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社长沙2月25日电 (向一鹏)“这样快速、便捷的服务模式,在以前是想都不敢想的事。”不到2个月,罗建文所在的长沙开元仪器股份有限公司的3件外观设计专利就顺利获得授权。他兴奋地告诉记者,这至少为新产品上市缩短了8个月以上的转化周期。
罗建文口中的便捷服务模式就是2017年底成为全国首批获得启动运行资格的中国(长沙)知识产权保护中心。选址长沙高新技术开发区的该中心可提供知识产权快速维权、快速确权、快速审查“一站式”窗口服务,极大缩短企业的知识产权授权和维权时限。
而这仅是长沙“破冰”知识产权综合管理改革的其中一步。2017年10月,长沙正式启动知识产权综合管理改革,由此成为全国首个实施“三权合一”改革的省会城市。这意味着,几十年来,专利、商标、著作权分属多部门管理的局面在长沙彻底改变。
知识产权综合管理是国际通行惯例,世界知识产权组织189个成员中183个国家实行集中管理。由于历史原因,中国系6个分散管理的国家之一,知识产权“三权分立”,归属不同部门管理。
长沙市知识产权局局长孙进介绍,长沙自2008年起就率先围绕知识产权领域改革进行尝试和探索,2010年完成了专利权、著作权“二权合一”,2015年将市知识产权局纳入政府组成部门,积累了改革经验。2017年9月,《长沙市知识产权综合管理改革实施方案》正式印发。同年12月,该市商标管理职责和人员编制划转至市知识产权局,“三权合一”的最关键一步完成。
长沙市知识产权局副局长徐拥军告诉记者,此次改革主要任务是推进三大体系:实行集中统一行政管理体系,构建快速高效保护体系,完善便民利民服务体系。
在湖南省社科联助理研究员彭培根看来,这恰恰体现了中央顶层设计与地方创新实践相结合,释放新红利的改革逻辑。
改革成效初步显现,红利逐步释放。前不久,一起本已立案的湖南某网络科技有限公司的著作权维权案件,在知识产权部门介入后,利用知识产权纠纷诉调对接机制进行行政调解,使双方当事人和解。这不仅节约了司法资源,还降低了企业维权成本,达到多赢目的。(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