独角兽基金募资千亿的背后,整个基金发行市场却陷入低谷。
6月20日,平安大华合悦定期开放债券型发起式基金发布了延长募集期的公告,决定将基金募集截止日由2018年6月20日延长至6月29日。
在此之前,有两家公司于6月15日刚刚发布了旗下基金产品延长募集期的公告:2只基金原定募集截止日均为2018年6月15日,现均延长至2018年7月13日。
据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统计,截至6月21日,本月已经有10只基金宣布延长募集期,而年内公告延长募集期的基金更是接近70只。
据Wind数据统计,目前市场上共有52只基金(份额合并统计)正在发行,其中6月起开始募集的有23只,目前有4只选择按三个月期限顶格募集。
沪上一位公募人士6月21日受访时指出,“独角兽基金从获批到发行,几乎抢夺了全市场所有的关注度。除了注意力外,资金则是更大的影响,除非基金公司本身在渠道上有一定实力,拥有不错的客户基础,否则发行情况会很尴尬。”
日前,上海一家基金公司旗下某权益新基金结束募集,募集规模超过12亿。这在近期募集的权益产品中,堪称非常不错的成绩,但这仅仅是个案。
据Wind数据统计,6月以来仅有12只新基金成立,募集规模仅为187.28亿元,募集金额相较前几个月大幅下滑。值得一提的是,这12只基金均为债券型基金,混合型和股票型基金未现踪影。
今年1月,82只基金募集到了1363亿元,创下近一年来募资新高,随后基金发行规模便开始不断下滑。今年3月65只基金首募规模为905亿元,4月59只基金募集规模为542亿元,而至5月51只基金募集规模骤降至305亿元。
华南一位公募渠道人士向记者表示,“本身今年基金发行情况本就不尽人意。各种因素使得投资者避险情绪不断上升。尤其是债基,本来债基就是以机构投资者为主,现在机构都不愿意买了,基金很难发出去,导致基金公司在募集上面临较大压力。”
据统计,今年以来已经有10只基金发布了关于基金合同不能生效的公告,这些基金均以债券型基金和偏债混合型基金为主,且主要是一些小基金公司旗下的产品。(21世纪经济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