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季度沿海大省经济回暖
近年来中国区域经济增速“西高东低”的格局在今年一季度出现变化,沿海外向型经济大省如浙江、广东的增速不再位列下游,而是跻身中游和上游。
浙江、广东、江苏增速回暖
浙江省统计局4月27日发布的数据显示,一季度该省GDP为8342亿元,同比增长8.2%,增幅比去年同期和全年分别提高1.2和0.6个百分点。
去年一季度浙江GDP增长仅为7%,比当时全国水平低0.4个百分点,在全国位列倒数第五,今年浙江GDP增速比全国高出1.2个百分点,位列全国第11位。
在几个主要指标上,浙江的表现均可圈可点。数据显示,一季度浙江进出口总额为4774.8亿元,比去年同期增长3%,其中,出口3742.5亿元,增长13.4%(去年同期下降0.5%),增幅高于全国(4.9%)8.5个百分点。一季度,浙江商品房销售面积903万平方米,从去年同期的下降25.6%转为增长15%,商品房销售额908亿元,增长9.5%。
不仅是浙江,外贸依存度最高的广东一季度的表现也相当不错。去年一季度广东GDP增速比全国低0.2个百分点,位列全国第23位,今年一季度广东增速虽然仍是7.2%,但这一增速比全国高出0.2个百分点,增速位居全国第17位。
另外一个外向型大省江苏一季度增速达8.4%,虽然比去年同期略有下滑,但增速仍高居全国第9。相比之下,一些过去几年高速增长的中西部如陕西、新疆等地今年一季度增速则不如沿海大省,部分能源重化省份更是显著低于全国水平。
超前调整、超前转型的后劲
“区域角度观察中国经济的一些变化,无论是行业还是区域,在现阶段分化调整的格局都是比较明显的。”国家统计局新闻发言人盛来运日前分析指出,从区域角度来看,一些产业结构比较单一、过多地依靠原材料或者依靠重化工或者某单个行业的地区经济增长近期表现都不太好,东北地区是其中之一。
盛来运说,另外有一些地区,产业结构比较齐全,而且顺应产业发展的方向,超前调整、超前转型的地区,像东部地区,它们的经济活力很大。“所以,这也提示我们中国经济要想持续健康发展,一定要适应中国经济进入转型新阶段、进入新常态的客观变化,加快调整、加快转型,才能克服当前困难,才能保持经济可持续发展。”
广东省综合改革发展研究院副院长彭澎也对《第一财经日报》记者分析称,像浙江、江苏等沿海大省产业结构比较丰富,也比较容易适应新常态下的结构调整,这些地区产业的内源性比较强,受宏观经济下行的冲击也比较小。
吉林省政府决策咨询委员会委员、吉林大学东北亚研究院教授衣保中分析,东南沿海省份大多是以轻工制造业为主,这些产业与老百姓的日常需求紧密相关,因此受宏观经济的冲击比较小。与东南沿海相比,东北等能源省份受宏观经济下行的影响更大。
大省经济的新兴动力
另一方面,随着产业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的深入,近来沿海经济大省的发展也呈现出了一些新的亮点。
以浙江为例,一季度,浙江批发和零售、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住宿和餐饮业、金融、房地产和其他服务业增加值分别增长7.1%、4.7%、6.7%、16.3%、7.1%和14.1%。其中,金融业和营利性服务业增长较快,增幅分别高于GDP增幅8.1和11.1个百分点。
一季度,广东全省新登记各类市场主体29.95万户,同比增长15.0%;注册资本金7718.4亿元,同比增长59.2%。一季度广东金融业对GDP增长的贡献率达到22.2%,拉动GDP增长1.6个百分点。
广东省统计局分析指出,今年以来广东经济运行新常态的阶段性特征更加凸显,经济下行压力与转型升级优化并存,传统动力明显减弱与新兴动力不断孕育并存,经济结构在分化调整中正在发生深刻变化,新主体正在形成,新业态正在涌现,新动力正在孕育,经济运行困难不少,但广东经济基本面依然良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