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政协委员、中国联通研究院院长张云勇在接受中国证券报记者专访时表示,我国5G正在完成从跟跑到领跑的跨越,5G处于规模商用前的测试阶段,今年联通将会在12个省市进行5G试点,进行外场试验。工业互联网将成为5G时代重要增长点,也是未来全球运营商转型的一个核心。张云勇建议,加速工业互联网服务平台建设,坚持“建平台”和“用平台”双轮驱动,打造工业互联网发展新格局。
5G规模商用临近
中国证券报:请介绍目前我国5G发展的情况?
张云勇:早在2016年我国就已经开始进行5G相关技术试验,5G标准完成了第一阶段工作,中国发挥了很大作用,中国的标准文稿数在提交总量里占40%,而且有些标准是比较核心的。
中国从3G、4G到5G,基本上走了一条从跟跑、并跑到领跑的过程。在3G时代,TD-SCDMA尽管是全球三大标准之一,但实际上在全球使用程度范围有限,4G又有了一定程度的发展,现在到5G从某种意义上是领跑了。
标准制定后就涉及到芯片。过去中国在芯片领域的话语权有限。今年2月,在西班牙巴塞罗那举行的世界移动通信大会上,华为发布了首款5G芯片和CPE终端。
从整个系统和部署应用来看,5G整体上要到2020年才能规模商用。现在5G处于规模商用前的测试阶段,今年联通将在12个省市进行5G试点,进行外场试验。
中国证券报:5G与过去的移动通信会有什么区别?
张云勇:首先是应用场景更加多样化、碎片化,不像3G和4G主要是用于语音通话或数据上网。5G除了将人与人通信作为一个场景,还有两个重要的场景,一是大规模物联网,这类应用对时延不敏感,但对连接数有很高要求;二是低时延高可靠的自动驾驶、智能制造、远程医疗等,这两类场景都可以归纳为工业互联网应用。
其次是与之相匹配的运营商的经营策略、商业模式会发生很大变化。工业互联网将成为5G很重要的增长点,也是全球运营商转型的一个核心。因为手机用户实际渗透率已经接近百分之百,现在在挖存量价值。未来运营商经营重点将向工业互联网转型,希望这一块业务占比能从现在不到10%提升至30%甚至更高。
中国证券报:5G实现大规模商用后,产业链哪些环节将受益?
张云勇:除模组之外,就是应用。5G速度这么快,它的诉求肯定不是现在基本的上网功能,这个4G就足够覆盖了。
5G,一方面用于高清内容,虚拟现实或者增强现实。我国内容源制作方面,与日韩相比,节目源不够丰富;另一方面用于无人驾驶和远程医疗。未来做5G应用是有商机的。
现在做应用与过去不同。过去做应用一般都是大企业。从国外经验来看,现在中小企业或者初创企业都大有可为,因为整个运营商的平台都很开放,平台的开发门槛低,开发周期较短。我呼吁整个5G产业链,要在终端、应用、开发方面加强。
建议尽快明确5G全域频率
中国证券报:目前5G发展中存在哪些问题?
张云勇:首先是5G终端进度稍显滞后。从过去经验来看,很多应用有商机,网络基础具备了,但瓶颈恰恰在终端或者模组上。现在5G终端原型很大,类似电视机那么大,未来要变成手机那么大,需要进一步试点发展。5G为什么要等到2020年才能规模商用?一个重要的因素就是在等终端。
而且现在即便有模组,但成本太高,很难复制推广。希望模组能发挥规模效应,真正把成本降下来。不过这涉及到终端成本由谁埋单的问题。需要各方共同努力,把终端成本降下来。所以特别呼吁5G相关企业把注意力放在模组上。
此外,5G频点高,可能建站的密度很大,将面临巨大的网络建设投资压力。现在运营商基础设施建设难度较大,基站进园区、建在社区旁边都面临较大阻力,未来5G建设时这个问题会更加突出。
中国证券报:对于5G产业发展有哪些建议?
张云勇:一是希望国家层面能够进行顶层设计,搭台唱戏,因为5G是需要全社会各行各业共同参与的产业。
二是加强5G应用的政策引导和扶持力度,培育良好的市场氛围。建议增加5G试点数量、加快试点进度,围绕5G技术试验和大规模业务演示、基础建设成立专项基金,制定针对性的补贴或奖励政策,共同培育良好的5G市场化运作环境。
三是加快频谱资源研究规划进程,特别是700MHZ等优质低频资源释放。建议尽快出台5G低频部分规划,有效引领5G低频系统的研发、试验、标准和商用。
中国证券报:工信部今年将实施工业互联网三年行动计划,您今年有个提案是《加快完善工业互联网产业生态体系》,能否介绍一下。
张云勇:工业互联网实际上可以理解为5G发展的第二个和第三个场景。从需求侧看,以产业互联网为代表的生产性服务需求快速增长。据预测,工业互联网的行业市场发展空间将是基础电信业务的40倍。
但我国工业互联网跨行业、跨领域的综合性平台尚未形成,生态体系也不完善,工业互联网信息安全工作有待加强。
建议加速工业互联网服务平台建设,坚持“建平台”和“用平台”双轮驱动,打造工业互联网发展新格局;夯实网络基础,构建以中央企业为主力军的数字驱动型工业新生态;完善保障机制,构建工业互联网智库。
联通混改成效显著
中国证券报:中国联通去年混改引入了BATJ,在产业上与他们有哪些合作?
张云勇:目前的合作主要是云计算、大数据等。在云计算领域,我们提出“天下云皆沃云”,中国联通自主研发的沃云,与阿里云、腾讯云实现有机融合。沃云和阿里云、腾讯云的合作,基本年后已经开始运营,效果很好,我们已经联合一起中标,获得了很多地方的云计算项目。我们与百度在人工智能领域也在紧密交流。
中国证券报:目前中国联通混改成效如何?
张云勇:联通混改引入了BATJ等多家股东,主要是补齐中国联通的战略短板,引入一些战略资源。我们希望借助BATJ的一些体验,以及他们的IT自主研发、迭代开发优势,和人才优势一起合作。现在我们已经尝到甜头,不但业绩大幅提升,用户数量增长非常明显。中国联通和BATJ在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以及新零售等领域的合作将陆续落地。
此外,中国联通通过内部的简政放权、流程穿透,还有“瘦身健体”,人员效率得到大幅提升,员工“精气神”有很大提振,联通混改也得到了相关主管部门的高度肯定和表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