岁末年初,在北京某高校就读大二的小林给自己送了一份礼物——一台最新版的智能手机。不过,这台手机是通过电商的消费分期方式购置。“原来的手机用了好久,不好意思让爸妈给换,恰好2017年圣诞节抽到一张12期免息的券,干脆换了。我正在企业实习,还款压力不算大。”小林说。
不少网购用户已然习惯了使用电商平台的消费信贷。在厦门工作的王静不久前用蚂蚁花呗给家里买了不少年货。她说,日常消费基本都用花呗付款,每月还一次,对账省事儿。
随着消费金融的全面来袭,无论是在线上还是线下,“先用货再付款”已不是稀罕事。与小林、王静一样,“提前”消费人群正以几何级速度增长。
“随着80后、90后逐渐成为社会主流,适度超前消费成为普遍接受的观念。”广证恒生分析师温朝会表示,消费的动态发展非常细腻,从满足温饱到享受,再从享受到健康,量和质的同步增长是我国人民消费的最新发展趋势。
“生活节奏及方式的变化对消费者的消费行为和习惯产生一定影响。消费者对旅行和美食等方面提出新要求,旅行及餐饮市场的消费升级趋势逐渐显现。在旅游方面,消费者更加注重旅游的体验度和舒适度;在餐饮方面,消费者更愿意为健康埋单。企业要迅速了解消费需求的变化,适应并紧抓市场新机遇,为企业创造新的增长空间。”尼尔森中国区总经理韦劭说。
在此背景下,旅游分期、家装分期、医美分期等五花八门的细分消费金融领域迅速崛起。从消费金融市场参与方来看,以电商购物为消费场景的消费信贷优势明显。艾瑞咨询发布的《2018年中国互联网消费金融行业报告》指出,电商平台消费金融凭借高流量、电商场景获得早期快速发展的优势,而后通过支付打通各消费场景,加之风控能力优势,从而实现领先地位。
不难发现,我国消费金融市场潜力巨大。易观联合融之家发布的《2017年中国消费信贷市场专题分析》显示,我国消费信贷保持快速增长,截至2017年末,我国消费信贷(不含房贷)市场规模将达9.8万亿元,占GDP比例为12.32%,但与美国相比,差距仍非常明显。未来我国消费信贷行业市场空间巨大。
以蚂蚁金服为例,《2018年中国互联网消费金融行业报告》认为,2017年预计花呗放贷规模超9000亿元,借呗放贷规模超5000亿元。花呗模式分为账单分期和交易分期,账单分期为虚拟信用卡模式。
不可否认,诱人的消费金融在服务长尾人群的同时,滋生了一些“不理性”隐患。从双十一“剁手”的呼声不绝于耳,到校园贷危机、消费贷违规套现等新闻屡见诸媒体,消费金融快速增长的过程中出现了一些“异化”情况。在中国证券报记者采访过程中,部分家长对于各类消费金融产品的盛行表达了担忧。一位家长说:“对于合理的消费,家长会予以满足,但是有时候孩子们的消费不理性,造成浪费,甚至耽误了正常学习。”
2017年,中国银监会、教育部、人社部联合下发了《关于进一步加强校园贷规范管理工作的通知》。不少专家和教育界人士认为,校园贷本身不违法,但容易衍生电信网络诈骗、合同诈骗、非法拘禁、故意伤害、敲诈勒索等违法犯罪事件。为了杜绝隐患,一方面,父母在子女进入大学前就应该指导孩子进行预算,明确信用卡、债务、网贷、罚息等概念,培养理性财富观念;另一方面,学校应加强宣传引导,加大金融与网络安全知识普及,从源头上遏制借贷高消费及“高利贷”现象的发生。
接近监管层人士对中国证券报记者透露,在强监管周期,今年对于消费金融的风险排查是重点之一。除了防范消费金融领域的违法违规行为,居民部门的杠杆率高企已引发监管层警觉。日前召开的2018年全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工作会议明确提出,要努力抑制居民杠杆率,重点是控制居民杠杆率的过快增长,打击挪用消费贷款、违规透支信用卡等行为,严控个人贷款违规流入股市和楼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