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号》是美国皮帕·马尔姆格林博士写于2015年的一本关于经济学和地缘政治学的书,2017年由中信出版集团出版。正值皮帕应CFA Institute之邀,作为主旨演讲嘉宾来北京参加CFA 中国投资年会,我有幸在年会上听了她的发言,也参加了中信书店为她举办的签书仪式,对她的书和经历有了深入的了解。
这本书旨在打破普罗大众对经济学的神秘感。皮帕认为,抛开各种复杂的理论、模型和数据,其实日常生活的很多信号会告诉我们经济和金融市场的走向。平常大家可能只关心理论、模型和数据,就仿佛只用一只眼睛看世界。我们需要睁开另外一只眼睛,常识的眼睛,耐心观察生活中的点点滴滴,发现市场趋势和投资机会。
比如,作为一个热爱时尚的女性,皮帕发现在经济周期高点的时候,女性的时尚会趋于色彩鲜艳、图案夸张,因为过剩的生产能力和旺盛的购买欲望会让大家尝试基本款之外的设计,尽管这些款式未必经常会有机会穿。而当经济危机发生的时候,消费者会变得保守,节省开支,一定要花钱的话就尽量选择式样颜色相对保守、可以在多种场合穿着的基本款。
这本书也告诉大家其实无论经济上升还是下行的时候,都会出现好的投资机会,只要我们能提前解读这些信号,让自己对未来有更好的准备。比如,有读者问到她对中国市场的看法,她觉得大家未必要有恐慌情绪。如果外汇汇率升值,本国货币的购买力更强,那么中国制造需要的原材料进口价格就会下跌,生产成本就会下降,价格回调;如果外汇贬值,那么意味着出口导向的企业成本会降低,对国外消费者更加有吸引力。只要能够正确解读这些信号,调整投资组合,无论在经济周期的哪个阶段,都是有可能产生可观回报的。更为重要的是每个人要培养终身学习的习惯,不断创新,大胆地尝试新的机遇。她举例说一位银行的前同事,离开金融界之后投资创办了一个污水处理企业,最后成功地买下的竞争对手并上市。
皮帕的个人经历和家庭背景使得她解读世界经济时引入了更多对地缘政治的理解。她的父亲曾就读于耶鲁和牛津大学,师从诺贝尔奖金获得者Thomas Schelling和John Hicks,在经济学研究方面颇有建树,之后又曾经加入肯尼迪、约翰逊、尼克松和福特总统内阁,参与制定经济政策和国际谈判。皮帕本人拥有伦敦经济学院的博士学位,曾经就职于投资银行,后来成为小布什总统的特别经济助理,目前是多家国际机构的顾问,每年去不同的城市开会演讲,这些背景和经历使得她的研究分析中有国际视野,并能够充分理解那些国际冲突背后的历史渊源。
读这本书对我本人是一个愉快的经验。我曾经在美国、香港和中东从事过十余年的投资银行和私募股权基金的工作,是执照金融分析师,这使得我一向习惯于用理性数据分析的方法看待经济和金融市场。然而由于8年前的一个机缘巧合,我参与创立了一个连锁电影院公司,这家企业在过去的8年里高速成长,目前在中国大陆的20多个城市有34多家高端电影院,2000多名员工,今年将服务约200万观众人次。
这样的经历让我有机会从经济和行业的宏观分析,转移到企业的微观管理,对全国各地细分市场进行研究观察,针对观影主力消费的年轻人群有所了解,睁开了常识那只眼睛。比如,以前我可能对自己家的电费有多少钱缺乏关注,现在我要去了解为什么在同一家城市不同区域的电影院电费标准不一样,每个不同城市的最低工资标准调整怎样反映了当地的经济增长和通胀率,我的员工离开之后是去开网店还是考公务员。想到当年作为银行家的自己,年轻气盛,自以为读了些理论,研究了些数据,做过一些大项目,就可以对一个投资标的企业指手画脚,品头论足,实在是汗颜。
回到《信号》这本书来说,窃以为实际上我们每个人每天的生活中都会有各种各样的信号,但是为什么有的人看到了,有的人没有。其实在我们这个信息爆炸的时代,信号不是太少,而是太多。如何区分正确的信号和噪音,怎样克服从众心理,屏蔽掉所谓专家,培养自己的独立思考能力,坚信自己的判断,显得更为重要。真理有时候掌握在少数人手里,特别是任何一个起于青萍之末的信号,往往会被绝大多数人忽略,哪怕我们注意到了,往往也会屈于压力不敢坚持。很多时候,我们趋向于相信我们愿意相信的,不愿去相信那些“不方便的真相”,没有勇气对自己诚实到残酷。很多时候,我们会用以前的经验对信号进行判断,但是未来的趋势未必是过去的经验能够解释的。很多时候,我们倾向于和我们的朋友同事讨论,而由于他们的经历学识和我们类似,容易认同我们的判断,而我们往往没有机会了解或者忽略了那些生活境遇和我们完全不同的人的想法。比如,皮帕在演讲中谈到,大多数人去美国旅游都是到纽约洛杉矶这些东西海岸的大城市,而美国的主流人群其实在中部,外国人对他们的想法并不了解。我做银行家时的同事和我电影院的同事对某些事情的看法也会天差地别。所以,我们需要扩大交往讨论的范围,尽量多地去听取不同的意见,才可能接近事实的真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