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间推百项措施优化营商环境
党的十八大以来,“放管服”“双创”“商事制度改革”成为政策高频词。《经济参考报》记者统计发现,近五年时间里,围绕激发市场活力,国家层面上推出了近百项改革措施。随着营商环境持续优化,企业活力也在不断增强。今年上半年全国新登记市场主体887万户,同比增长13.2%,平均每天新设4.9万户。
发力 加减乘除并举 优化营商环境
简政放权方面,2013年以来,国务院分9批审议通过取消和下放行政审批事项共618项,其中取消491项、下放127项,取消下放行政审批事项三分之一以上,提前超额完成承诺的目标任务。地方上,多数省份行政审批事项减少了50%至70%。
“双创”方面,据不完全统计,2013年5月以来,中央层面出台促进创业创新的文件近30份,加上各地政府出台的文件,已经有几千条相关政策推出。
商事制度改革方面,工商登记前置审批精简了85%,资质资格认定事项压减了44%。目前,“五证合一,一照一码”登记制度改革已正式实施,今年10月1日之前,还要在全国全面推行“多证合一”改革。
国家工商总局新闻发言人于法昌表示,在国务院办公厅“放管服”改革专项督导中,商事制度改革成为各项改革中的亮点。“多证合一”等改革举措的实施,缩短了企业开办时间,精简了办事流程,使群众和企业的满意度和获得感不断增强。
经合组织《G20结构性改革进展的技术性评估报告》认为,中国结构性改革取得积极进展,“三证合一”“一站式”监督等“放管服”改革措施,减少了行业准入壁垒,提高了整体经济效率。
显效 新增企业井喷 “双创”大潮涌现
在各项措施的推动下,改革的政策红利持续释放,激发了市场的活力和创造力,准入便利、进退有序、健康平稳的营商环境逐步形成。
我国营商环境持续优化,新登记注册企业数量呈“井喷”式增长。2014年3月至2017年2月,全国累计新增登记企业1300多万户,其中94.6%是私营企业,这个数字是改革前8年新登记企业的总和。
于法昌介绍,上半年全国新登记市场主体887万户,同比增长13.2%,平均每天新设4.9万户,增长速度明显提升。通过对主流招聘网站大数据测算,今年二季度新设企业就业贡献率26.6%,较一季度提高11.2个百分点,表明新设企业对稳定就业的作用进一步加大。
对此,商务部研究院服务贸易专家委员会特聘研究员、中国非公有制经济联合会秘书长张晓东在接受《经济参考报》记者采访时表示,深化商事制度改革是推进简政放权、落实“放管服”改革任务的有力抓手,也是创造良好营商环境的关键一环。以多证合一为例,多证合一、证照分离的持续推进大大提升了企业的办事效率,激发了企业创业创新的活力。
“十八届三中全会以来,由最初的公司注册登记制度改革,到商事登记制度改革,再到整个制度改革,商事制度改革在不断深化。”中国人民大学商法研究所所长刘俊海告诉记者,简政放权主要是推进商事制度改革。简化公司登记手续,极大地释放了投资兴业的活力,同时也为落实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奠定了基础,为市场经济撒出了很多鱼苗,值得充分肯定。
数据显示,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大潮之下,截至去年底,我国众创空间数量超过4200家,与3000多家科技企业孵化器、400多家加速器形成创业孵化服务链条,服务创业企业和团队超过40万家,培育上市挂牌企业近1000家,提供180万个就业岗位。这些数据均为全球领先。
国家发改委副主任林念修表示,目前我国创新创业形势正处于黄金时期,呈现出了新增市场主体快速增长,初创企业用工需求迅猛增长,大型企业双创支撑平台大幅增长,技术市场交易明显增长,战略性新兴产业持续增长,新三板挂牌企业翻番增长等六个增长趋势。
展望 突破政策障碍 实现监管转型
刘俊海表示,近年来商事制度改革成就很大,但在管理方面还存在短板,尤其是电子商务市场里的失信现象、假冒伪劣、个人信息泄漏等还处于监管真空地带。因此,下一步应按照法治政府、诚信政府、勤勉政府等服务型政府的基本要求,实现监管转型。行政主管部门要与行业协会和消费者组织等形成协同共治的良好市场体制和机制。
国家工商总局局长张茅表示,商事制度改革过程中,出现一些新矛盾、新问题是正常的。改革的过程,就是不断解决矛盾问题的过程。在放开市场准入的同时,出现了一些空壳公司、制假售假、非法集资等问题,侵害消费者权益,扰乱市场秩序。特别是通过互联网,进一步放大了这些问题和影响。
张茅指出,放管结合、放管并重,在激发市场活力的同时,加强事中事后监管,就是要在促进营商自由的同时,保障交易安全,形成良好的市场秩序、健康的市场环境。目前,商事制度改革,已经从工商自身的改革,拓展为部门之间的联动改革。无论是推动证照整合、削减前置后置审批,还是跨部门“双随机、一公开”联查,都会面临更多的统筹协调工作。
展望未来,林念修表示,政策方面将聚焦推进双创工作中的痛点和难点。一方面,在国家层面围绕共性问题研究出台一批解渴有效的政策措施,突破双创发展的政策障碍;另一方面,加大推动示范基地先行先试,大胆创新,依托各自的优势和资源因地制宜,推出一系列针对性强可以落地的政策举措,促进创业创新资源的进一步集聚,推动形成双创发展的新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