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休斯敦一间负责运营国际空间站科学研究平台的企业NanoRacks,日前与中国院校达成“历史性”协议,允许中国一项生命科学实验在国际空间站上完成。这意味着国际空间站将迎来首个来自中国的研究项目。在美国常年禁止NASA与意识形态不同国家进行空间合作的历史背景下,此次达成的协议被认为“规模虽小但意义非凡”。
由北京理工大学生命学院院长邓玉林牵头的实验项目,将于2016年飞抵国际空间站。该实验旨在考察空间环境下辐射对基因的影响,以及人类DNA在空间环境下产生变化的速率。中国的科研团队将向NanoRacks公司支付20万美元,后者负责将实验装置通过太空探索技术公司(SpaceX)的飞船带到国际空间站的美国实验舱,并安装在NanoRacks的仪器上。NanoRacks会将实验数据传回给中国研究人员。
NanoRacks公司作为NASA在国际空间站的官方合作伙伴,帮助科学家们在空间站上做研究,负责为空间站的商业项目提供支持,但这些一直以来都将中国排除在外。2011年,自美国国会议员弗兰克·沃尔夫之手诞生了“沃尔夫修正案”。其以法律法规的形式对中美航天合作进行限制——包括禁止美中两国之间任何与NASA有关或由白宫科技政策办公室协调的联合科研活动,并且禁止NASA接待所谓“中国官方来访者”。
而此次达成的协议,将使得中国科学家首次利用国际空间站进行科学实验。邓玉林认为,这一协议的签署“非常意外,也非常有意义,使中美合作向前迈进了一步”。至于该事件是否意味着“中美航天领域持续性合作的一个开端”,邓玉林认为目前仍言之尚早,但它至少提供出一种途径,告诉我们在这一途径上事情是可以运作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