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
央行公布5月金融数据显示,5月末,广义货币(M2)余额174.31万亿元,同比增长8.3%,当月人民币贷款增加1.15万亿元,同比多增405亿元。值得注意的是, 5月份社会融资规模增量为7608亿元,低于市场预期,比上年同期少3023亿元。
尽管社融增量有所走低,但社融余额增速仍维持在略高于10%的水平。初步统计,截至5月末社会融资规模存量为182.14万亿元,同比增长10.3%。
民生银行首席研究员温彬表示,5月社融数据大幅低于预期,主要受金融严监管下,表外融资大幅萎缩和信用债违约潮带来的企业直接融资下降的影响,规范企业融资渠道,持续“脱虚向实”仍是主要趋势。
5月人民币贷款增加1.15万亿元 5月末M2余额同比增长8.3%
中国人民银行12日公布的数据显示,5月人民币贷款增加1.15万亿元,外币贷款减少45亿美元;社会融资规模增量为7608亿元,比上年同期少3023亿元。5月末,广义货币(M2)余额174.31万亿元,同比增长8.3%,增速与上月末持平。业内人士表示,5月社融数据主要受表外融资大幅萎缩和信用债违约潮带来的企业直接融资下降的影响。未来货币政策仍以稳为主。
社融增量大幅减少
数据显示,5月份社会融资规模增量为7608亿元,比上年同期少3023亿元。其中,当月对实体经济发放的人民币贷款增加1.14万亿元,同比少增384亿元;委托贷款减少1570亿元,同比多减1292亿元;信托贷款减少904亿元,同比多减2716亿元;企业债券融资净减少434亿元,同比少减2054亿元;非金融企业境内股票融资438亿元,同比少20亿元。
民生银行首席研究员温彬表示,5月社融数据大幅低于预期,主要受金融严监管下,表外融资大幅萎缩和信用债违约潮带来的企业直接融资下降的影响,规范企业融资渠道,持续“脱虚向实”仍是主要趋势。
中信证券首席固定收益分析师明明认为,主要有五方面原因。一是经济处于转型期,此前作为经济增长主要来源的房地产及基建行业,在强监管下对融资的依赖也随之降低;二是今年以来工业企业利润转好,可以满足部分企业的融资需求;三是受资管新规等文件影响影子银行增速受到抑制,以委托贷款、信托贷款、未贴现银行承兑汇票为主的业务持续收缩;四是债券融资环比虽减少,但同比仍在增加,主要受部分企业在年报前融资影响,因此较4月有一定回落;五是ABS和外债等形式替代了一部分社融。
“社融增量再次大幅低于当月信贷,金融去杠杆成效更加明显。”交通银行首席经济学家连平表示,5月社融增量仅为7608亿元,较1.14万亿元的信贷增量大幅减少。社融中分项来看,除信贷和股权融资两项单月增量为正以外,其余各项均负增长。不仅表外融资进一步收缩,企业债券融资也负增长。然而两者的原因有些区别,前者很大程度上体现了金融去杠杆和监管加强的成效,而后者则由近期市场违约风险上升,中小企业融资可得性下降等因素造成。
货币政策仍以稳为主
5月末,广义货币(M2)余额174.31万亿元,同比增长8.3%,增速与上月末持平,比上年同期低0.8个百分点;狭义货币(M1)余额52.63万亿元,同比增长6%,增速分别比上月末和上年同期低1.2个和11个百分点。
“M2增速平稳符合预期,M1增速下滑也反映企业融资约束。”连平表示,5月影响M2增速的因素较多,偏正面支撑的主要有信贷和央行稳健政策下及时的流动性对冲和净投放操作。
另外,5月人民币贷款增加1.15万亿元,同比多增405亿元。温彬指出,一方面,居民短期消费贷新增2220亿元,占比19.30%,居民中长期贷款新增3923亿元,占比34.11%,均较上月有所回升;同业贷款当月新增142亿元,占比1.23%,较上月明显下降。另一方面,企业中长期贷款新增4031亿元,占比35.05%,反映信贷对实体经济支持力度仍然较强。
货币政策方面,连平强调,未来货币政策仍以稳为主,边际上或定向针对企业部门做流动性补充。未来政策大概率仍会围绕稳增长、降融资成本、防范流动性风险展开。因此,央行维持市场流动性基本稳定,防止货币市场利率大幅上升并传导至信贷市场推高企业融资成本的可能性很大。面对金融去杠杆后,部分企业融资可得性下降,以及直接融资明显萎缩的困难,央行也可能综合运用多种流动性工具定向针对性地对企业部门进行流动性补充。(中国证券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