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是那句老话,21世纪人才最“贵”。日前闭幕的2015“陆家嘴论坛”上,上海市金融工作党委书记孔庆伟透露:“我们提出争取用5年时间,分步推进‘3411金才方案’。预测到2020年,上海金融人才数量达到50万左右。”
重视金融人才问题
人才是第一资源,金融作为智力密集型行业,发展更加离不开人才。没有一支数量充足,结构合理,素质优良的人才队伍,不仅难以完成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任务,也难以为其他产业发展提供优质的金融服务。
孔庆伟说,金融人才不仅对金融业发展至关重要,也对产业经济发展有着重大影响。“在全球经济缓慢复苏,国内经济结构优化调整,上海创新转型深入推进的背景下,我们更要高度重视金融人才问题。”
去年,上海在充分借鉴成熟金融中心城市人才发展经验的基础上,开展“上海金才工程”研究,分步推进实施“3411金才方案”。其中,3类人才是与全市重大人才计划相配套衔接的“领军金才、海外金才、青年金才”,这三类人才及其团队能引领行业发展,是聚集重点;4个平台就是“开发、交流、服务、宣传”平台,这是为人才特别是高端人才设计的服务载体;1个计划就是“集数据采集、挖掘和应用”“三位一体”的“金才云”计划,这是做好金融人才工作的“大数据”基础;1系列政策环境就是以“一城一带一区”(陆家嘴、外滩、自贸试验区)为重点打造金才政策环境。
专业领军人才数量不足
孔庆伟透露:“上海目前有35万左右金融从业人员,约占全市从业人员5%,而这一比例在国际知名金融中心城市一般为10%,上海金融从业人员总量还不能满足金融业快速发展的需求。”
在人才结构,传统金融类从业人员占比60%以上,创业投资、科技金融、互联网金融人才比较紧缺,金融高级管理人才和专业领军人才数量不足,上海结构性矛盾比较突出。“目前,上海国际化金融人才(具有国际视野、国际背景、国际经历)尤其缺乏,其占金融人才的比例不到2%,而新加坡则达到20%左右。”
截至2014年末,上海各类金融机构已达1405家,其中,外资金融机构419家,占30%左右。
上海还在金融人才政策上探索推进市场化改革。在国内率先创设金融人才奖和金融创新奖,对为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做出突出贡献、得到市场认可的金融机构和金融人才及团队给予奖励,鼓励金融人才创新创业。(记者 钟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