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对近期市场高度关注的苹果期货运行情况,郑商所作出了积极回应。证券时报记者近日整理了市场投资者关注的热点、难点话题,于昨日就五方面问题对郑商所进行了采访。
证券时报记者:苹果期货品种研究和筹备做了哪些工作,合约规则和标准是如何制定的?
郑商所:在苹果期货的研发过程中,郑商所积极开展市场调研和课题研究,力求合约规则设计的完善。先后20余次深入陕西、山东、河南、山西、北京等苹果主产、主销区,走访政府部门、行业协会、现货企业、质检机构等单位100余家。
与中国苹果产业协会、中国果品流通协会、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等行业协会和科研机构以及长安期货、鲁证期货、格林大华期货等会员单位开展7项课题研究;协办或参与行业大会并进行关于苹果期货的主题发言6次。
通过调查问卷方式征集现货企业和会员单位意见60余家;召开内外部规则论证会10余次,参会专家超过百人。苹果期货的研发凝聚了社会各界专家的热情和智慧。合约规则制定以调研结果为基础,以产业发展方向为导向,以服务现货企业为落脚点,结合期现货市场规律制定完成。
证券时报记者:为什么交割标准和现货流通市场的标准有较大差异,比如容许度为何明显高于现货市场?为什么很多现货企业觉得交割难?苹果期货交割标准会不会改变?
郑商所:苹果期货交割标准是通过参考各级现货标准、反复征集行业协会和现货贸易商的意见制定的,比较充分地反映了现货市场实际,交割标准本身并没有和现货流通中的标准存在较大差异。
期货交割标准是期货交易制度的一部分,是期货交易和报价的依据。而现货市场流通标准是参考性的,可以协商的,尤其是对苹果来说,现货市场精细化分级意识不强,且对已有标准的执行力度不足,不符合标准还可以再协商议价。因此,期货交割标准与现货流通标准之间的差异,本质上不是标准本身严与松的差别,而是执行的严与松的差别。
苹果期货将秉承期货市场服务实体经济的原则,在运行过程中,随时关注现货市场情况,听取现货市场意见,不断完善合约规则制度设计,这也是所有期货品种逐步走向成熟的必经过程。
期货市场所有的品种,都是从上市到走向成熟,都难免与现货市场经历一个磨合期。通过不断地完善相关规则制度、优化仓库布局等来适应现货实际。苹果期货也会持续关注现货市场变化,不断完善规则合约设计。需要强调的是,为维护市场三公里原则,涉及到相关规则制度的调整,一般都会在新挂牌的合约上实行。
证券时报记者:市场上到底有多少可供交割品?有部分市场人士测算,苹果期货可供交割品在总产量中的实际占比可能低于10%,交易所有没有做过相关测算?
郑商所:在苹果期货上市初期,在一些宣传材料上,对苹果期货可供交割品也做了解释。苹果期货基准交割品,是国标一等级以上,在总产量中的占比比较高。根据历史数据来看,历年达到一等果标准的苹果,也就是80mm苹果以上的占我国苹果总量的40%以上。
现在市场认为符合标准数量较少的认知,主要是源于两个方面:
第一个是,2017年产地阴雨天气,导致苹果上色情况较差,育果率低,但每个地区情况不同差异性很大。
第二个是现货市场混级习惯,不利于产业标准化发展和优质优价理念推广。据了解,一些现货客户已经表示,在新产季下来时,会按照苹果期货标准进行精细化筛选和分级。从这个角度说,苹果期货为产业引入了标准化理念。对于80mm以上苹果不设置升贴水,是因为这类苹果占比小,苹果代表性不强。
证券时报记者:有行业人士认为当前苹果期货市场投机氛围浓厚,套期保值功能没有发挥,交易所怎么看?
郑商所:5月份,标准仓单和车船板交割方式都顺利进行。针对苹果期货实际控制关系账户组合并持仓超限的情况,交易所依照规则对2组共5个客户纪律处分,并将纪律处分结果记入中国资本市场诚信信息数据库。
针对具有实际控制关系账户但不如实申报相关信息的情况,依照规则对1组共6个客户采取限制开仓1个月的监管措施。
在市场监管措施上,我们提高了7月份合约保证金,交易所已经根据市场情况提高日内平今仓手续费。
证券时报记者:在服务三农,加强扶贫效果和投资者教育方面,交易所有哪些计划?
郑商所:苹果期货的投资者教育在持续进行。一是上市前组织全市场视频培训,讲解苹果期货合约规则及相关制度;二是上市后持续开展投资者教育活动,在苹果主要产销地举办60余场市场会议;三是临近交割月组织质检机构通过视频讲座形式就普遍关心的交割制度进行讲解;四是在交易所网站、微博、微信等放置苹果相关宣传材料、讲座视频等,将培训范围扩大到更多的投资者。
目前,郑商所在四个贫困县设置了7家交割仓库和计价点,未来郑商所将持续开展市场培育活动,同时探索苹果期货“保险+期货”试点,为果农提供风险管理服务,助力果农稳定收入。
(原标题:郑商所五问五答苹果期货热点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