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位专家19日在中国人民大学国家发展与战略研究院、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院、中国诚信信用管理股份有限公司联合主办的宏观经济月度数据分析会上表示,目前中国经济保持平稳态势。下阶段应保持政策定力,坚定推进去杠杆、防风险,维持民间投资持续增长。
宏观经济政策定位不宜改变
“下阶段政策应当有定力。”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世界与政治研究所国际投资研究室主任张明认为,要把金融控风险和去杠杆放在首要位置。其次,防风险非常重要,一定要在稳增长的同时,避免金融市场出现大动荡,防止小金融机构出现破产倒闭。
中诚信国际信用评级优先责任公司董事长、中国人民大学经济研究所联席副所长闫衍认为,未来宏观经济政策在稳中求进基调下要注意三方面:一是继续坚持把防风险作为底线思维,二是稳中求进,三是结构性去杠杆。而结构性去杠杆的重心在于地方政府和国有企业。未来最主要的是地方政府债务方面的博弈,尤其是地方政府隐性债务如何处置。当前实体经济债券融资收益率出现下滑趋势,表明随着金融去杠杆,未来融资成本在逐步下降。
“宏观经济政策的总体积极性定位不宜改变。”中国人民大学国家发展与战略研究院研究员刘晓光建议,考虑到实体经济修复速度将慢于虚体经济,中国宏观经济政策常态化的速度应当慢于西方各国。渐进的步调应当与市场内生动力复苏的步调具有一致性。此外,在风险约束和债务约束的作用下,货币政策、财政政策与产业政策的退出在路径、幅度和工具选择上必须要有很好的协调性。
稳定投资重点在民间投资
“今年一季度数据最大的亮点是民间投资的增长,第一次超过了国有企业投资的增长,对稳定投资发挥了很大的正向作用。”闫衍指出,未来不确定性在于民间投资是否能维持增速。
刘晓光认为,2018年稳增长的核心依然在于稳定投资,建议出台民间投资启动的系统方案,以全面调整投资预期。同时,各类市场型和半公共服务领域的开放也十分重要,要放松这些行业的政府管制,减少政府在非公共领域的投资和全面收缩国有企业的非主营业务。
“低利率政策依然是民间投资复苏的重要基础。”刘晓光进一步建议,M2增速不宜设定过低,应当关注货币投放方式的变化对于货币传导的冲击,2018年可以逐步降低金融机构的存款准备金率的方式完成货币投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