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用红利时代来临 五问个人征信市场
“能免押金租Wi-Fi,很方便啊。”家住北京丰台区的虞女士说道。今年十月,虞女士规划埃及之行时意外享受到了免押金的服务。这次她和家人去埃及一周游没有收取Wi-Fi押金,只需在返程归还Wi-Fi后自动扣除使用Wi-Fi的费用,共计245元。
好信用可代替押金,中国正进入一个信用免押时代,“信用生活”渐成潮流。
但就在广大消费者享受信用分带来便利的同时,专家们提出数据隐私、无牌经营等方面的担忧。公民个人信息的保护、相关个人征信机构的合规化设立与运营等问题,都必须时刻关注,防止出现公民个人信息的非法获取与滥用等问题。为规范个人征信业务发展,11月24日,首个个人征信机构“信联”应运而生。
1 概念走红
个人征信规模几何?
预计2017年中国信用服务市场的规模将达到47.9亿元,2019年信用服务市场将突破百亿规模。
“近几年,互联网消费金融市场呈现爆发式增长,增大了线上信用服务需求,未来消费金融市场规模将以80%左右的增长率持续增长。”易观在11月3日发布的《中国信用服务市场专题分析2017》中预计,2017年中国信用服务市场的规模将达到47.9亿元,2019年信用服务市场将突破百亿规模。
随着“信用生活”的概念走红,各家机构推出的信用分产品也频频进入大众视野,“信用分”几乎成为机构“标配”。
早在2015年1月5日,央行发布《关于做好个人征信业务准备工作的通知》,芝麻信用正式开展个人征信准备工作。随后,“芝麻信用分”于2015年1月28日正式上线,成为“信用分”行业内最早的入局者。
在芝麻信用分大火之后,今年8月8日,腾讯赶在无现金日上线了“腾讯信用分”。
11月中旬,携程旅游在其官微介绍了信用产品“程信分”,并同步上线凭程信分免押金租用出境wifi的服务——程信分在650分以上的消费者可“先用后付免押金”。但“程信分”其实早在今年5月3日就已上线。
为何机构都热衷于做信用产品?相关机构人员介绍称,“(信用分产品)推出的初衷,是通过用户的消费数据,预测用户的信用高低,进而为信用良好的用户提供相关权益。”
2 信用红利
如何改变生活?
好信用可代替押金的场景将越来越多,对消费者来说,凭借良好的个人信用即可享受到服务,无疑是一大便利。
“未来十年是‘信用红利’到来的时代。”在近期接受新京报专访时,蚂蚁金服首席执行官井贤栋预测道。
他认为,伴随着信用的普及,超过90%的押金会逐渐消失,免押金社会将到来;当生物识别技术与信用结合,超过80%的证明会逐渐消失;未来,信用在一定程度上极大地取代了支付的动作,不用现场付钱会逐渐成为潮流。同时,信用有望成为商业模式中重要的组成因素之一,有信可“用”,有望普及到更多的商业场景之中。
好信用可代替押金的场景将越来越多,对消费者来说,凭借良好的个人信用即可享受到服务,无疑是一大便利。
在北京工作的刘先生称,自己曾在多个共享单车软件上充值押金,但其中也有部分平台资金链出现问题,导致押金难以退还。而在机构推出免押金骑行后,一方面可以把手机里多余的软件清理,同时也可以减少资金的损失,也积累了一些信用数据。
“信用不只当钱花”,依据现有的个人征信机构,用户还可以在建立良好的信用记录的同时获得相应的金融和生活服务。
有关机构工作人员表示,接下来还将逐步评估放低信用分门槛、提升信用额度,让更多的消费者可以享受到信用分产品的功能。随着信用消费的普及,信用越好的用户获得的权益和服务体验也会越好。
“消费信用在央行个人征信(金融机构征信信息)之外大大扩充了个人信用评价的维度,日后可以有更多的应用场景,使得信用体系日益丰满,社会价值和商业价值都是显而易见的。”浙江垦丁律师事务所主任张延来向记者如此评价。
3 无牌经营
个人征信能走多远?
没有取得牌照的,可以合法收集信息,制定信用评价。但不能向社会公布或透露给第三方,避免一些机构指标不合理、自身偏见造成对公民的伤害。
有金融律师向记者表示,互联网金融业态都涉及资金融通,资金融通的效率和风控又必须依靠征信数据,其自然就对个人征信业务产生了市场需求。从目前来看,这一需求仍在不断增加,个人征信业务行业有着巨大发展潜力。
分析人士称,如果想大力发展必须要有牌照约束才行。早在2015年1月,央行发布通知允许8家社会机构准备开展个人征信业务。
值得注意的是,包括央行批建的这8家机构在内,目前还没有任何一家个人征信机构获得牌照。
机构申请个人征信牌照的尝试早在两年前已经开始。2015年1月,央行曾经让8家市场机构做好个人征信业务的准备工作,其中包括芝麻信用和腾讯征信。
在今年的“个人信息保护与征信管理国际研讨会”上,央行征信管理局局长万存知对迟迟不发征信牌照做出了说明,直指首批8家试点机构在多个方面“不合格”。
那么,没有牌照,个人征信业务还能走多远,是否可以开展?
“没有取得牌照的,可以在合法范围内收集个人信息,制定自己的信用评价。但是对上述信息,不能向社会公布,不能透露给第三方,避免一些机构指标不合理、自身偏见造成对公民的伤害。”北京威诺律师事务所主任杨兆全告诉记者。
“没有牌照的时候,大家在业务上有一点打擦边球,对数据来源和合法性、个人隐私的保护程度,征信公司也说不清。如果想大力发展,必须要有牌照约束才行。”个人金融信用管理平台“信用宝”创始人涂志云今年年中接受新京报记者采访时曾如此表示。
4 信联设立
能否重塑市场格局?
信联至少会部分缓解“多头借贷”的问题,提升互联网金融行业风险防范的能力。相比央行征信,信联的用户体验、数据维度等有望得到改善。
个人征信业务牌照始终没放开,如何规范经营一直是行业难题。在这种情况下,“信联”成了目前个人征信机构最佳“出路”。
中国互联网金融协会(简称“互金协会”)11月27日发布消息称,第一届常务理事会2017年第四次会议24日在京召开,审议并通过了互金协会与8家个人征信业务机构共同发起设立的个人征信机构“信联”,注册资本10亿元,互金协会股权认缴比例为36%,五年内投资额不超过3.6亿元人民币。
据了解,此次互金协会牵头发起的个人征信机构将按照独立第三方定位,全国范围内开展个人征信业务,在接入机构、覆盖人群、信息内容等方面和央行征信中心形成互补。具体的服务对象包括五类,其中,从事互联网金融个人借贷业务的机构既是信用信息的主要提供者,也是重点服务对象。该个人征信机构的服务对象还包括银行等从事放贷业务的传统金融机构、公检法和金融监管等相关部门、个人信息主体,以及从事征信和反欺诈服务的第三方符合资质要求的机构等。
“信联”将对行业产生什么影响?
浙江大学互联网金融研究院院长、浙江互联网金融联合会联合主席贲圣林认为,“信联”的成立可以打破目前征信行业“数据孤岛”的困局,提升数据的全面性、中立性,提升信用行业的独立性、客观性和公众性,明晰并强化征信行业作为金融基础设施一部分的公共产品特征,是信用环境建设的关键一步。
目前,互联网金融市场存在同一借款人向多个金融机构借款的行为。贲圣林认为,“信联至少会部分缓解‘多头借贷’的问题,提升互联网金融行业风险防范的能力。相比央行征信,信联的用户体验、数据维度等有望得到改善。”
5 信用社会
还有哪些问题待解?
公民个人信息的保护及相关个人征信机构的合规化设立与运营等问题,都必须时刻关注,防止出现公民个人信息的非法获取与滥用等问题。
“尽管个人征信为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带来了诸多的益处,但是有些问题仍然要时刻关注”,前述金融律师指出,例如公民个人信息的保护及相关个人征信机构的合规化设立与运营等问题,都必须时刻关注,防止出现公民个人信息的非法获取与滥用等问题。
记者此前对现金借贷领域的调查发现,用户资料在现金贷平台与中介、平台与平台之间倒卖已不是秘密。标价则根据数据的“新旧”程度而定,价格在0.1元至1.5元/条不等。
“当你打开一个网贷APP,你的信息甚至你通讯录中亲友的信息就已经变成透明的了。这一切都是从用户下载APP时点击同意授权开始的。”一名现金贷平台信贷员说。
此外,贲圣林表示,类似的信用分等有一定的局限性,因为使用的数据绝大多数是所在领域沉淀、收集的数据,用户的覆盖面、数据的全面性、评分的客观性等均有不足。“如果一个用户不用或较少使用某项服务,就会导致数据规模、时效性等的缺乏,使得信用分数有失客观公正全面,使得‘信用分’有沦为衡量‘用户忠诚程度’的奖励积分的嫌疑。”
《中国信用服务市场专题分析2017》的作者、易观分析师田杰则在这份分析中提出,“信用分有一定的局限性且核心使用于授信机构,应用场景不能过度开发,信用分的有效性和普及性还有待市场考证”。
本版采写/新京报记者 陈鹏 朱玥怡
中证网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证券报·中证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证券报、中证网。中国证券报·中证网与作品作者联合声明,任何组织未经中国证券报、中证网以及作者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凡本网注明来源非中国证券报·中证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更好服务读者、传递信息之需,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本网亦不对其真实性负责,持异议者应与原出处单位主张权利。
特别链接: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上海证券交易所深圳证券交易所新华网政府部门交易机构证券期货四所两司新闻发布平台友情链接版权声明
关于报社关于本站广告发布免责条款
中国证券报社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 经营许可证编号:京B2-20180749 京公网安备110102000060-1
Copyright 2001-2018 China Securities Journal.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国证券报社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
经营许可证编号:京B2-20180749 京公网安备110102000060-1
Copyright 2001-2018 China Securities Journal.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