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两会”刚刚闭幕,贵州省就率先公布了国企改革细则。
“我们想通过国企改革把国有企业拥有的一些资源、一些配套变成市场主体,挖掘市场机会带动更多市场主体的发育,从而带动贵州经济总量的提升。”贵州省副省长王江平在近日举行的全省“国资委监管企业产权制度改革三年行动计划启动暨推介会”上说。
“贵州是目前为止第一个提出要求所有竞争类国企原则上必须引入战略投资者的省份。”国泰君安分析人士评价:“而贵州国企改革产权方式不设限制意味着整体收购、出资入股、收购股权、认购可转债等办法或途径都能够得到允许,将极大地便利混合所有制的顺利推进。”
而在王江平看来,贵州国资改革的关键在于解决改革成本哪里来,职工到哪里去,社会职能怎么移交这三大问题。
保护职工权益是底线
王江平在上述会议上表示,贵州此轮改革最大的亮点是对各类资本开放,对国有资本的持股比例不设限制。
目前,贵州省国资委监管企业共28户。截至2013年底,纳入统计的24户监管企业资产总额3816.2亿元,2013年利润总额222.2 亿元,上交税金230.7亿元。
据《贵州省国资委监管企业产权制度改革三年行动计划》(以下简称《计划》),各类投资者可以用货币出资,也可以用实物、知识产权、土地使用权等法律法规允许的方式出资。对实施混合所有制改革的企业,国有资本持股比例原则上不设限制。
总体目标方面,贵州将在三年内全面完成监管企业产权制度改革任务,优化国有资本布局,形成3户功能性投资运营企业,2户公共服务性企业,大多数竞争性企业实现产权多元化,发展成为混合所有制企业,具备条件的打造成为投资控股公司,不具备竞争优势的实现国有资本有序退出。
王江平表示,此次贵州国资改革遵循两个目标,增强企业活力,提升企业带动力。
这两个目标指向贵州当前存在两大主要矛盾:省属国有企业多集中于消费品领域,而市场主体总量小、结构单一。据统计,贵州现有136万户市场主体,其中80.6%是工商个体户,不到20%的市场主体是企业。
王江平还论及贵州国资改革的底线——保护职工权益,以及三个关键问题——改革成本哪里来、职工到哪里去、社会职能怎么移交?
对于改革成本,《计划》中明确将多渠道筹措改革资金,其中,国有资本收益按保障和改善民生、国有企业改革改制、产业转型升级各三分之一安排支出,省财政厅2014年从一般预算中安排5亿元资金用于监督企业改革改制工作。
而“国有资本如果退出,职工到哪里去是一个很重要的问题,”王江平称,“不能完全推到社会上去,要让职工有选择,要让职工的权益有保障,这些是需要详细的研究的。”
对于国企社会职能怎么移交,王江平表示,将探索通过购买第三方服务来解决社会职能移交。“这是一个全新的选项,以前老的选项也可以做,但是有些障碍。”他说。
《计划》还要求,将按规定公开改革方案及财务审计、资产评估、产权交易、职工安置等重大事项,接受各方监督。并把产权制度改革完成情况纳入2014年至2016年企业负责人任期考核指标,实行一票否决,并将国有资本收益上缴与其薪酬挂钩。
民企的态度
“贵州国企这些年其实一直在进行股份制、企业制改革,但并无实质性进展。”贵州省政府参事,贵州社会科学院城市经济研究所所长胡晓登表示:“正因为国有经济改革滞后,在深度广度上无法突破,制约了贵州经济的发展。”
据他了解,贵州国有经济占比超过60%,比全国总体水平高很多。对此次的国企改革细则,他认为完全可以更进一步。
“过去所谓的战略投资者,很大一部分还是国有企业,也就是说,改革是在国有经济内部进行,不能对国企旧机制、旧传统、旧观念、旧文化形成足够力度的冲撞。”他说。
根据《计划》,2015年,国有资本要与各类社会资本广泛融合,混合所有制企业治理模式基本形成。“如果真下定决心要改革,完全可以专门提出民营、外企等非公有制经济主体成为参与国企改革的主要形式。”胡晓登建议。
民营企业对贵州的国资改革亦有更多的期望。
重庆市工商联副主席,蓝洋金融集团执行董事胡定核作为企业家代表参加了此次推介会:“国企改革应该配备的,还有对民营企业的产权保护,这需要法制环境的完善;而结构调整中,国企真的要退才行;其次是要有"靓女先嫁"的思路,不光要破产的国有资产要卖,好的也要卖一点,否则以后又会怎样呢?”
当日出席了推介会并发言的战略投资者还有和君咨询公司董事长明夫,复星集团副董事长、首席行政官梁信军,中国铁路通信信号集团副总、中国铁路通信信号股份公司副总裁尹刚等。
“民企其实思路很清楚,你让我入股可以,但是否有个保底机制,避免国企运作亏损带累民企损失。或者你干脆退出彻底点,在某些领域让我们自己来控股运营。”一位与会的民营企业家说。(编辑 吴红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