恒生指数在上半年收官之际出现明显下跌,压力主要来自两个方面——资金面趋紧以及外围因素对市场情绪产生影响,但其表现与新兴市场其他股市相比,仍表现出较强韧性,主要是因为其估值和盈利方面的优势并未改变。
今年上半年,港股市场经历了一气呵成的牛市高潮,连续刷新最长连涨纪录和恒指历史高点纪录。在1月29日盘中站上33484.08的历史最高点后,恒指在美国科技股暴跌冲击下回落。虽然此后港股多次反弹,但在美联储持续加息、美国经济向好美元走强等多方面压力下,恒指始终未能走出“箱体震荡”格局,指数在31500点至29600之间争夺长达4个多月。进入6月最后一周,恒生指数连续下行,跌破箱体区间,跌去2018年以来全部涨幅并创出年内新低。截至27日收盘,恒生指数报28356.26点,回到2017年12月11日水平。
资金面方面,首先,港股通资金上半年南下热情大幅减退。Wind数据显示,今年以来港股通(沪)净流入港股人民币255.9亿元,而2017年全年净流入人民币1968亿元;港股通(深)净流入港股人民币675.23亿元,2017年全年净流入港股人民币1113亿元。除去1月港股强势上行时资金集中大幅南下抢筹的影响,港股通(沪)近3个月净流出人民币342亿元,去年牛市以来长期稳居净买入前十的港股蓝筹大盘股,如腾讯控股、“四大行”、瑞声科技、港交所等纷纷位列近3个月港股通净卖出前10榜单,可见港股通资金投资情绪谨慎,港股蓝筹抛压较大。
其次,海外资金出现明显流出。由于美国上半年加息两次,年内加息4次的预期升温;美元持续走强,全球资金流出新兴市场,回流美国。根据EPFR监测数据显示,在截至6月20日当周,海外资金流出港股市场(H股、红筹股、香港本地股)的规模为19.1亿美元,流出规模较前一周的4.2亿美元扩大近4倍。而之前一周,是EPFR此前17周来第一次监测到海外资金转为流出港股市场。
第三,港股新政后面临巨量IPO。今年港股实施上市新政以来,众多新经济公司摩拳擦掌,其中不乏小米、美团、滴滴、海底捞等明星公司。25日小米启动公开招股,发行规模为54亿美元至70亿美元。美团点评于同日提交招股书,计划募集约60亿美元。在这些消息刺激,港元银行间各期限拆息飙升,均刷新10年新高。德勤预计,香港股市全年约有180只新股上市,总募集资金额达1600亿港元至1900亿港元。如此体量的IPO,资金面压力可见一斑。
除资金面压力外,外围风险因素给市场投资情绪带来相当大影响。下半年至明年一季度风险因素增加,包括墨西哥、巴西和美国的选举;日本的领导之争;英国脱欧期限临近以及石油输出国组织(OPEC)和俄罗斯石油生产策略的调整等。其中选举、英国脱欧和OPEC等事宜的日期已确定,但其造成的结果难以预料。预计未来6-9个月全球风险因素将大幅增加。
不过,从估值和盈利增长层面看,相信目前港股已进入战略性底部区域,或许三季度是逢低布局的好机会。
估值方面,港股市场的估值与全球主流资本市场相比,相对偏低,海外资金有结构性配置需求;盈利方面,香港市场的盈利增速预期强劲,市场普遍预期主板公司2018年业绩增速约为17%,是2011年以来的次高增速。此外,上市新政实施后,预期港股市场交投活跃,吸引力提升,这些都给市场提供了强劲支撑。此外,在指数走弱背景下,港股市场仍有一些板块个股涨势强劲,新兴消费、医药、人工智能、教育等板块龙头股跑赢大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