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批民营银行即将交出第三份完整年度“成绩单”。前两年,这些民营银行业绩总体表现为高增长、低不良率,引发不少市场关注。在金融强监管、行业转型压力提升的背景下,民营银行能否保持强劲增长势头?
蚂蚁金服副总裁、网商银行行长黄浩近日在接受中国证券报记者专访时表示,网商银行已提前两年完成开业时提出的“服务1000万小微经营者”目标。网商银行互联网创新业务模式已越来越扎实,对外合作对象更多来自于线下。大数据、人工智能等科技手段将不断提升运营效率,有望释放更多“风控红利”,从而进一步降低小微企业融资成本、提升金融可获得性。
他表示,中国普惠金融市场空间巨大。由于获得账务管理、贷款、保险、理财等一系列金融服务都只通过一张小小的收钱码,所以,一些小微企业形象地把自己称为“码商”。以线下“码商”为例,小微企业潜在数量接近1亿户。这部分小微企业的金融需求等着被“深挖”。他透露,网商银行将启动“凡星计划”,向行业开放所有能力和技术,与金融机构共享“310模式”(3分钟在线申请、1秒钟到账,0人工干预的贷款流程)。未来三年能与1000家金融机构一起,共同为3000万户小微经营者提供金融服务。
互联网银行
不只属于少数互联网公司
中国证券报:首批挂牌运营的民营银行大部分在2016年进入盈利期。作为首批试点银行之一,网商银行积累了哪些优势?
黄浩:此前,我们提出的目标是:五年内服务1000万户小微企业。目前,我们服务的小微企业已远超这个数字。比数字更让我们高兴的是,网商银行互联网创新业务模式越来越扎实。
第一,我们的普惠金融服务从线上走到线下。从“码商”这个点去做突破,实现了连接互联网服务入口服务。网商银行利用大数据和人工智能,解决无抵押、无信用记录、无财务报表的电商平台小微企业的融资难题,开创“310模式”。随着移动支付普及,“310模式”从线上走到线下,从电商时代走到“码商”时代。目前,我们的“多收多贷”已为超过300万户的“码商”提供贷款服务。
第二,我们的服务手段更加多元。除了贷款,还包括资金调度、现金管理、数据服务等综合服务。
第三,网商银行从自营走向平台化,我们希望“310模式”成为银行业“标配”。这个合作已更多来自线下,来自其他机构。我们直接把技术和合作机构做结合,帮助他们提高风控效率。
中国证券报:不少观点认为,目前几家互联网银行的成功,得益于拥有强大流量优势的参股股东,这种路径很难复制。你如何看待我国互联网银行的发展趋势?
黄浩:我一直有一个看法,互联网银行绝不只属于少数互联网企业。一方面,或许今天某些企业先走了一步,但从长期看,也只是“万里长征”的第一步。未来一定会有更新的服务方式、更新的产品和掌握了核心技术的新机构诞生。互联网银行或者说是民营银行,可能会形成一种新生态。
另一方面,目前很多传统金融机构在互联网业务拓展方面更主动,未来可能不会再有纯粹的线上银行或纯粹的线下银行。随着科技发展,一定是线上线下的流程、技术、触达方式、风控机制等的全面打通。
民营银行融资应更趋多元化
中国证券报:民营银行发展至今,在取得令人瞩目的成绩的同时也暴露出一些问题。你认为,接下来民营银行发展还有哪些难点?
黄浩:我们自己的体会是,目前的监管体制对民营银行还是秉持审慎、开放的态度,给予民营银行利用互联网提供普惠金融服务的空间。
不可否认的是,吸收存款,对所有互联网银行来说都是一大挑战。
即便如此,目前接受网商银行现金管理服务的小微企业有1500多万家了。
我们一直在呼吁在一定领域内探索远程开一类户(即存款人可通过一类户办理存款、购买投资理财产品等金融产品、支取现金、转账、消费及缴费支付等)。一是因为目前越来越多的小微企业接受以在线方式开户。二是互联网银行账户结算功能一旦能发挥出来,就可通过资金沉淀,得到更多低成本存款,直接带来信贷利率下降,有利于解决融资难、融资贵问题。目前,网商银行通过其他方式融资,可能是高达5%—6%的融资成本。
换言之,假设在账户功能上能往前走半步,我们这类民营互联网银行在融资渠道上会变得更加丰富、更多元化。
普惠金融市场合作大于竞争
中国证券报:普惠金融已成为更多商业银行的战略考量。你如何看待这一领域的机构竞争与合作?
黄浩:首先,目前我们在这一领域几乎没有看到不同机构间的竞争,更多的是合作。这一市场目前是金融供给的“蛋糕”太小导致供给不足。机构只有通过合作做大“蛋糕”,才有可能真正实现商业可持续,获得盈利。
其次,目前金融行业整体的确面临资金成本升高等困难。从我们的实践看,金融科技能提升运营效率,有望释放更多“风控红利”,从而降低小微企业融资成本,这也是需要机构间加强合作的重要原因。
比如,网商银行2017年全年融资成本差不多上升一个百分点,但贷款利率下降近一个百分点,这中间的“风控红利”就是通过提升效率实现的,也都返还给小微企业客户。尽管如此,利润还是在增加,ROE(净资产收益率)水平也在增加。
最后,我相信机构在普惠金融领域加强合作产生的效应,会更多从“物理反应”到“化学反应”。一个是能力互补,另一个是打破“数据孤岛”。
合作是大势所趋,所带来的直接好处是老百姓的金融可获得性极大提高。从金融机构角度来说,金融机构后台化或“消亡”没有发生。我们看到的是,传统金融机构越来越强大、灵活,越来越“不传统”。
遵守监管是所有业务基本原则
中国证券报:近期有消息称央行正在研究制定金融控股公司监管办法,蚂蚁金服可能是首批试点机构之一。不少专家建议对金融控股公司实行“牌照制”管理,以期从源头上控制风险。这对蚂蚁金服这类金融科技公司来说,会有哪些影响?
黄浩:首先,对于这个监管办法的细节我们尚不清楚。其次,我想强调的是,遵守监管规定是蚂蚁金服所有业务的基本原则。因此,即使在监管办法尚未出台前,我们在业务防火墙、内控机制、关联交易等方面的设置都是非常严格的。比如,从网商银行角度来说,网商银行每一笔关联交易都需经过关联交易委员会审核,委员会绝大多数的成员不能是蚂蚁金服现任或原股东,也不能是网商银行股东;在委员会审核完后,还需董事会审核;审计部门每年会对关联交易进行审计。蚂蚁金服旗下基金、保险等其他金融子板块有相应的关联交易防火墙机制。
未来是否会实行“牌照制”监管这一问题,我无法回答,但只要监管有要求,蚂蚁金服一定会严格执行。在金融牌照这个问题上,我们从未纠结过,也不是我们追求的目标。
中证网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证券报·中证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证券报、中证网。中国证券报·中证网与作品作者联合声明,任何组织未经中国证券报、中证网以及作者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凡本网注明来源非中国证券报·中证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更好服务读者、传递信息之需,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本网亦不对其真实性负责,持异议者应与原出处单位主张权利。
特别链接: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上海证券交易所深圳证券交易所新华网政府部门交易机构证券期货四所两司新闻发布平台友情链接版权声明
关于报社关于本站广告发布免责条款
中国证券报社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 经营许可证编号:京B2-20180749 京公网安备110102000060-1
Copyright 2001-2018 China Securities Journal.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国证券报社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
经营许可证编号:京B2-20180749 京公网安备110102000060-1
Copyright 2001-2018 China Securities Journal.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