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信息中心经济预测部
今年以来,我国经济平稳开局,一季度GDP增长6.8%,内需拉动作用增强,工业和服务业协同优化,新增长点不断涌现,经济运行内在稳定性提升。展望二季度,减税降费、降准等政策效果逐步显现,新动能拉动作用增强,市场供求关系基本平衡,我国经济有望保持平稳运行态势,预计二季度GDP增长6.7%左右。但是全球性货币政策回归正常化带来国际金融市场动荡风险加大,制约经济持续向好的结构性、深层次问题仍然突出。建议保持宏观经济政策的灵活性,积极应对中美贸易摩擦,加快推进减税降费等政策措施落地,确保我国宏观经济平稳健康发展。
以提质增效迎接经济发展新时代
一季度,我国GDP增长6.8%,增速与上年四季度持平。经济发展的质量和效益继续提高,重点领域经济风险得到有效防控,总体经济运行呈现出“提质增效”的良好局面。
工业生产基本平稳,服务业持续较快增长。一季度,工业运行基本平稳,供求关系改善,新动能加快成长,全口径工业增长6.5%,增幅较上年四季度加快0.3个百分点。一是工业领域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深入推进,规模以上工业产能利用率达到76.5%,部分行业供过于求的局面有所缓解。二是2017-2018年冬季北方气温偏低,服务居民供暖的相关行业增长较快。一季度采矿业、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生产和供应业增速分别加快3.3和1.9个百分点,合计拉高工业增速约0.5个百分点。三是新行业新产品引领作用增强,高技术产业和装备制造业增加值同比分别增长11.9%和8.8%,集成电路增长15.2%,新能源汽车增长139.4%。
一季度,服务业增加值同比增长7.5%,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到61.6%。服务业向高效优质发展迈进,生产性服务业高速扩容成为新亮点。“互联网+”行动深入推进,带动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增长29.2%,制造业迈向中高端催生研发、设计、营销、管理等生产性服务需求,租赁和商务服务业增长10%。上述两个行业合计拉动第三产业增速约2.4个百分点,贡献率为32%,弥补了金融业和房地产业减速的不利影响。
内需结构优化,外贸进出口增长较快。一季度,固定资产投资增长7.5%,增幅较上年四季度提高1.1个百分点。在补短板等领域投资持续发力,教育卫生文化体育等社会领域投资增长24.2%,公共设施管理业增长13.4%。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9.8%,同比放缓0.2个百分点。居民消费加快升级,信息、医疗、养老、家政、旅游、娱乐等服务型消费持续升温。医疗保健和教育文化娱乐等消费支出保持两位数增长,电影票房同比增长39.8%。我国经济增长主要依靠内需拉动,一季度内需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为109.1%。
受益于世界经济延续复苏态势、国际贸易内生增长动力增强以及“一带一路”倡议稳步推进,我国外贸进出口实现较快增长。一季度出口(以美元计价)增长14.1%,增速同比加快7个百分点;进口增长18.9%,增速回落5.4个百分点;贸易顺差收窄19.6%,进出口趋向平衡。
PPI、CPI涨幅差缩小,人民币汇率较快升值。一季度,消费领域价格延续温和上涨,CPI同比上涨2.1%,同比增加0.7个百分点。其中,服务性消费价格上涨较快,一季度家庭服务和旅游服务价格分别上涨5.4%和4.1%,养老服务、邮递服务和教育服务价格分别上涨3.5%、3.3%和2.7%。生产领域价格高位回落,PPI同比上涨3.7%,同比回落3.7个百分点。其中,石油、煤炭、化学制品、非金属矿物、钢铁、有色金属等原材料行业合计影响PPP同比上涨约2.1个百分点,对涨幅贡献率为56.5%。一季度CPI与PPI涨幅差由上年同期的6个百分点回落至1.6个百分点。
一季度,人民币兑美元累计升值3.9%,是2008年以来最大季度涨幅。受欧元区货币政策边际收紧、美国财政与外贸双赤字、中国经济平稳运行等因素影响,美元指数承压大幅走低,相应推动人民币较快升值。
三大攻坚战持续推进,经济效益持续改善。金融风险有所缓释,一季度M2增长8.2%,低于名义GDP增速2个百分点,实现了以较低的货币供应增速创造出更快的经济增长。工业企业杠杆率稳中趋降,3月末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资产负债率56.4%,同比下降0.8个百分点。脱贫攻坚扎实推进,以工代赈投入力度加强,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倍差2.55,比上年同期缩小0.02。污染防治继续深入推进,地级及以上城市空气质量平均优良天数比例为75.5%,同比上升3.0个百分点。
市场参与主体效益持续改善。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在“破”“立”“降”上取得积极进展,“双创”不断深化,新市场主体大量增加,一季度日均新登记企业1.47万户。新业态、新商业模式,数字经济、平台经济、共享经济继续快速发展,构筑经济新动力。一季度,城镇调查失业率稳定在5%左右,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6.6%,与经济增长基本同步;企业效益较快增长,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利润增长11.6%;公共财政收入增长13.6%,政府性基金收入增长34.6%。
经济领域面临的挑战不容忽视
当前,国际经贸环境不稳定不确定因素明显增多,国内经济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尚未有效解决。
金融领域风险仍较突出。打好防范化解重大风险攻坚战,重点是防控金融风险,当前我国金融领域风险仍较突出。一是宏观杠杆水平仍然较高,杠杆结构不合理。2017年整体杠杆率高达242.1%,较上年提高2.4个百分点。从结构来看,非金融企业部门杠杆率过高,部分国有企业杠杆率居高不下,居民部门杠杆率较快上升,地方政府隐性债务难以有效监管。二是金融领域重点风险隐患仍不容忽视。相当多金融机构内控机制不健全,银行系统不良资产反弹压力较大,影子银行存量仍较为庞大,部分非法金融活动借互联网金融等创新之名迅速扩张,债券市场信用、资本市场波动等风险仍然较高。三是房价持续高位攀升。截至今年3月,70个大中城市新建商品住宅、二手住宅价格已经连续36个月环比正增长。近期多个热点城市新建住宅再现热销。四是外部风险因素上升。美联储货币政策正常化加快推进的溢出效应对全球金融稳定构成一定威胁。
地方政府隐性债务亟待管控。2014年修订的预算法和《国务院关于加强地方政府性债务管理的意见》(国发〔2014〕43号)实施以来,地方政府规范的举债融资机制基本建立,地方政府债务管理取得了阶段性成效。但是,部分地方政府依然存在违法违规和变相举借债务的问题,举债方式更多以隐性债务形式发生,潜在风险不断增加。2012年以来基建投资已经连续六年高速增长,导致地方融资平台无序扩张、债务规模明显放大。部分引导基金股债不分、明股实债现象比较突出,专项建设基金要求地方政府承诺兜底回购、固化收益的现象比较普遍,政府购买服务项目贷款往往异化形成违规政府性债务。此外,这些违规融资的债务资金大多投资于中长期城市建设项目,周期长、短期收益低,存在期限错配,进一步加大了地方政府隐性债务风险。
中小企业发展仍面临问题。受制度性交易成本偏高、用工用地原材料物流等成本压力较大、融资难融资贵问题较突出、环保一票否决等因素影响,中小企业普遍经营比较困难,大中小型企业之间出现比较明显的两极分化。一季度,中小型企业PMI指数明显低于大型企业,并低于50%荣枯线。按照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总量占全口径工业增加值总量80%测算,规模以下工业增加值增速仅为5.3%左右。特别是环保督察对于相关企业环保改造预留的时间不足,部分不达标的中小企业由于缺乏改造时间、资金等问题陷入停工停产困境,进而导致若干领域原材料涨价、零部件断货,影响产业链上下游生产。
二季度宏观经济保持稳中趋缓
二季度,减税降费、降准等政策效果逐步显现,市场供求关系基本平衡,新动能增强,工业生产平稳,服务业生产较快,宏观经济稳步运行的基础较好。但是,投资需求面临的不确定加大,外部环境不利于出口较快增长。国家信息中心经济景气指数显示,一致合成指数与先行合成指数均走势平稳,我国宏观经济将呈现稳中趋缓态势,预计二季度GDP增长6.7%左右。
改革推动生产领域破旧迎新。工业持续企稳向好。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加快传统产业转型升级步伐,钢铁、煤炭、煤电等重点领域去产能工作有序推进,装备制造等主要制造业领域产能利用水平大幅提高,市场供求关系趋于平衡;新动能不断增强,“三新”经济比重已提升至15%以上,高技术产业、战略性新兴产业将保持较快增长,推动工业向价值链中高端发展;先行指标显示工业生产向好,今年以来PMI平均值为51%,预示工业增长动能较强。但是,实体经济资金使用成本短期难以下降,污染治理力度加大将继续抑制部分重化工业生产活动。初步预计,工业生产延续企稳走势,二季度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6.6%左右。
服务业提质增效。服务业升级势头明显,战略性新兴服务业快速增长,服务质量和水平不断提升,对经济发展的贡献继续提高。生产性服务业中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互联网经济、数字经济等成为推动我国经济增长的新引擎;人民币国际化步伐加快,国际储备货币地位提高,现代金融业对实体经济服务的功能增强;租赁和商务服务业等现代服务业引领作用提升;生活性服务业中网上交易、电子商务、移动支付、分享经济等新模式实现跨越式发展。3月服务业业务活动预期指数为60.1%,连续10个月高于60.0%,市场发展预期和信心持续乐观。初步预计,二季度服务业增长7.5%左右。
国内需求质量效益不断提升。消费需求结构升级。我国就业形势良好,一季度全国城镇新增就业330万人,城镇调查失业率稳定在5%左右,外出务工农村劳动力人数增加;伴随中等收入人数扩张,居民消费结构加快升级,高端消费需求提升;线上线下消费融合,新型网上购物以及传统商业百货、超市等零售模式均呈现加快增长之势;服务型消费增势强劲,旅游消费、文化体育娱乐消费、信息消费和健康消费等进一步成为消费市场新增长点,北京、上海服务消费已占居民消费比重50%以上。但是,由于受城镇居民收入增速略有放缓、房地产销售增速减慢、汽车消费进入瓶颈期等因素影响,我国消费增长的基础仍有待巩固。初步预计,二季度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0%左右。
投资需求结构改善。央行下调大型商业银行、股份制商业银行等金融机构人民币存款准备金率1个百分点,可释放1.3万亿元流动性,银行体系资金的稳定性增强,一定程度上降低了企业融资成本;投资结构更趋优化,我国高技术投资比重提升,其中高技术制造业投资占制造业投资的17.8%,双创投资规模扩大,补短板、强弱项、增后劲投资增速加快;房地产领域去库存进程较快,据测算目前全国平均商品房去化周期降至14个月左右,供求呈现均衡发展,投资增速平稳。但是,地方债务整顿叠加金融领域去杠杆对基建投资影响较大,地方政府基建投资项目数量呈现收缩势头;实体经济中民间投资进入能源、电信、交通等相关行业的进程缓慢,部分领域存在歧视性限制。初步预计,二季度城镇固定资产投资增长7.2%左右。
外部需求贡献减弱。世界经济企稳向好,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最新预测2018年全球经济增速将达3.9%,为2011年以来的最快增长速度,海外市场需求总体改善;中国宏观经济稳中向好,进口需求仍将保持旺盛,原油、天然气、铜等大宗商品进口较快;“一带一路”倡议稳步推进,市场多元化战略有效落实,周边国家、非洲、南美等市场不断拓展;外贸领域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提速,外贸企业竞争力增强,贸易结构优化。但是,各类贸易保护措施此起彼伏,我国铝制品、钢铁制品等多种产品出口受到来自部分国家的反倾销、反补贴调查;人民币汇率年初以来大幅升值,一季度人民币对美元升值3.9%,对欧元升值0.8%,不利于后期国内产品出口竞争力。初步预计,二季度美元计价出口增长8%左右,进口增长10%左右。
价格水平保持温和上涨。居民消费价格涨幅平稳。粮食生产连年丰收,大宗农产品供给充裕,食品价格上涨动力不足;猪肉产能增加,供给充沛,价格仍将走弱;轻工业生产平稳,一般工业消费品和耐用消费品供给能够较好满足市场需求,高档消费品供给能力提高,有利于价格保持平稳;服务领域价格改革有序推进,医疗等重点领域价改影响趋于稳定,服务价格走势趋稳。但是,降准释放流动性,社会资金供应宽裕度增加,将为价格上涨提供相对宽松的货币环境;二季度CPI翘尾因素同比增加0.4个百分点。初步预计,居民消费价格上涨2.0%左右。
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涨幅回落。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推进去产能步伐加快,重要领域市场供求关系逐步趋于平衡,有利于生产端价格平稳运行;前期推动PPI上涨的重点行业煤炭、钢铁、有色等上游产品价格涨幅回落,有利于工业品价格总体趋稳;二季度PPI翘尾因素同比减少0.9个百分点,同期基数影响减弱。但是,国际政治局势呈现紧平衡,部分地区地缘政治风险上升,以原油为代表的部分大宗商品价格走势不确定性增强;绿色发展要求提高,污染防治力度极大,部分两高一资工业品生产仍将收缩,价格存在上涨压力。初步预计,二季度PPI上涨3.8%左右。
政策建议
针对当前经济领域存在的主要问题,应保持宏观经济政策的灵活性,把加快调整结构与持续扩大内需相结合,保持宏观经济持续健康运行。
宏观经济政策保持灵活性。一是根据需要适时适度扩大地方专项债发行规模,增强财政对宏观经济平稳运行的支持力度;二是用好用足财政预算资金,尽快落实推进预算内重大项目落地,支持投资稳步增长;三是优化财政支出结构,对社会科技创新、企业技术改造、三大攻坚战项目、“三农”和民生等领域加强财税倾斜力度;四是在防范重大金融风险的同时,管好货币供给总闸门,实施相机抉择,灵活调整准备金率水平,科学使用数量型工具,维护流动性合理稳定,提高金融对实体经济、民间投资、小微企业的支持能力。
加快落实扩大开放、减税降费等政策措施。一是加快落实扩大开放举措。国家主席习近平在博鳌亚洲论坛上宣布了大幅度放宽市场准入、创造更有吸引力的投资环境、加强知识产权保护以及主动扩大进口等重大举措,应尽快推动相关开放举措落地显效,创造良好的营商环境。二是推进减税降费工作有计划安排与落实。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全年为企业和个人减税8000多亿元,为市场主体减轻非税负担3000多亿元。目前国家已经推出4000亿元减税降费方案以及鼓励企业创新600亿元减税红包。建议尽快研究并推出后续减税降费政策方案,让利于民、让利于企,切实降低税费成本,激发市场活力;三是加快落实已经出台的减税降费措施。按计划尽快落实增值税改革措施以及鼓励创新和小微企业发展的税改措施,保持政令畅通,使企业能够在最短时间内获得国家减税降费带来的实惠和利益。
深入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积极落实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以及政府工作报告精神,一是有序推进钢铁、煤炭、煤电等重点领域去产能工作,不加码、不松劲,促进重要产品市场供求关系平衡;二是密切关注房地产领域新变化,加快建立多主体供给、多渠道保障、租购并举的住房制度,加快推进保障房建设,解决低收入群体住房需求;三是加速推进产业升级步伐,大力扶持国内芯片、人工智能等关键领域核心技术研发;四是扩大“互联网+”战略覆盖范围,促进医疗、养老、教育、文化、体育等“幸福产业”实现智能化发展。
防范经济领域重大风险。一是防范化解金融领域风险隐患。建立健全宏观审慎管理制度和政策框架,有效防范和处置银行不良贷款,加强互联网金融等新兴金融发展模式的制度建设,重视虚拟货币等金融领域重点问题研究,强化对影子银行等薄弱环节的监管。同时,避免各类防风险政策措施叠加引发新的经济风险。二是加强地方政府债务管理。规范地方政府融资平台发展,积极稳妥处置存量债务,进一步完善风险防范部级协调机制,将防风险、降杠杆与高质量发展结合起来,加快推进高质量发展政绩考核指标建设,改变地方政绩考核机制和预算软约束,实施债务问责制度。同时,把握好处置政府债务风险的节奏和力度,设立合理的过渡期和分类处置办法,妥善处理暂停项目的后续工作,谨防项目投资企业资金链断裂风险。
(主任:张宇贤,副主任:王远鸿 牛犁,执笔:闫敏 胡祖铨)
中证网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证券报·中证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证券报、中证网。中国证券报·中证网与作品作者联合声明,任何组织未经中国证券报、中证网以及作者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凡本网注明来源非中国证券报·中证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更好服务读者、传递信息之需,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本网亦不对其真实性负责,持异议者应与原出处单位主张权利。
特别链接: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上海证券交易所深圳证券交易所新华网政府部门交易机构证券期货四所两司新闻发布平台友情链接版权声明
关于报社关于本站广告发布免责条款
中国证券报社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 经营许可证编号:京B2-20180749 京公网安备110102000060-1
Copyright 2001-2018 China Securities Journal.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国证券报社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
经营许可证编号:京B2-20180749 京公网安备110102000060-1
Copyright 2001-2018 China Securities Journal.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