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6月中旬上证综指跌破3000点关口以来,A股上市公司护盘行动火力全开:除增持、回购外,终止减持计划、加码中报分红等手法密集上演。市场人士指出,因企业存在个体差异,护盘力度和实际效果面临较大差异,投资者要注意结合公司基本面,在护盘大潮中寻找价值投资机会。此外,随着上市公司纷纷出手护盘,或意味着市场底部临近。
打出组合拳
中国证券报记者统计发现,从6月19日至7月2日晚间,沪深两市共有360家上市公司发布公司大股东、实控人或董监高增持计划或进展公告。而去年6月,公告增持的企业数为248家。
从已实施增持的情况看,数据显示,从6月19日至7月2日,在短短10个交易日里,共有305家上市公司公告了重要股东在二级市场进行的最新增持进展情况,增持总金额达到82.88亿元。
在众多增持计划中,拟增持金额在千万元级别的占大多数,增持比例一般不超过公司总股本的2%或3%。拟增持规模逾亿元的上市公司也不在少数。例如,中国铝业宣布,控股股东中铝集团计划未来12个月内增持公司股份4亿元-10亿元;泛海控股宣布,控股股东完成2亿元增持并抛出第二期1亿元-10亿元增持计划;海格通信宣布,控股股东广州无线电集团拟通过定向资产管理计划增持10亿元,增持比例不超过5%。
不少公司还同步打出包括回购、中期分红预案在内的护盘“组合拳”。6月29日午间,捷顺科技连发3条公告,一是未来2个月内公司管理层增持不低于750万元,二是加快年初制定的回购计划实施及扩大回购规模至5亿元,三是公布中期2亿元分红。
此外,新文化、中金岭南、元隆雅图等十余家公司日前宣布终止或提前终止此前推出的股份减持计划。6月29日,新文化公告,基于对公司内在价值的认可、发展前景及战略规划的认同,结合近期金融市场环境等多重因素考虑,公司持股股东上海银久决定终止此前于5月29日披露的减持计划。
在护盘行动此起彼伏之际,去年一度风行的“兜底式”增持重现江湖。6月21日,华瑞股份实控人孙瑞良提交了《关于鼓励内部员工增持公司股票的倡议书》,倡议公司员工积极买入公司股票,同时对6月21日至7月11日期间净买入公司股票且连续持有12个月以上并在职的员工承诺“兜底”补偿。6月25日晚间,公司再度公告,部分董监高人员取消减持计划,同时公司实控人配偶增持公司50万股。
东北证券研究总监付立春认为,一些上市公司股价已临近平仓线,为避免股票发生“爆仓”风险,重要股东进行自救很有必要。另外,由于本轮下跌在一定程度上存在非理性因素,重要股东出于公司长远发展和内在价值的考虑,买入公司股票可理解为一种投资行为。
护盘效果分化
“对上市公司而言,无论增持还是回购,最直接的影响莫过于给市场吃下一颗定心丸。”经济学者宋清辉告诉中国证券报记者,近期股市下跌,众多上市公司出手护盘,对市场无疑会产生积极影响。但各家企业情况不同,最终的实际效果也不尽相同。中长期来看,只要公司业绩稳定增长,估值回归是大概率事件。
随着上市公司护盘行动的积极实施,已有部分公司股价出现逆势上涨。6月25日晚间,水井坊发布公告称,公司实际控制人帝亚吉欧拟通过要约收购方式,将其持有的水井坊比例从目前39.71%提高至最多不超过60%。要约价格为62元/股,比6月25日水井坊发布公告前收盘价高出22.63%。受此消息刺激,水井坊6月26日一字涨停,6月27日再次冲高逾7%,表现尤为抢眼。
无独有偶,5月下旬以来红豆股份股价持续回调,6月13日触及3.23元阶段新低。6月26日红豆股份公告,公司拟回购股份资金总额不超过5.8亿元,回购价不超5.8元/股。若全部以最高价回购,预计至多可回购1亿股,约占公司总股本3.95%。这则回购公告对公司股价提振效果明显,随后一个交易日现一字涨停,截至7月2日,公司股价较回购计划抛出前累计上涨9.23%。
值得注意的是,虽然上市公司重要股东出手护盘向二级市场投资者传递了积极信号,打包增持、回购等各类稳定股价行动并不一定能产生立竿见影的效果。数据显示,年初以来共有62家公司重要股东累计增持超过总股本的2%,但这62只个股股价仅有5只取得正收益,其余57家公司股价仍低于年初价格。
“公司基本面以及股东护盘力度的不同都影响着市场情绪,继而反映到公司股价上。”付立春说,不同公司之间的质地及持续经营能力存在差异,如果公司基本面向好,护盘释放出来的积极信号就容易提振股价;如果公司经营业绩和成长性不佳,那么即使其出手护盘,起到的效果也往往不尽如人意。此外,公司的护盘力度和最终落实程度存在差异,这也会引起市场不同的反应。
释放筑底信号
“上市公司开启增持行动,虽然不能够说明这是股市完成探底的过程,但起码是阶段性底部区域。”华南一家证券私募基金负责人表示,A股破净率大幅提升、定增倒挂现象的频繁上演以及股市平均市盈率显著下降等现象,一定程度上可视为A股长期投资价值逐渐增强的信号。
“过去一段时间A股震荡下行与上市公司重要股东大量减持不无关系。”英大证券研究所所长李大霄认为,上市公司护盘让市场增持力量逐渐加大,在这种情形下,市场稳定的基础变得扎实。从A股历史看,上市公司集中增持回购,整体上都对提振股价产生了较好效果。
以增持回购增多为代表的“护盘潮”,一般都是市场阶段性筑底的标志。2016年1月A股调整至2600点附近,为提振市场信心,上市公司股东积极增持股票。当时共有563家公司获股东增持,最后股指触底反弹。2017年4月-5月沪指从3300点调整至3000点附近,上市公司兜底式增持引发市场关注,最后股指触底反弹。一定程度上,产业资本增持行为暗示着相关个股可能已进入投资价值区间。
天风证券策略分析师徐彪认为,产业资本增减持,即上市公司重要股东买卖自己股票的行为是行情变化的重要指标。一旦发现产业资本增持家数/减持家数这一比例明显提升,要么是一轮大行情启动的先兆,要么是市场企稳反弹的重要信号。(中国证券报·中证网 齐金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