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图:山西太原,民众正在超市购买面粉。中新社记者 张云 摄
中新网1月23日电 在国家食药监总局今日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食药监总局副局长孙梅君介绍,2017年,食药监总局在全国范围内组织抽检了23.33万批次食品样品,总体平均抽检合格率为97.6%,比2016年提高0.8个百分点。抽检结果显示,我国食品安全状况总体稳中向好。
一是大宗消费食品整体合格率保持高位。居民日常消费的粮、油、菜、肉、蛋、奶、水产品、水果等大宗食品保持在97.5%以上。比如,蛋制品抽检合格率为99.3%、乳制品为99.2%、粮食制品为98.8%、水产制品为98.1%、蔬菜制品为98.0%、食用油及其制品为97.7%,肉、蛋、菜、果等食用农产品抽样合格率为97.9%。
二是大型生产经营企业合格率持续提升。2017年大型生产企业样品抽检合格率为99.6%,大型经营企业样品抽检合格率为98.7%,均比2016年提高0.6个百分点,比总体平均水平分别高出2个百分点和1.1个百分点。
三是大家关心的婴幼儿配方食品合格率又有提高。2017年婴幼儿配方乳粉抽检合格率为99.5%,比2016年提高0.7个百分点,不合格项目主要集中在标签标识方面。
四是突出的食品安全问题逐步减少。非法添加非食用物质问题逐步得到遏制。比如,婴幼儿配方乳粉中的“三聚氰胺”,相关部门连续9年“零”检出;蛋制品中的“苏丹红”也连续4年没有检出。
孙梅君指出,从抽检发现的问题看,2017年食品抽检总体不合格率为2.4%。一是微生物污染超标,占不合格样品的32.7%;二是食品添加剂超范围、超限量使用,占不合格样品的23.9%;三是质量指标不符合标准,占不合格样品的19.9%。四是农药兽药禁用及残留不符合标准,占不合格样品的9.6%;五是重金属污染超标,占不合格样品的8.0%;六是有机物污染超标,占不合格样品的2.0%;七是生物毒素超标,占不合格样品的1.1%;八是检出非食用物质,占不合格样品的0.3%;此外,其他问题占不合格样品的2.5%。
孙梅君介绍,各级食品药品监管部门对于抽检发现的不合格食品及企业及时进行了核查处置,移送司法机关案件线索278件次,责令下架封存、召回不合格食品1108吨。抽检信息和核查处置信息每周都向社会进行了发布。
孙梅君称,食药监总局已经印发了2018年食品安全抽检计划。全国抽检任务总量135.05万批次,其中,国家组织的抽检有25.55万批次,省级组织的抽检有26.5万批次,市县两级组织食用农产品抽检83万批次。为提高抽检工作问题发现率、处置率,提升抽检效率和靶向监管水平,在抽检计划的制定中,食药监总局将坚持六大原则,问题导向,广泛覆盖,专长互补、检管结合,科学规范,四级联动,信息公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