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民银行党委委员、副行长殷勇16日在第八届财新峰会上表示,未来中央银行宏观审慎政策框架还需进一步发展和完善。现有的基于微观审慎的金融监管制度主要针对个体金融机构、金融市场、金融产品,对系统性金融风险防范存在短板。今后人民银行将不断健全货币政策和宏观审慎双支柱调控框架,不断完善宏观审慎政策体系,守住不发生系统性金融风险的底线。
殷勇表示,微观审慎政策局限性体现在以下几方面:一是政府、企业、居民经济运行体系当中的主要部门并不在微观审慎直接监管范围内,其金融行为难以获得及时调控。二是随着金融不断深化,金融体系各个部分之间关联关系变得十分复杂。三是微观审慎政策中存在不少顺周期因素。比如,在市场处于上升周期时,抵押物品的价格会上升,从而使负债状况显得较为健康,于是做更多的借贷,不断叠加最后造成风险隐患。四是微观审慎的分业监管模式易引发监管套利行为。
殷勇认为,从目前情况看,相对于传统货币政策,宏观审慎政策是个新领域,宏观审慎政策框架仍有待完善,在目标设定方面比较模糊,承担的使命可能过于多元化。
在央行逐步引入宏观审慎框架后,全球经济金融体系还没有受到大规模金融动荡的冲击,没有接受实战检验。宏观审慎同货币政策、微观审慎、财政政策等方方面面的协调配合都处在摸索阶段。
殷勇表示,在实施宏观审慎调节和干预后,要及时评估政策工具效果并进行必要校验,以及加强引导。全球化背景下的宏观审慎政策还要注重溢出效应,需利用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国际清算银行等国际组织平台进行国际协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