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证网讯 2月27日从环保部网站获悉,在日前结束的2018年全国环境保护工作会议上,环境保护部部长李干杰指出,2018年要划定并严守生态保护红线,实现一条红线管控重要生态空间。
根据《关于划定并严守生态保护红线的若干意见》确定的时间表,2018年年底前,其他省(自治区、直辖市)划定生态保护红线;2020年年底前,全面完成全国生态保护红线划定,勘界定标,基本建立生态保护红线制度。
附:
一条红线管控重要生态空间 今年所有省份要划定生态红线
在日前结束的2018年全国环境保护工作会议上,环境保护部部长李干杰指出,2018年要划定并严守生态保护红线,实现一条红线管控重要生态空间。
生态保护红线是保障国家生态安全的底线和生命线,也是构建国土空间布局体系的基础。截至目前,京津冀、长江经济带和宁夏等15个省(区、市)划定方案已获国务院审批。
根据《关于划定并严守生态保护红线的若干意见》确定的时间表,2018年年底前,其他省(自治区、直辖市)划定生态保护红线;2020年年底前,全面完成全国生态保护红线划定,勘界定标,基本建立生态保护红线制度。
红线划定要下足“绣花功夫”
一条生态保护红线,要能够管控所有重要生态空间,充分体现“山水林田湖草是一个生命共同体”的要求。在红线划定工作中,摸清家底是前提。在科学评估的基础上,把具有特色重要生态功能的森林、草原、湿地、海洋等生态空间划入生态保护红线管控范围,构建国家生态安全格局。
确定红线范围是重点,也是难点,难就难在要处理好开发和保护的关系。当前,一些地方存在顾虑,担心红线范围划大了影响经济发展,希望预留更多发展空间。
相关负责人指出,划定生态保护红线不能计较一时得失,要站在历史的维度,牢固树立对子孙后代负责的责任感和使命感,把事关国家生态安全的区域都划入生态保护红线范围,做到应划尽划,应保尽保。
在各省划定的基础上,要汇总形成全国生态保护红线“一张图”,这就要求各地在数据、方法、成果上做到统一,在工作中必须要下足“绣花功夫”。河北省环境科学研究院博士李霄宇作为技术组专家,参与了河北省生态保护红线的划定工作。他说,最繁重的工作是进行区域边界处理,为了确保划得精准,他们20多位专家用半年多的时间,对红线边界进行一米一米的人工修订。之后,还有征求意见、进行过5次集中核对、修订、完善,还有不计其数的单独修订。
用红线控制开发活动
划定红线是基础,严守生态保护红线才是关键。因此,要落实地方各级党委和政府主体责任,强化生态保护红线刚性约束,用红线控制开发活动。
2000年,湖州安吉就已提出生态县规划并划定生态红线。当年做出的决定,意味着这个并不富裕的山乡小县,需斥资5000多万元,搬出划定区域内的企业。而在坚持“生态立县”的江西省资溪县,为保护生态环境,近3年来,这个财政收入仅6亿多元的县婉拒了近百个工业项目,累计投资300多亿元。
环境保护部南京环境科学研究所副研究员邹长新撰文指出,实施用途管制的关键在于建立产业准入制度和责任追究制度,实行清单化管理,提高准入门槛,严禁不符合生态保护红线主体功能定位的开发建设项目。同时,需要在科学评估的基础上,建立政府转移支付、发展绿色产业、政策与人才倾斜等多渠道生态保护补偿机制,真正使绿水青山变成金山银山。
红线要划进头脑中
生态保护红线重在监管,要实现生态功能不降低、面积不减少、性质不改变的保护目标,必须创新生态环境监管机制,切实建立严密的监管体系。生态保护红线范围大、分布广、系统复杂,需要建设和完善生态保护红线综合监测网络体系。
严守红线的主要因素在人,关键在领导干部。
“生态保护红线能否守得住、有权威、效果好,应当有一个对保护效果进行衡量的‘尺子’和对地方政府工作成效进行评判的机制,生态保护红线评估和考核显得尤为重要。”环境保护部相关负责人说。
专家表示,生态保护红线,不仅要划在我们的生态空间,更要划进大家的头脑中,才能切实推动我们的生态环境更加优美,保住我国的生态安全底线和生命线。(来源:中国环境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