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的煤炭市场可谓“血雨腥风”。“煤超疯”再度上演,“煤贩子”出来搅局,煤企赚得盆满钵满,电企亏得一塌糊涂,煤电双方多次剑拔弩张,国家能源集团应运而生。
从2016年开启煤炭行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连续两年的持续推进,煤矿数量减少了3800处,2017年煤炭去产能目标已经超预期完成,去产能工作进入保供应的新阶段。
尽管煤炭去产能成绩突出,但煤炭行业的不少顽疾仍旧存在,比如资产负债率高、人员负担重等等。因此,2018年煤炭行业去产能的重点将围绕“去杠杆”和处置“僵尸企业”而展开。
受益于煤炭去产能,2016年煤价开始反弹,2017年“煤超疯”再度上演,这让煤企业绩再上一层楼,不少煤企盈利水平创新高。
而煤炭行业的高利润让“煤贩子”重出江湖,囤煤炒作煤价,可谓驾轻就熟,助推了“煤超疯”的持续上扬。
煤价的疯狂让国家发改委不得不频繁开会,并出台有关政策来调控煤价,以稳定煤炭市场。
但无奈的是,由于煤炭市场一直颇为火热,整个2017年,煤价上涨几乎停不下来,发改委也一直不停地调控。除了对煤电双方签订中长期合同进行制约,煤炭库存制度2018年1月1日也将实施,由于发改委等部门对煤炭市场的持续引导,明年煤价大幅波动的可能性不大。
煤价大涨再次让煤电矛盾处在风口浪尖,煤企笑开了怀,电企却欲哭无泪。从今年年初开始,煤电重组就成为央企改革的关键词。
8月底,中国神华和国电电力双双停牌,引发了“中国神电”的预期。到11月底,只用了三个月,神华和国电宣布重组合并成国家能源集团,这个巨无霸的诞生改写了煤电行业格局,赚足了市场的眼球。
随着煤炭市场的回暖,煤电矛盾愈发尖锐,在国家能源集团的示范下,煤炭行业兼并重组迎来高潮,煤电联营也被认为是缓解煤电矛盾的有效举措。因此,“十三五”后期,一批煤企以及煤电巨无霸有望诞生。
煤炭去产能提前完成
煤矿数量两年减少3800处
临近2017年年底,煤炭去产能也提前收官。
按照计划,今年煤炭去产能目标是1.5亿吨以上,到10月份已经超额完成。
国务院在去年年初发布《关于煤炭行业化解过剩产能实现脱困发展的意见》后,煤炭行业开启了轰轰烈烈的供给侧改革。
2016年煤炭去产能目标为2.5亿吨,最后实际完成2.9亿吨。这两年合计去产能达到4.4亿吨,经过这两年大刀阔斧的关闭煤矿,淘汰落后产能,煤炭去产能成绩显著。
以煤炭大省山西省为例,2017年计划关闭18座煤矿,退出产能1740万吨,到5月已经全部停工停产。
国家发改委副主任连维良表示,今年底全国煤矿数量将从2015年的1.08万处进一步减少到7000处左右。我国于2016年提出的用3年至5年时间,煤炭产能再退出5亿吨左右、减量重组5亿吨左右的任务有望在2018年基本完成,或有可能提前完成。
煤炭去产能实施两年,存在去产能加速而置换相对滞后的情况,已经从控产量转向保供应的阶段。
4月份,发改委发布了《关于进一步加快建设煤矿产能置换工作的通知》强调建立煤炭产能置换长效机制、严格落实新建煤矿减量置换。同时,鼓励地方政府建立煤炭产能置换指标交易平台,发布产能交易指标信息,为产能置换创造有利条件。
这意味着煤企想要开新煤矿,必须关闭旧煤矿,拿出产能指标进行置换,这对新煤矿进行了限制,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新增产能。
今年以来,河北、甘肃、四川、福建和山西等多个省份都实施了煤炭产能指标置换等工作。
尽管煤炭去产能工作成绩显著,但煤企资金链紧张、债务负担重、人员安置等挑战依然严峻。
中国煤炭工业协会统计直报的90家大型煤炭企业资产负债率高达71.3%;特别是部分承担去产能任务的企业,由于债务得不到及时处理,资产负债率上升明显。
同时,煤炭行业由于债务及人员负担问题仍然较重,新增产能的动力并不足。2017年1月份-11月份,全国煤炭开采和洗选业固定资产投资为2435亿元,同比下降11.3%。
连维良还指出,全面提高供给体系质量是煤炭去产能主基调,要从总量去产能转变为结构去产能,保证先进产能有序地增,落后产能尽快地退。
业内认为,煤炭行业相对落后产能仍然较多,结构性去产能任务依然艰巨。2018年,煤炭行业主基调仍旧是去产能,“去杠杆”和处置“僵尸企业”将成为煤炭去产能重中之重。
神华和国电合并
将改写煤电行业格局
今年能源行业最引人关注的一件事莫过于神华和国电的合并。
11月20日,国电集团与神华集团在北京召开重组大会,两家公司正式成立国家能源集团。
同时,国家能源集团的领导层也同时确定:乔保平任国家能投董事长,凌文任国家能投总经理。
8月28日,国务院国资委网站对外披露,神华国电的合并重组已经通过了国务院的批准。
经过近三个月的持续推进,国家能源集团正式成立。
根据公开资料,截至2017年6月底,国电集团资产总额超过8000亿元;截至2017年6月底,神华集团资产总额超过1万亿元。这意味着,新成立的国家能源投资集团的总资产有望超过1.8万亿元,拥有33万名员工、8家科研院所、6家科技企业,形成煤炭、常规能源发电、新能源、交通运输、煤化工、产业科技、节能环保、产业金融等8大业务板块;成为世界上最大的煤炭生产、火力发电生产、可再生能源发电生产和最大煤制油、煤化工公司。
除了集团层面的重组,上市公司方面,中国神华将拿出部分电力资产,与国电电力所有电力资产成立合资公司。此举将进一步增加公司持有的火电资产规模;同时,依托公司先进的煤炭产能和完备的物流网络,完善对于上游能源产业链的整合。
神华国电的重组开启了国内煤电行业重组的先河以及煤电一体化经营的新模式,被称为新一轮中央企业改革的样本。
接下来,以神华国电合并为榜样,不排除其它的煤企和电企再进行类似的重组。
长久以来,煤企和电企这对“冤家”,一直以来都处于跷跷板的两端,要么你亏损,要么我亏损。有时候不得不依靠政府出手,来缓解双方的矛盾。
由于今年煤价一直处于高位,煤电矛盾不断激化,双方一度处于剑拔弩张的地步。
3月份,宁夏七大电企称由于煤价大涨致火电企业全面亏损,并联合上书自治区经信委希望能协调神华宁煤降煤价。
但是这一请求很快被神华“怼”了回来。
神华颇为霸气地回复称,进入2017年以来,由于神华宁煤严格遵照国家去产能的要求组织生产,加之集团煤制油项目的投产运营,导致煤炭资源供需持续偏紧。为此,2017年二季度的合同价格维持一季度的价格水平,即4500大卡对应320元/吨,请在3月29日前签订合同。否则,从4月1日起将无资源安排供应。
由于煤炭供不应求的格局,神华在这场公开的矛盾中表现地颇为硬气。宁夏七大电企丝毫没有办法,只能继续忍受亏损。
不只宁夏这七大电企处境艰难,今年以来,电企的日子都不好过。
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发布的数据显示,今年前三季度,高涨的煤价已使全国煤电行业采购成本同比增加2000亿元。五大发电集团煤电板块亏损247亿元,同比减利增亏619亿元,火电企业亏损面超过60%。
有评论称,两家世界500强企业重组恰逢其时,也是顺势而为,将给双方及煤炭、电力行业带来深刻变化。
国资委主任肖亚庆表示,神华国电两家企业重组,有利于理顺煤电关系、实现煤电一体化发展,提升企业整体盈利能力和经营效益,有利于缓解当前存在的同质化发展、资源分散等突出问题,推动企业在更高层次、更高水平上实现资源优化配置,形成更合理的行业发展新格局。
“煤超疯”再度上演
煤炭行业盈利水平创新高
随着煤炭去产能的推进,煤价从2016年开始反弹,2017年的煤价更是一路上涨,根本停不下来,今年的“煤超疯”比去年还猛烈。
春节过后,煤价在经历了短暂低迷之后,由于受到煤矿安全检查升级等因素的影响,煤炭一直处于供不应求的状态,煤价又开始呈现上涨的趋势。
直到4月初,随着供暖期结束,煤价开始拐头向下,但是这种局面仅维持了两个月,进入6月份,开始“迎峰度夏”的开始,煤价又开启上涨模式。
按照惯例,9月份本是煤炭消费淡季,但煤炭市场却再次上演疯狂,9月18日,CCI5500大卡动力煤价达到每吨692元,创下年内新高。
“煤超疯”愈演愈烈,导致煤电矛盾持续尖锐,发改委不断对煤价进行调控,进入10月份,煤价趋于稳定。但由于11月份进入了供暖季,煤炭消费大幅增加,煤价又迎来了新一轮反弹。
截至12月12日,CCI5500动力煤现货指数全年平均为634元/吨,较去年平均478元/吨上涨32.6%。
总体上来看,2017年煤价虽有短期波动,但整体上一直处于高位。
数据显示,1月份-10月份,全国煤炭消费量同比增长3.7%,下游总发电量、火电发电量、粗钢产量累计同比分别上涨6.0%、5.4%和6.1%,火电和粗钢产量表现均好于预期。
但同时,煤炭供给端释放也并不快,虽然276天限产政策基本全部放开,新建产能也陆续获得核准,但前10月全国原煤产量仅小幅回升4.8%。
煤炭供给侧改革的深入使煤炭产量难以释放,煤炭供应跟不上。加上全国安全大检查以及环保要求趋于严格等因素导致煤炭供应进一步减少。但与此同时,煤炭需求却超过预期,这是煤价大涨的主要原因。
受益于煤价大涨,今年煤炭行业的盈利水平也让其它行业很羡慕。
根据国家统计局发布的数据,1月份-10月份,煤炭开采和洗选业实现主营业务收入23496.3亿元,同比增长32.9%;实现利润总额2506.3亿元,同比增长628.8%。以此推算,全年煤企利润总额有望超过3000亿元。
在经历了几年低谷后,煤企从去年开始翻身,今年更是“数钱数到手软。”
从三季度数据来看,有不少煤企净利润同比大增好几倍。
中国神华前三季度实现营业收入1825.35亿元,同比增长46.3%,归属于母公司股东净利润356.49亿元,同比增长106%,创五年最高盈利水平。
此外,西山煤电前三季度实现净利润13.74亿元,同比增长576.64%;恒源煤电前三季度实现净利润9.5亿元,同比增长713.65%。
临近年底,由于处于供暖旺季,且煤炭库存制度将于明年年初实施,不少电企都有补库存的需求,这导致煤炭再次处于供不应求的状态,四季度煤价仍旧维持在高位,煤企全年的业绩也值得期待。
煤炭行业逐步回暖
一批煤企巨无霸或将诞生
神华国电的重组拉开了煤电重组的序幕,在“十三五”后期,一批煤企巨无霸或煤电巨无霸有望诞生。
经过两年的煤炭去产能,除主产区山西、内蒙古和陕西外,其它地区小而散的煤矿也有不少,煤炭行业内部和上下游企业的兼并重组需要进一步推进。
近日,中国优质能源发布公告称,贵州优能(集团)矿业股份拟以2.88亿元的价格收购彭松与张力明两位独立第三方的贵州省安朗向斜煤矿的探矿权。
董事会认为,集团作为合资格煤矿兼并重组主体,可以利用有利的行业政策不断寻求整合符合集团严格质量要求的优质煤炭资源的机会。收购探矿权可让本集团优质无烟煤资源占有量增加、保持产品在市场中的竞争力、扩大运营规模及提升市场地位。
从煤价开始反弹以来,煤矿再次成为煤企收购的优质资产。
12月15日,兖州煤业发布2017年度非公开发行A股股票预案,收购澳大利亚联合煤炭100%股权。其中,预计本次向特定对象非公开发行股票的数量合计不超过6.47亿股、募集资金总额不超过70亿元。
随着煤炭市场的回暖,在煤炭去产能后两年,煤炭行业兼并重组有望掀起高潮。
日前,内蒙古自治区发布的《能源发展“十三五”规划》明确,“十三五”期间,内蒙古原煤产量控制在11.5亿吨左右,鼓励煤炭企业兼并重组,培育一批千万吨级大型煤炭企业。
《河北省“十三五”能源发展规划》也提出,推进煤矿企业整合,推动生产集约化,到2020年煤炭开采企业控制在10家以内、煤矿数量60处左右。
同时,截至目前,山西七大煤炭集团旗下13家上市公司股权划已全部转至山西省国有资本投资运营有限公司。
根据山西省颁布的《山西省“十三五”综合能源发展规划》提出,山西省将以大型煤炭企业为主体,按照“一个矿区原则上由一个主体开发,一个主体可以开发多个矿区”的原则,在企业自愿、市场主导的基础上,进一步加大资源整合、兼并重组力度。
山西省国资委主任郭保民表示,在推行资产证券化的基础上,将对煤炭企业实施战略重组,合并同质企业,在省内形成3—4个大型煤炭集团,通过市场兼并重组,优胜劣汰,市场出清,诞生一批竞争力强的现代企业。
除了煤炭行业内部的兼并重组,煤电联营预期也颇为强烈。
发改委表示,有关部门将进一步研究制定煤电联营相关鼓励政策,支持将煤电联营项目优先纳入能源发展规划,支持煤电联营煤矿优先释放优质产能和核增生产能力。
神华国电的合并也是煤电联营的一种尝试。煤价在短期内看不到大幅下降的可能,通过煤电联营的方式进一步重组整合煤企和电企,并以此来缓解煤电矛盾的可能性较大。
从一定程度上来说,国家能源集团这个巨无霸的产生已经打破了煤电行业的平衡,接下来,其它巨无霸的产生值得期待。
“煤贩子”再现
囤煤炒作推高煤价
说到“煤超疯”,除去煤炭供不应求的因素,另外一个重要的因素则是“煤贩子”重出江湖。
从2016年开始,由于煤价的反弹,已经沉寂几年的“煤贩子”再次看到了机会。今年以来,煤价上涨超出市场预期,在这种背景下,煤价炒作氛围也愈发浓厚。
根据发改委的统计,今年1月份到9月末,从事煤炭期货投资的企业从3670家到9月末达到83679家。此外,仅用煤炭流通关键词梳理,从去年1月份到11月份,在工商上注册的煤炭企业增加了5000家。
对此,发改委副主任连维良表示,大量煤炭流通企业进入后,每个煤炭流通企业都能占用一定的资源,而这部分资源不是直接转化在消费上的,这部分资源、占用是可以归零的,它阶段性的压制了煤炭的紧张,造成助涨助跌,等待煤价上涨的时候囤煤,煤价下跌的时候往外销煤。
为了打击“煤贩子”在用煤旺季继续炒作煤价,对煤炭市场造成干扰,发改委出台了多项措施。
10月27日,发改委网站发布《关于做好迎峰度冬期间煤炭市场价格监管的通知》,明确将组织开展煤炭市场价格巡查,严厉打击煤炭行业哄抬价格和价格垄断行为,防范煤炭价格异常波动,确保迎峰度冬期间煤炭市场价格基本稳定。
通知还指出,对于流通环节、煤炭链条企业、组织囤货炒作等行为的态度更为明确和严厉。主管部门将对恶意囤积煤炭的行为、推动煤炭价格过高过快上涨的行为予以提醒告诫乃至依法严肃查处,并将严厉打击价格垄断行为。
与此同时,发改委还组织神华、中煤等多个企业及相关部门召开深化推进煤电运直购直销中长期合同座谈会,重点研究推进电煤直购直销、中长期合同以及东北等重点地区今冬明春电煤直购直销资源衔接落实等工作。
此举同样意在通过推广直购直销的方式来杜绝“煤贩子”在中间囤煤炒作煤价。
任何有利润空间的地方就有“二道贩子”,不过煤炭作为曾经的暴利行业,有不少“煤贩子”曾经以此为生,并赚得盆满钵满。煤价下跌那几年,对这部分人的打击也是致命,由于煤炭产能过剩,煤价低迷,“煤贩子”根本没有炒作空间,不得不“下岗”另谋生路。但随着煤价的上涨,“煤贩子”似乎看到了赚钱的机会,再次重操旧业。
但总体而言,我国煤炭产能仍旧供过于求,随着供给侧改革的推进,发改委等有关部门也在多举措打击投机倒把行为,煤炭市场也越来越规范,“煤贩子”的生存空间也越来越小。
不停涨价不停调控
煤价2018年将维持高位
2017年,多次被调控的除了房价,还有煤价。由于煤价几乎一直处于上涨态势,发改委为了稳定煤价,不得不多次出台相关措施和政策对煤炭市场进行调控。
为了减少煤电双方频繁爆发矛盾,同时能够稳定煤价,持续推进煤炭去产能,发改委1月份与中煤协、中电联、中钢协签《关于平抑煤炭市场价格异常波动的备忘录》。备忘录划定了红绿蓝区间,政府对未来煤价的监管做了更加具体的约束,从而压缩了煤炭市场行情波动的空间。
4月份,发改委发布了《关于加快签订和严格履行煤炭中长期合同的通知》,称要进一步提高合同签订比例。各地区有关部门要采取有力措施,积极推动产运需各方加快签订中长期合同。如果履约率达不到一定要求,有关部门将煤电双方进行约谈和通报,甚至还会有所惩罚。
从6月底开始,进入迎峰度夏旺季,煤价持续上涨,发改委等部门频繁开会表态增加产能,以保障煤炭供应。
6月25日,发改委召开符合条件优质产能煤矿生产能力核定工作的专题会议,并对煤价进行“限价”;6月28日,发改委下发《关于做好2017年迎峰度夏期间煤电油气运保障工作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通知强调,大型煤炭企业要发挥表率作用,积极挖潜增加产量,重点产煤地区要带头落实增产保供责任。
7月17日,发改委召集有关省区市运行部门、煤炭去产能工作牵头部门和有关央企召开迎峰度夏工作座谈会。
进入9月份,本是煤炭消费淡季,但煤价仍旧持续疯狂。发改委对于“失控”的煤价和紧张的产地供应情况明确表达了在“十九大”召开前力求市场稳定的态度,更是频繁地对煤价进行调控。
为抑制煤价“过山车”走势,8月28日-9月10日期间,发改委研究起草的《关于建立健全煤炭最低库存和最高库存制度的指导意见(试行)》和《煤炭最低库存和最高库存制度考核办法(试行)》两份文件面向社会征求意见。
12月初,发改委公布了煤炭库存制度,对于煤企和电企的最高库存和最低库存标准都做了明确规定,并明确了考核监督机制。对于考核不达标的企业,将进行相应的惩罚。具体的实施时间为2018年至2022年。
业内认为,保持合理的煤炭库存是实现煤炭稳定供应、避免价格大幅波动的有力保障。
与此同时,今年以来,发改委曾多次通过督促煤电双方签订中长期合同来。
今年11月份,发改委再次发布《关于推进2018年煤炭中长期合同签订履行工作的通知》,推进中长期合同签订。
据了解,2018年长协合同数量占比将达75%以上,按照全年 38亿吨消费量,其中规模以上煤炭企业占比70%,预计长协合同数量为20亿吨(2017年为19亿吨)。这意味着2018年大型煤企长协销量占比有望进一步提升。
连维良在煤炭交易大会上表示,中长期合同是化解煤电顶牛、实现上下游稳定发展的有效途径,也是供需双方建立长期、诚信合作关系,提高煤炭供给体系质量的现实途径。
广发证券分析师安鹏预计,2018 年市场煤价总体有望维持相对高位水平。中长期,行业改善一方面来自未来资产负债率的下降和历史负担的逐步消化,另一方面来自国企改革和供给侧改革带来的大企业集中度的提升和煤价的高位运行。
总体来看,进入新的一年,煤炭去产能也将进入新阶段,发改委等有关部门仍将通过各种政策继续引导煤炭市场,预计2018年煤价波动将继续缩小。
中证网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证券报·中证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证券报、中证网。中国证券报·中证网与作品作者联合声明,任何组织未经中国证券报、中证网以及作者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凡本网注明来源非中国证券报·中证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更好服务读者、传递信息之需,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本网亦不对其真实性负责,持异议者应与原出处单位主张权利。
特别链接: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上海证券交易所深圳证券交易所新华网政府部门交易机构证券期货四所两司新闻发布平台友情链接版权声明
关于报社关于本站广告发布免责条款
中国证券报社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 经营许可证编号:京B2-20180749 京公网安备110102000060-1
Copyright 2001-2018 China Securities Journal.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国证券报社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
经营许可证编号:京B2-20180749 京公网安备110102000060-1
Copyright 2001-2018 China Securities Journal.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