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经济之声《天下财经》报道,一直想要独立发展的ofo昨天(4日)再次遭到“唱空”。面对高管离职、大规模裁员的传闻,ofo予以否认。不过分析认为,共享单车行业不解决盈利模式问题,资金困境在所难免。
昨天有媒体报道,ofo小黄车面临资金链紧张、大规模裁员等困境,海外市场主管张严琪离职,整个海外部门解散。同时离职的高管还包括负责市场公关业务的高级副总裁南楠与主管杨汛。
报道中说,“确认”“ofo大规模裁员与管理层变动”一事的存在,并且说ofo官方坚决否认的原因,可能是为了维护昔日独角兽的形象,也或许是希望维持高估值和资本市场的信心。
记者昨天联系ofo相关负责人,ofo回应说这种报道“不负责任”,并以ofo小黄车联合创始人于信的朋友圈作为回应。于信在朋友圈说中,这些报道属于“无稽之谈”,并且说“把没离职说成离职,怕是要让猎头空欢喜了”。
随后,作为传言离职的当事人之一的杨汛也在朋友圈回应说自己并“没有离职,状态很好”。
在摩拜被美团全资收购、哈罗背靠阿里大树之后,强调独立发展的ofo迟迟没有新一轮融资消息,这也让ofo资金链紧张的消息时不时成为热点。
除了裁员传闻外,ofo推出车身广告,也被当做ofo缺钱的重要“证据”。此外,ofo取消了全国20个城市的芝麻信用免押金活动。目前依然可以使用这一服务的只剩下上海、广州、深圳、杭州、厦门。
上海社科院互联网研究中心首席研究员李易说,ofo想要独立运营,恐怕只是“美好的愿望”,而这也是导致自身处于困境的重要原因。“在行业寡头形成的情况下,想要独立发展只是一种美好的愿望,是一种理想。美团、今日头条都想独立发展,但是最后不得不依附于大树,ofo也不会成为例外。”李易说,“现在来看ofo的处境比较难受,因为它要独立发展,然而它很难达成独立发展。”
ofo曾经有过不少选择,不过面对滴滴、阿里抛出的橄榄枝,ofo都选择了拒绝。这也导致阿里把哈罗单车作为重点扶持对象。就在6月1日,蚂蚁金服再向哈罗单车增资超过20亿人民币。利用免押金、2元月卡等低价战术,哈罗迅速增长,并声称和摩拜、ofo“三足鼎立”。
李易说,共享单车致力于解决交通刚需,然而类似刚需用户中,有相当一部分对价格十分敏感,这也导致他们对补贴十分关心。
交通运输部科学研究院城市交通研究中心副主任吴洪洋也持相同观点。他说,这导致背靠大树的哈罗单车有足够资本烧钱圈地。“有些共享单车一块钱骑一次,有些不收费,明显有些人会选择不收费的。像哈罗单车价格很低,就吸引了很多用户,特别是那些对一块钱敏感的用户。”
而对于没有那么多钱可烧的ofo,不得不想法“自救”。上个月,ofo推出车身广告,寻求盈利新路径。吴洪洋认为,商业广告等探索是一个补充,不过对于共享单车行业来说,更应该深耕主营业务。“在排除企业之间恶性竞争的前提下,采取一块钱一次的收费,适当搞一些活动,从目前运营成本来看,是可以靠主营业务来维持的。” (记者佟亚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