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初以来,全球主要经济体景气领先指标依次见顶回落,全球景气繁荣的顶点已经出现。”长江证券研究所宏观部负责人、首席宏观债券研究员赵伟日前在接受中国证券报记者采访时表示,随着美国加杠杆到达“天花板”,以及中国开始结构性去杠杆,全球多年来持续加杠杆的进程面临终结,景气繁荣的顶点已经出现,而欧洲较难成为全球新的加杠杆主力。
中国证券报:今年以来,全球主要经济体表现如何?
赵伟:年初以来,全球主要经济体景气领先指标依次见顶回落。1月以来,摩根大通全球制造业PMI持续下滑,由54.4%降至53.4%,脱离近7年高位;与全球景气表现一致,发达经济体和新兴经济体制造业PMI均大幅下挫。具体国家中,作为消费型经济体的美国,其制造业PMI在2018年2月创下2004年以来新高后小幅回落;生产型经济体中,欧元区制造业PMI脱离历史高位(2017年12月创造)持续下滑,日本和韩国制造业PMI也均走势疲软。
与全球制造业PMI走势类似,主要经济体的出口和工业生产也表现不佳。1月以来,韩国、日本和欧元区等生产型经济体出口增速均表现疲软,澳大利亚和巴西等资源型经济体出口增速更是跌至0%附近。出口下滑的同时,上述国家的工业生产景气也大幅下挫。比如,生产型经济体中,日本和欧元区工业生产增速显著回落,韩国工业生产甚至连续3个月同比负增长;资源型经济体中,巴西和澳大利亚工业生产增速均由涨转跌。
中国证券报:主要经济体景气领先指标的回落,是经济短期调整还是景气拐点已至?
赵伟:我们认为,全球景气繁荣的顶点已经出现。回溯历史,2008年金融危机后,全球经济持续复苏主要源于美国和中国主动开启加杠杆进程。随着美国加杠杆到达“天花板”,以及中国开始结构性去杠杆,全球多年来持续加杠杆的进程面临终结,景气繁荣的顶点已经出现。
一方面,企业接近历史新高的资产负债率水平和居民接近历史低位的储蓄率水平,使得美国经济加杠杆已到“天花板”。从宏观层面的企业杠杆率(债务/GDP)来看,美国企业部门杠杆已创历史新高;从微观层面的企业资产负债率(债务/资产)来看,美国企业加杠杆也无空间。2013年以来,美国上市的非金融企业的资产负债率大幅抬升,已近历史峰值;受接近历史低位的储蓄率、极高的房价以及恶化的家庭财务状况等因素制约,美国居民部门进一步加杠杆空间也十分有限。近期美国制造业PMI新订单指数和企业利润的疲软走势,预示着美国经济已达繁荣顶点。
另一方面,中国开启结构性去杠杆进程,杠杆率或趋稳步回落。2008年以来,为对冲经济增速下行风险,中国政府、家庭和企业部门均大幅加杠杆,社会总杠杆率大幅上升。2008年至2017年,中国杠杆率由144.7%升至256.8%,已超过美国的250.9%,并远高于新兴经济体平均水平。高杠杆率隐忧之下,为实现金融防风险目标、助力经济加速转型,2018年4月,中央财经委员会第一次会议在顶层设计层面首次提出了“结构性去杠杆”,会议要求以结构性去杠杆为基本思路,分部门、分债务类型提出不同要求,地方政府和企业特别是国有企业要尽快把杠杆降下来,努力实现宏观杠杆率稳定和逐步下降。去杠杆背景下,中国经济增速或面临阶段性下行压力。
中国证券报:全球主要经济体中,欧洲可能成为新的加杠杆主力吗?
赵伟:欧洲较难成为全球新的加杠杆主力。一方面,欧洲杠杆率处于历史高位,加杠杆空间十分有限。当前欧元区政府和私人部门杠杆率分别高达100%和160%,与各自的历史最高值(109%和168%)差距极小。另一方面,欧洲经济因缺乏内生增长动能,其经济景气将极大地受美国和中国经济影响。比如,2017年,伴随美国经济加速增长、中国经济企稳修复,欧元区出口增速大幅改善,支撑经济增速持续抬升;随着美国经济见顶、中国经济增速阶段性下行,欧元区出口或将显著承压,进而拖累总体经济改善速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