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如何保障这些目标任务能够完成?
答:为了保证各项任务的顺利完成,《社保规划》提出了9个方面的基础保障措施,包括:加强社会保障法制建设,构建完善的社会保障法律体系;加大政府公共财政对社会保障体系建设的投入,积极开辟其他资金来源;健全社会保障公共管理服务体系,并充分利用社会资源加强和改善基本公共服务。
推行社会保障一卡通,建立全国统一的社会保障信息系统;继续做大做强社会保障战略储备资金,充实全国社会保障基金;加强社会保障科学研究和宣传,形成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保障理论和政策体系;加强社会保障国际交流与合作;实施基层劳动就业和社会保障综合服务平台建设等8个重大项目,提升社会保障公共管理服务能力;加强组织领导,抓好规划的贯彻实施。
这些措施是确保顺利完成“十二五”社会保障各项任务,全面实现规划发展目标的重要支撑和必要条件,认真抓好落实必将有力促进社会保障体系发展,特别是促进直接惠及人民群众的社会保障公共服务质量和水平明显提升。
问:如何看待当前社保工作存在的问题和不足?
答:必须清醒地看到,社会保障体系总体还不完善,突出的表现在:城乡社会保障发展还不平衡,农村地区明显滞后;一些基本保障制度覆盖面还比较窄;随着城镇化的推进,加强城乡相关制度整合、衔接和推进管理服务一体化的要求日趋紧迫,难度不断加大;城乡间、不同群体间社会保障待遇差距仍然较大,矛盾比较突出;人口老龄化加快,社会保障长期资金平衡和基金保值增值压力巨大;社会保险统筹层次低,信息化建设发展水平不均衡;管理服务基础薄弱、体系不健全等问题尚未得到根本解决。
社会各界要充分认识社会保障体系建设的艰巨性、复杂性,凝聚共识,群策群力,共同推动突出矛盾的逐步化解,促进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逐步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