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PO审核保持趋严态势

IPO过会率持续走低已成为今年IPO市场的新变化。数据显示,截止到4月18日,中国证监会发审委共审核67家企业首发申请,33家获通过,27家被否决,3家暂缓表决,还有4家企业被“取消审核”,通过率(不包括取消审核的公司)为49.25%。IPO审核保持趋严态势。

IPO市场现三大新变化

新一届“大发审委”自2017年10月17日履职以来,审核通过率就持续走低。

  IPO过会率持续走低已成为今年IPO市场的新变化。数据显示,截止到4月18日,中国证监会发审委共审核67家企业首发申请,33家获通过,27家被否决,3家暂缓表决,还有4家企业被“取消审核”,通过率(不包括取消审核的公司)为49.25%。笔者认为,在IPO常态化后,今年的IPO市场有三大新变化值得关注。

  变化一,IPO过会率大幅下降。

  新一届“大发审委”自2017年10月17日履职以来,审核通过率就持续走低。从发审通过率来看,2017年10月17日至2018年1月24日,大发审委共对127家企业首发申请进行了审核。审核结果显示,暂缓表决9家,通过66家,被否52家,通过率为51.97%,被否率达40.94%,相较于上一年同期约87.66%而言,IPO通过率大幅下降。

  面对持续走低的过会率,业内一些人士认为是因为IPO审核标准越来越严,但笔者认为,发审委的审核标准实际上并没有改变,改变的只是新一届发审委的问询变得更为细致、全面,而这也与证监会对发审委制度的一贯表态相一致。证监会发言人常德鹏在去年7月份就强调,继续按照依法监管、全面监管、从严监管的工作要求,严把上市公司入口关,坚持问题导向,完善IPO现场检查等工作机制,依法严格审核、严格监管,督促发行人和中介机构归位尽责,防止企业带病上市。

  这种低过会率也会成为今年的常态,一些“瑕疵”企业将很难再蒙混过关。

  变化二,IPO终止审查企业越来越多。

  在过会率下降的同时,IPO市场中又出现了一个新变化:IPO终止审查企业增多。数据显示,2018年3月30日,有38家IPO排队企业终止审查,创下历史纪录。交易所数据显示,2018年终止审查企业共128家,其中上交所47家,深交所81家(中小板22家,创业板59家),而2017年全年终止审查企业数才175家。

  过会率的下降也让越来越多的拟上市企业开始“自查”,如果自查都没有通过,又如何能通过发审委的审核呢?这对于某些心存侥幸的企业来说或是一件坏事,但笔者认为,对于市场来说是件好事。可以让更多优质公司更快上市,为资本市场注入优质资源。

  变化三,服务创新企业有实质性进展。

  今年3月30日,国务院办公厅转发证监会《关于开展创新企业境内发行股票或存托凭证试点的若干意见》,对支持创新企业在境内发行上市作了系统制度安排。其中,市场最为关注的创新企业盈利指标问题首次得到明确:符合条件的创新企业不再适用有关盈利及不存在未弥补亏损的发行条件。《意见》的发布标志着CDR正式推出,境外上市企业将主要通过发行CDR的形式回归A股。

  笔者认为,创新企业的上市将更加优化资本市场资源配置,也将给发审工作带来新挑战,将会推动IPO等改革措施的进一步完善,意味着未来IPO发审工作将会更加灵活,更能服务新经济,更有效健全资本市场运作,并让优质企业的股东利益与投资大众利益更紧密结合。

IPO审核趋严 新三板转板涌现“撤退潮”

2018年一季度,新三板共7家企业过会,过会率43.75%。IPO审核趋缓、趋严的变化对拟转板企业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自2017年末新一届发审委就职以来,IPO审核始终保持趋严态势,不论从过会企业数量还是过会率都有明显体现。2018年一季度,新三板共7家企业过会,过会率43.75%。IPO审核趋缓、趋严的变化对拟转板企业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此过程中,新三板公司IPO热情似乎逐渐消退,不仅上市辅导企业数量减少,拟IPO企业也出现“撤退潮”。

  业内人士表示,目前新三板公司IPO降温主要是监管政策所致。一方面,IPO政策总体收紧,对申报公司审查更加严格,财务指标的实质性要求大幅提高,企业经营的合规性权重也更高;另一方面,IPO更加支持国家鼓励发展的战略新兴产业,导致部分传统新三板企业转板难度有所增加。“在现有制度环境下,新三板企业应更加注重规范自身财务与经营运作,继续借力市场‘土壤’功能谋求长远发展。”

  过会数量与比例同步下降

  相关统计显示,2018年一季度,新三板共有16家企业上会,7家企业过会,新三板企业过会率约为43.75%。

  从月度数据变化看,2017年全年新三板企业上会数量呈现不断上升的趋势,并在2018年1月达到高峰的11家,随后的2月、3月上会数量有所下降,分别为2家、3家。与2017年相比,2018年一季度,新三板上会企业数量为2017年全年上会企业数量40家的40%,过会企业数量为2017年全年过会企业数量的27%。

  业内人士表示,发审委的审核速度整体性趋缓是导致今年一季度新三板上会企业数量下降的重要原因。“发审委对于IPO的审核越来越严格,过会率越来越低,使得一些原本想申报的企业变得更加谨慎。”

  据了解,2017年10月以来,A股月度所有上会企业数量就已逐步下降,进入2018年后,IPO审核速度放缓的趋势更为明显,2、3月各仅有12家企业上会,为2016年审核提速以来月度上会企业数量的最小值。

  在IPO审核趋严的背景下,新三板过会率有所下降。据悉,新三板与非新三板企业在2017年的过会率分别为65.00%与77.29%,均高于2018年一季度新三板过会率43.75%的水平。从趋势来看,新三板企业与非新三板企业的月度过会率已同步下降。

  与此同时,新三板撤回IPO申请企业的数量则显著增多。数据显示,2018年一季度,新三板除8家上会企业被否、1家暂缓表决外,另有21家待审企业因“调整上市计划”、“公司经营战略调整”、“保荐机构问题”等原因选择主动“撤退”。

  三方面问题引发审委关注

  对于今年一季度16家新三板上会企业,发审委主要关注了财务与会计规范,公司经营规范以及持续盈利能力三方面的问题。

  广证恒生分析师陆彬彬表示,三大类问题均为企业个体问题,而非新三板挂牌带来的系统性问题,新三板企业过会率与非新三板企业过会率在一季度基本持平。

  其中,财务与会计规范问题在发审委的关注中尤为突出。如恐龙园、润建通信、沃格观点的应收账款及其财务确认合理性;龙利得的营业收入及其财务确认合理性、未披露的潜在关联交易;伯特利的存货管理及财务确认合理性等。

  公司经营运作的规范问题也被多次关注,如春晖智控未为90%的员工缴纳住房公积金;天元集团、润建通信的房产租赁行为存在瑕疵;龙利得的股权激励未由上市实体授予等。同时,发审委对恐龙园的持续盈利能力,对贝斯达、挖金客、天元集团、泰林生物的竞争力可持续性也提出了问询。

  除企业个体问题外,分析人士表示,与新三板挂牌经历相关的事项也需要引起拟上会企业的重视。这在一季度新三板IPO进程中具体体现为三项,一是贝斯达在新三板挂牌期间违规使用募集资金;二是春晖智控的申报材料与其在三板挂牌期间披露的公转书或其他公告不符;三是文灿股份的“三类股东”问题。

  文灿股份在今年3月成功过会,成为首家携“三类股东”过会的新三板企业,标志着困扰市场已久的“三类股东”问题有了明确答案,符合相关规定的“三类股东”新三板企业将不会影响自身的IPO审核。而就在4月17日,据投行人士透露,芯能科技首发获通过,成为了继文灿股份之后第二家带“三类股东”过会的新三板企业。

  文灿股份和芯能科技的顺利过会给市场提供了可借鉴的成功案例。事实上,贝斯达违规使用募集资金、春晖智控的申报材料与相关披露不符也是新三板企业IPO过程中可能会遇到的特有问题。“新三板挂牌企业应该做好自身在信息披露及经营上的规范工作,这是企业未来想在资本市场进一步发展的基础。”陆彬彬表示。

  回归基本面成优质选择

  伴随IPO审核趋严,当前“转板”成功可能性较低的挂牌企业应继续借力新三板规范经营,加速发展。

  实际上,对今年一季度过会企业最低净利润的考察进一步验证了IPO审核趋严的判断。相关统计显示,一季度过会企业归母净利润已提升至亿元级别,前三个月的当月过会企业最小净利润规模分别为4800万元、12176万元和15470万元,相比2017年当月过会企业最小净利润规模2600万元至4600万元之间的水平大幅上升。

  获市场热议的“三类股东”过会企业文灿股份和芯能科技的业绩表现同样不俗,文灿股份2017年实现净利润为1.55亿元,同比增长0.39%;芯能科技在过去3年的扣非净利润均超过1亿元。

  有市场观点认为,IPO门槛大幅提高是为给“独角兽”上市让道,而政策变化反映到目前的IPO排名名单上,则表现为大批公司主动退出IPO。

  据统计,在2018年前三个月,终止IPO审查的企业数量分别为12家、17家、41家;其中,新三板企业分别有1家、8家、12家。3月的最后一周共有48家公司撤出IPO,创IPO单周撤退之最。

  “大批新三板公司退出IPO,集邮策略遭受重大挫折。”申万宏源分析师王文翌表示,在事实审批上市的制度环境下,IPO退出容易受到不可预测的政策干扰,因此片面重视IPO概念,忽视企业基本面的新三板集邮策略不可持续。

  王文翌表示,虽然在现有制度环境下,IPO上市仍是新三板投资的重要退出方式,但着眼长远的新三板投资不应过度关注IPO,而应回归基本面,选择具备发展空间、稳定业绩和企业家精神管理层的企业。

  广证恒生统计显示,目前待审的新三板企业中仅有15家企业2017年年报的归母净利润超过1亿元。陆彬彬认为,考虑到企业挂牌新三板的过程中,可依托于新三板市场远优于一级市场的融资与流动性便利,规范自身财务与经营运作,建议挂牌企业可继续借力新三板谋求发展。

深圳5年IPO融资增300%

2017年,深圳上市公司通过资本市场融资2267.77亿元,40家公司实现IPO,融资198.08亿元,较2012年47.93亿元增长了313.27%;上市公司实施股权再融资91家次,融资566.59亿元,较2012年的147.27亿元增长了284.73%。

  深圳证监局刚刚发布了2017年监管年报,作为证监系统首份监管报告,对深圳过去一年的资本市场全貌进行了扫描,一些数据十分吸睛。

  一起来看看资本市场的“深圳速度”。

  1、2017年,深圳上市公司通过资本市场融资2267.77亿元,40家公司实现IPO,融资198.08亿元,较2012年47.93亿元增长了313.27%;上市公司实施股权再融资91家次,融资566.59亿元,较2012年的147.27亿元增长了284.73%。

  2、上市公司家数从2012年的184家增长到2017年年底的273家,增幅48.37%,总市值5.34万亿元,位居全国第三位。

  3、深圳辖区内证券公司有22家,位居全国第二,仅次于上海的25家,位列全国各省市第二位。券商总资产规模13588亿元,较2012年的3990亿元增长了240.53%,净利润也较五年前增加了197.31%。

  4、截至2017年底,深圳资产管理行业(含证券公司资产管理、公募基金、基金公司非公募业务、基金公司子公司业务、期货公司资产管理及备案的私募基金)的资产总规模超过13万亿,约占全国的1/4。

  5、在2017年证券公司分类评价中,深圳有5家券商被评为AA级或A级,占全国A级以上公司的12.5%。

  监管人员平均36岁

  深圳证监局人员总数119人,平均年龄36岁,研究生及以上学历78人。人员专业主要为财经、会计、法律和计算机,其中31人具有法律职业资格,32人具有注册会计师资格,5人同时具有法律职业资格及注册会计师资格,6人具有海外留学经历。

  这是证监系统监管队伍的缩影,从证监会公布的2016年年报来看,工作人员的平均岁数为37.4岁。

  上市公司数量全国第六

  截至2017年底,深圳共有境内上市公司273家,约占全国上市公司总数的7.83%,居全国第六位。其中,上海证券交易所主板公司20家,深圳证券交易所主板公司59家、中小板112家、创业板82家;制造业160家,房地产业16家,金融业7家,其他行业90家。深圳上市公司总市值5.34万亿元,位居全国第三位。

  2017年,深圳上市公司通过资本市场融资2,267.77亿元,较2016年增长16.86%。其中40家上市公司IPO,融资198.08亿元;上市公司实施股权再融资91家次,融资566.59亿元;通过交易所债券市场融资73家次,融资1,503.10亿元。完成重大资产重组170.54亿元。

  与此同时,截至2017年底,深圳共有新三板挂牌公司780家,总股本340.14亿股,挂牌公司家数居全国各省市第6位。其中基础层挂牌公司672家,创新层挂牌公司108家。

  证券公司数量全国第二

  截至2017年底,深圳共有证券公司22家,证券公司分公司84家,证券营业部428家,境外证券经营机构驻深代表处6家。深圳证券公司家数仅次于上海,位列全国各省市第二位。在2017年证券公司分类评价中,深圳有5家公司被评为AA级或A级,占全国A级以上公司的12.5%。

  从“硬指标”来看,截至2017年底,深圳证券公司总资产13,588.98 亿元,净资产3,872.22亿元,净资本3,132.29亿元,注册资本888.44 亿元,较2016年增长9.01%、16.41%、10.80%和30.86%。2017年,深圳20家证券公司盈利,新设的2家证券公司亏损,22家证券公司全年共实现营业收入697.04亿元,净利润258.75亿元,受市场影响分别同比下降3.97%、4.68%。深圳证券公司各项主要指标居全国各省市第二位。

  从深圳证券公司各项主要业务来看,2017年自营业务、融资类业务有所增长,投行业务和经纪业务有所下降。其中,自营业务收入、融资融券规模分别同比增长53.09%、10.01%,股票质押式回购待回购规模同比增长37.05%;证券投资公允价值同比增长14.40%。受市场行情影响,2017年深圳证券经营机构客户交易结算资金余额、代理证券交易金额同比均有所减少;股票主承销金额同比下降34.23%,债券主承销金额同比增长8.35%。

  资管规模占全国四分之一

  截至2017年底,深圳资产管理行业,包括证券公司资产管理、公募基金、基金公司非公募业务、基金公司子公司业务、期货公司资产管理及备案的私募基金的资产总规模超过13万亿,约占全国的1/4。

  具体来看,截至2017年底,深圳共有基金管理公司27家,管理资产规模合计4.79万亿元,比去年增长12.18%,占全国比重为27.53%。其中,基金公司管理公募基金1,482只,公募基金资产净值2.81万亿元,比去年增长12.06%,占全国比重为24.72%;非公募资产净值(包括年金、社保、专户)1.97万亿,比去年增长12.04%,占全国比重为32.75%。

  截至2017年底,按非货基规模统计,全国排名前30名的基金管理公司中,深圳地区有8家;进入全国前10名的深圳基金管理公司有3家,分别是南方基金管理有限公司、博时基金管理有限公司和招商基金管理有限公司。

  2017年,深圳基金管理公司累计实现净利润52.23亿元,较2016年增长6.87%。

  其中,净利润在5亿元以上的有4家,分别为南方基金管理有限公司、博时基金管理有限公司、招商基金管理有限公司和鹏华基金管理有限公司;1至5亿元的有11家;1亿元以下的有7家;亏损的有5家。

  其他资管机构:

  一是基金子公司业务。截至2017年底,深圳共有18家基金管理公司在境内设立特定资产管理业务子公司,存续产品数量总计4029只,存续产品净值2.24万亿元。

  二是证券公司资产管理业务。截至2017年底,深圳共有18家证券公司开展资产管理业务,管理存续产品5,532只,资产管理规模为4.51万亿元。

  三是期货公司资产管理业务。截至2017年底,深圳共有14家期货公司开展资产管理业务,管理存续产品504只,资产管理规模258.25亿元。

  四是私募基金。截至2017年底,在中国证券投资基金业协会登记的深圳私募管理人4377家,备案的私募基金12143只,实缴规模1.67万亿元。

  另外,截至2017年底,深圳有证券投资咨询机构11家,异地证券投资咨询机构在深圳分公司15家;证券资格会计师事务所分所34家;证券资格资产评估机构总所3家,证券资格资产评估分支机构19家;资信评级机构1 家。

  监管从严降低风险

  2017年,在资本市场整体依法全面从严的监管氛围下,深圳局也从实际工作出发强化监管。

  深圳局分别建立了证券公司风险监测体系、资管业务监测预警系统、私募基金风险监管平台和上市公司风险监测“脸谱”体系。

  其中证券公司风险监测体系针对六大风险类别的262项监测指标,解决了监测的全面性、专业性和及时性等问题。2017年将银行委外业务、场外衍生品等新型业务纳入监测范围,拓宽了监测领域和关注重点。开发监测分析系统,实现对证券公司风险的自动采集、动态监测和实时预警。两年来,深圳局实现了对一万余条风险信息的非现场核查,及时识别了融资类业务“三高”、表外业务规模虚高、债券代持等重大风险隐患,为探索中介机构动态风险监测提供了参考样本。

  资管业务监测预警系统则是对辖区持牌机构1.7万多只、规模约计8.2万亿的资管产品、224个产品字段数据进行电子报送,构建辖区资管行业数据库。2017年,推进资管业务分析系统开发,建立了包括8大项60子项的风险分析体系,尝试将资金来源、中间环节及最终投向通过数据穿透连接,实现智能化风险预警。以此为基础,及时对涉房地产类及定增类资管产品进行风险摸排、压力测试及风险提示。

  搭建私募基金风险监管平台是针对私募基金风险底数不清、风险难以精准锁定的状况,深圳证监局利用大数据技术整合辖区4,377家登记私募基金管理人、12,143只备案产品信息及近15万条政府部门公共信息、网络信息,打通信息壁垒;以风险为导向,构建包括106个指标、50个预警规则的私募风险预警分析系统,精准识别个体风险隐患和苗头性问题,成为全国第一个也是唯一一个私募基金全景指标数据库。借助私募风险监管平台,非现场风险筛查四百余家机构,开展核查112家次,监管覆盖面和监管有效性均大幅提升。

  上市公司风险监测“脸谱”体系是精准刻画上市公司风险特征的有效方法。利用大数据技术创新开发上市公司异常公告自动监测及筛选功能,围绕监管关注的120余项风险指标与工商、法院、海关等外部数据交叉比对,构建智能化的风险监测预警系统。近三年来,依靠风险监测体系对辖区上市公司监测预警识别风险,累计对24家上市公司实施立案稽查,对99家上市公司采取行政监管措施,监管效能大幅提升。

  同时,在万科控制权之争中,深圳证监局依法核查各类违法违规线索,严打“蒙面收购”、误导性宣传等破坏市场秩序的行为。研究金融资本高杠杆收购对公司治理、金融安全的影响,研究上市公司收购中的法律问题,借力、聚力开展监管工作。

  针对资管产品兑付违约风险,深圳证监局根据产品特征及涉众性,建立分类处置机制,切割个案风险,防止风险外溢,延期兑付资管产品规模下降了30%。

  (原标题:首份证监系统监管年报出炉!13万亿资管占1/4,22家券商全国第二,5年IPO融资增300%…深圳速度吸睛)

中国证券报有限责任公司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 Copyright 2001-2024 China Securities Journal.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