公里。
而根据目前已经公布的消息,大批的巨额投资项目,正在预备上马,同时更多的项目也在储备之中。根据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了解,引江济淮和滇中引水全部投资都分别要达到1000亿元以上。
根据水利部透露的消息,2016年要抓紧陕西引汉济渭、贵州夹岩、西江大藤峡、西藏拉洛水利枢纽等在建工程建设,尽快增加实物工程量。
全力做好今年新开工的引江济淮等20项重大工程开工准备,统筹推进滇中引水等储备项目,成熟一项、开工一项,确保在建重大水利工程投资规模保持在8000亿元以上。加快推进黄河古贤、珠三角水资源配置等其他60多个项目前期工作,积极协调解决前期论证中遇到的问题。
根据了解,引江济淮和滇中引水静态投资是600多亿,但是有专家测算,两项工程全部投资完成将分别超过1000亿。上述两个投资核心是用长江和金沙江的水对巢湖和滇池换水。
而更多水利工程也在筹备之中。比如四川将建设蓬溪船山灌区、土溪口水库、李家岩水库和黄石盘水库在内的四处大型水利工程,总投资151.4亿元,总库容达6.47亿立方米。新疆今年预备开工建设北疆引水工程二期、萨尔托海、玉龙喀什河水利枢纽等工程。
铁路领域的大项目也是不胜枚举。比如2016年,重庆将确保市级重点项目完成投资4500亿元,力争渝昆铁路、重庆经长沙至厦门高铁重庆至黔江段等一批项目通过国家审批,争取启动安张铁路、恩黔毕昭铁路等项目前期工作。
补短板促经济企稳
2016年国家维持铁路和水利投资分别8000亿的目标,在很大程度上是为了弥补目前经济社会领域的短板,并有利于经济整体企稳。
国家统计局将在1月19日公布2015年数据。有机构预测认为,2015年全国城镇固定资产投资约为10%左右,比2014年的15%左右的数据有所放缓。投资放缓的原因在于制造业和房地产投资动力不足。其中2015年全年全国房地产开发投资已经接近于0增长,比2014年10.5%的投资增速下降明显。
2015年1-11月基础设施投资(不含电力)89062亿元,同比增长18.2%,与2015年1-5月的同比增长18.1%增速持平,略低于2014年全年的21.5%增速。
不过中科院南京湖泊所湖泊流域过程与调控研究室主任姜加虎认为,大的水利工程需要进行严格论证。像引江济淮工程中,将长江的水引入巢湖,换掉的污染水再排到长江下游,是否在南京、上海等地长江引水水质有影响,需要慎重。“很多工程要考虑生态的因素。”
交行分析师刘学智则认为,加快短板领域的投资也存在资金短缺的问题。
2016年国家有望继续对地方债务进行置换,以便减少地方政府债务的利息负担,目前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项目(PPP)推进比较快,但是民企参与投资的总量并不是很大。“如果经过努力,2016年全年投资可能达到10%的速度。”
但根据上海财经大学宏观课题组的分析,政策性基建投资占全部投资比重仅23.4%左右,在地方政府持续高债务压力的约束下,仍难以通过基建投资来达到拉动经济的目的。
因此,除了基建以外,供给侧改革将从更多层面推进。习近平强调,供给侧改革,既强调供给又关注需求,既突出发展社会生产力又注重完善生产关系,既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又更好发挥政府作用,既着眼当前又立足长远。要从生产端入手,重点是促进产能过剩有效化解,促进产业优化重组,降低企业成本,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和现代服务业,增加公共产品和服务供给,提高供给结构对需求变化的适应性和灵活性。
(编辑:胡欣欣,如有意见和建议请联系dingjun@@21jingji.com,huxx@@21jingji.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