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新闻11月20日从国家能源投资集团(下称国家能投)内部获悉,该集团已于当天上午召开干部大会,中组部副部长高选民在会上宣读了关于国家能源投资集团领导班子的任命决定,由乔保平担任党组书记、董事长,凌文担任董事、总经理、党组副书记。
乔保平与凌文,现年均62岁,此前分别是中国国电集团公司与神华集团有限责任公司的一二把手。至此,国电集团与神华集团的重组方案获批近三个月后,由两者合并诞生的国家能源投资集团一二把手正式到位。两大能源央企的重组,亦开启了国内煤电央企重组的先河。
据澎湃新闻统计,国家能投集团的资产规模,在能源央企中仅次于中石油(4.10万亿)、国家电网公司(3.56万亿)和中石化(2.17万亿)(以截至今年一季度的财报数据计),电力总装机容量位居全国第一。
重组整合后,若按照2016年底口径计算,新公司资产总额1.78万亿元,资产负债率62.9%,煤炭产销量分别为4.8亿吨和5.8亿吨,发电总装机2.26亿千瓦(其中火电装机1.67亿千瓦),营业总收入接近4307亿元,在世界500强排名接近第100位,员工总数32.7万人。
今年10月凌文接受媒体采访时曾表示,按照中央要求,神华集团和国电集团合并不单是合并同类项,要结合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把企业做优做强做大,改革一定要有化学反应、协同效应,而不是做物理拼盘。
重组整合后,新公司将形成8大产业板块,煤炭、常规能源发电、新能源、交通运输、煤化工、产业科技、节能环保、产业金融投资为一体的格局,努力打造煤电化运一体化运作、产运销一体化经营、产融深度融合的全球领先现代综合能源集团。8大产业板块中,煤炭和电力是基础,交通运输、煤化工、产业科技、节能环保、产业金融将围绕煤炭和电力,发挥产业保障和支撑作用。
凌文表示,神华集团与国电集团重组合并后,会成为中国第一大(能源当量)一次能源生产公司和二次能源生产公司,煤和电都占全国总产量的15%。保障能源安全、稳定、可持续和清洁供应是未来集团的首要任务。对国家来说,这是产业战略性重组的重要步骤。在企业内部,两家企业的党组、董事会都是全票通过。
关于煤电重组的传言自去年已开始流传。今年全国两会期间,国资委谈及央企重组时曾表示“聚焦重点领域搞重组,加快推进煤电行业、重型制造装备行业、钢铁行业等领域的重组整合,推动解决产能过剩的问题”。
6月4日,中国神华公告称,于6月2日接到公司控股股东神华集团通知,获悉其拟筹划涉及该公司的重大事项,A股股票自6月5日起停牌。与此同时,国电集团子公司国电电力和国电科环(01296.HK)和龙源电力(00916.HK)也发布了类似公告。
7月3日晚间,两家公司同时发布继续停牌公告,彼时两家公司的公告均称,神华集团和国电集团重组的交易对方初步意向为能源行业,外界关于煤电企业重组的猜想也进一步得到印证。
8月28日,国务院国资委发布消息,经报国务院批准,中国国电集团公司与神华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合并重组为国家能源投资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当天,两大集团旗下上市公司披露了重组路径:神华集团更名为国家能源投资集团有限责任公司,作为重组后的母公司,吸收合并中国国电集团公司。
据国资小新20日消息,11月20日上午,国家能源投资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召开中层以上管理人员大会。中共中央组织部副部长高选民同志宣布了党中央、国务院关于国家能源投资集团有限责任公司领导班子配备的决定:
乔保平同志任国家能源投资集团有限责任公司董事长、党组书记。
凌文同志任国家能源投资集团有限责任公司董事、总经理、党组副书记。
韩建国、张国厚同志任国家能源投资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党组副书记。
李东、高嵩、米树华、王金力同志任国家能源投资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副总经理、党组成员。
陈斌同志任国家能源投资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总会计师、党组成员。
卞宝驰同志任国家能源投资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党组纪检组组长、党组成员。
王树民同志任国家能源投资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副总经理、党组成员。
以上人员原任职务自然免除。上述人员相关职务任免,按有关法律和章程办理。
乔保平出生于1955年,在团中央工作多年,曾任全国学联副秘书长、全国学联办公室副主任;团中央直属机关团委书记、直属机关党委办公室主任;团中央直属机关党委专职副书记兼纪委书记、团中央统战部副部长;团中央常委、维护青少年权益部部长;团中央常委、组织部部长;中央企业工委群工部部长、中央企业团工委书记等职务。
进入国资系统工作后,他先后担任国务院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群众工作局局长、统战部部长;中国电力投资集团公司纪检组长;中国国电集团公司党组书记、副总经理,党组书记、董事长等职务。
出生于1963年的凌文是工学博士、教授,履职经历丰富,曾任中国工商银行工交信贷部综合处副处长、沈阳分行行长助理;中国工商银行工商信贷部综合处副处长、处长;中国工商银行(亚洲)有限公司副总经理;中国工商银行国际业务部副总经理。神华集团副总经理。神华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党组副书记、董事、总经理,中国神华能源股份有限公司执行董事、副董事长、总裁。?
凌文在十九大会议期间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重组合并后,新公司(国家能源投资集团)会成为中国第一大(能源当量)一次能源生产公司和二次能源生产公司。从产量计算看,还将拥有四个世界之最,分别是全世界最大的煤炭生产公司、全世界最大的火力发电生产公司、全世界最大的可再生能源发电生产公司和全世界最大的煤制油、煤化工公司。
第一财经独家获悉,11月20日早间,中国国电集团公司与神华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在京召开重组大会,两家公司合并重组,正式成立国家能源投资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早在3个月前的8月28日,国务院国资委网站已经披露,两家企业的合并重组已经通过了国务院的批准。
经过了近3个月的筹划准备,两家企业最终完成了合并重组。
根据此前官方公布的数据,截至2017年6月底,国电集团资产总额超过8000亿元;截至2017年6月底,神华集团资产总额超过1万亿元。这意味着,新成立的国家能源投资集团的总资产有望超过1.8万亿元,在能源央企中的资产额仅次于国家电网、中石油和中石化。
中国企业研究院首席研究员李锦对第一财经记者表示,神华与国电最终联手,将使得产业链优势互补。煤炭企业与发电企业重组,形成同一主体是煤电联营的较好形式,能够形成全产业链竞争优势,发挥协同效应。
神华集团总经理凌文在十九大会议期间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重组合并后,新公司(国家能源投资集团)会成为中国第一大(能源当量)一次能源生产公司和二次能源生产公司。从产量计算看,还将拥有四个世界之最,分别是全世界最大的煤炭生产公司、全世界最大的火力发电生产公司、全世界最大的可再生能源发电生产公司和全世界最大的煤制油、煤化工公司。
他还透露,新公司会形成煤炭、常规能源发电、新能源、交通运输、煤化工、产业科技、节能环保、产业金融等8大业务板块。从火电装机容量来看,目前神华集团拥有7552万千瓦(其中煤电7373万千瓦)、国电集团拥有9940万千瓦(其中煤电9926万千瓦),整合后的国家能源投资集团火电装机容量将达到1.75亿千瓦(其中煤电1.73亿千瓦)。两家合并后,国家能源投资集团的煤炭年产量近5亿吨,可以为内部煤电提供稳定的煤炭供应,形成产业链协同效益。
凌文表示,神华集团拥有产运销一体化优势,已经形成了较强的煤炭供应保障能力。神华与国电的合并后,将会进一步发挥煤电联营的优势,增加对我国能源安全供应的保障能力。两公司合并之后,对社会的煤炭供应总量不会减少,国家能源投资集团一定会继续发挥央企保障能源供应的社会责任,综合考虑,做到内外兼顾。国家能源投资集团将继续遵守对原来客户的承诺,特别是对签订长协合同客户继续提供长期承诺。
新的国家能源投资集团已经开展了相关运作。11月9日,美国西弗吉尼亚州商务部表示,同中国国家能源投资集团签署一项谅解备忘录,该集团将向西弗吉尼亚州的页岩气、电力和化工生产项目投资837亿美元。
神华和国电的合并重组酝酿已久。今年6月4日,中国神华(601088.SH)、国电电力(600795.SH)发布了几乎一模一样的重大事项公告,均称2日接到控股股东通知,获悉其拟筹划涉及本公司的重大事项,且该事项存在重大不确定性,尚需获得有关主管部门批准。两家公司均于5日起停牌。
中国神华今年3月宣布,拟按0.46元/股(含税)派发2016年期末股息,金额共计91.49亿元;同时拟以2.51元/股(含税)派发特别现金股息,金额共计499.23亿元。两者相加,累计派发股息高达590.72亿元。
李锦当时对第一财经记者表示,中国神华巨额分红的主因是为煤炭企业兼并重组提供资金。大股东神华集团持有中国神华73.06%股权,能从此次分红中获得约432亿元。
从2003年国务院国资委成立以来,从原来189户央企起步,国资委一直将推动央企之间重组整合作为加快企业做强做优做大的重要工作。
十八大以来,按照党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国有企业改革的决策部署,国资委会同有关部门先后完成中国南车与中国北车、宝钢与武钢、中国远洋与中国海运、中国国电与神华集团等18组34家企业的重组,中央企业由117户调整至98户。
整合重组带来了企业规模实力、资源配置效率、创新水平和经营业绩的有效提升,还能更好地服务于国家战略。
重组后的中国远洋海运综合运力、干散货船队、油轮船队和杂货特种船队规模实现“四个世界第一”,行业地位和话语权明显提升,成为“平衡航运界东西半球的重要力量”。
重组后的国家能源投资集团,在煤炭产销量、发电装机总容量、煤制油化工产量等领域居全球第一,成为具有较强竞争力的综合性能源集团。2017年上半年实现利润总额32亿元,位居五大发电集团首位。
重组后的中国宝武集团借助重组契机,加快实施钢铁“去产能”,2016年完成“去产能”任务997万吨,占中央企业总量的98.52%,在落实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中发挥了示范表率作用。(以上内容综合自第一财经、证券时报网、澎湃新闻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