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上半年,我国经济增速放缓,有人担心就业会受到拖累。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今天公布的数字显示,今年1到6月份,全国城镇新增就业694万人,完成了全年900万人目标的77%。到二季度末,全国实现城镇登记失业人员918万,城镇登记失业率是4.1%,与去年底持平,我国就业形势总体平稳。
人社部新闻发言人尹成基表示,今年上半年我国实施更加积极的就业政策,在转方式、调结构的过程当中培育新的就业增长点,同时扎实推进高校毕业生的就业工作。今年有680万大学毕业生,比去年多了二三十万。人社部门把高校毕业生的就业摆在首位,将岗位信息、职业技能培训以及就业政策送到校园当中,总结推广各地优秀经验,部署好今年已经离校但未就业的大学生的就业工作。
下一步,人社部还将深入实施就业优先战略,加强就业政策和政策的协调,落实支持好小型、微型企业的发展政策,重点抓好高校毕业生的就业工作,把离开校园尚未就业的学生作为服务重点,用实名制的管理服务,根据毕业生的就业需求对他们进行针对性的服务和职业技能的培训,通过跟踪服务的形式帮助他们尽快就业。
记者了解到,今年上半年经济增速放缓尚未对就业造成明显影响。在岗位分布方面,呈现出典型的“东部不亮西部亮”的特点:广东等过去吸纳就业较多的东部地区,用工量同比明显下降;而中西部地区,如重庆、河南、贵州等过去的劳动力输出大省,今年以来用工量大增,重庆增长了90%。分析其中原因,一方面,我国实施更加积极的就业政策,各地千方百计开发岗位,使政策效应充分释放。另一方面,就业相对于经济有一定的滞后效应。2011年,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增幅在25%左右,固定资产投资对就业的影响通常会滞后半年左右,这可以解释为何中西部就业态势良好。出口对就业的影响,最长滞后期能达到一年。这也意味着,如果经济增速持续走低,下半年的就业状况应得到更多重视。
今年上半年,我国16个省份调整了最低工资标准,平均增幅19.7%。目前深圳市月最低工资标准最高,为1500元钱;北京小时最低工资标准最高,每小时14元。12个省份已经发布了2012年度的工资指导线,基准线增幅普遍在14%左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