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6月,加州休斯湖以南发生森林火灾,大火数日不灭,总共80平方千米的土地化为焦土。图:David McNew/Getty Images)
二氧化碳无色无味,人们在呼吸之间便会产生这种气体。相比之下,燃料燃烧会留下更明显的痕迹。虽然此前曾有争议,但如今人为因素导致气候变化已是科学上公认的事实。超过97%的气候学家认为上个世纪的全球气候变化是由人类活动引起的。
共识引发人们的关注,本世纪初以来有关气候的讨论尤为频繁。在该领域的研究人员看来,证据是毋庸置疑的。工业革命以来,全球二氧化碳和其他温室气体的排放量激增,“全球变暖”这个名词最近才被发明,但它所指的现象在1/4个世纪以前便已开始。
NASA - A Year in the Life of Earth's CO2(来源:网易科技频道)
(一分钟视频展示大气中的二氧化碳在一年内的运动轨迹,注意看北美、欧洲和东亚地区的骇人浓度。)
人类污染大气的后果不仅会让气温上升,也会导致极端天气多发。随着全球气温增高,日趋严重的荒漠化将原本丰饶的土地变成干旱不适宜耕种的废土。温度升高,地表水蒸发加快,微暖的空气能容纳更多的水蒸气,导致暴风雨等极端天气多发。
下文尝试详解气候变化一词的含义、气候变化的后果以及为何说质疑气候变化无异于大祸临头而不自知。
什么是气候变化?
联合各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UNFCCC)将气候变化定义为:由人类活动直接或间接地改变全球大气组成所导致的气候改变。
这里的人类活动包括工业生产和其他导致温室气体排放的活动。以二氧化碳为代表的气体具有很强的吸收红外线的能力,推动大气温度升高。温室气体一旦被生产就难以消除,可在大气中存在几十年乃至数百年。
“温室气体”家族主要成员
二氧化碳(Carbon dioxide)
主要由化石燃料燃烧、固体垃圾和木制品焚烧产生。砍伐森林和土壤退化都会导致大气中二氧化碳含量的增加,而植树造林则会吸收大气中的二氧化碳。二氧化碳在大气中存在的期限无法用一个数字代表,因为这种气体不会随着时间增长而被消除,而是在“海洋-大气-陆地”生态系统不同部分之间流动。部分过量的二氧化碳会被自然过程吸收,不过由于二氧化碳转为海洋沉积物的过程十分缓慢,有些二氧化碳可在大气中存在数千年之久。
甲烷(Methane)
石油、煤炭和天然气在生产和运输过程中会产生甲烷。畜牧业和农业以及城市垃圾填埋(厌氧消化)也会产生甲烷。甲烷是一种比二氧化碳威力更强的温室气体,升温能力是后者的25倍。不过甲烷在大气中存留的时间较短,平均仅有12.4年。
一氧化氮(Nitrous oxide)
一氧化氮在工农业生产以及化石燃料和垃圾燃烧过程中产生。一氧化氮在大气中的寿命可达121年。
氟化气体(Fluorinated gases)
氟化气体包括氢氟碳化物、全氟碳以及六氟化硫等。这些气体不会自然产生,主要来自人类的工业生产和生活。在发现氯氟烃(CFC)会对臭氧层造成破坏之后,人们有时使用这些氟化气体作为其替代品。
温室气体被困在大气层中,吸收热量让地球气温升高的现象称为温室效应。温室效应一词由法国物理学家约瑟夫·傅立叶(Joseph Fourier)首先提出,他设想地球变暖与温室保温是相同的过程——地球大气层好比温室的玻璃,在白天透过可见光,夜晚则锁住地表散发出的红外线辐射。
太阳发出的可见光透过大气层,被陆地、海洋和植物吸收,夜晚地表发出的红外辐射会被大气层锁住。这一“加热-散热”过程在自然的昼夜交替中处于良好的平衡状态。过多的温室气体导致大气层吸热能力增加,使地球整体所保留的热能增加,导致全球暖化。
温室气体如何运作?(来源:网易科技频道)
(视频解释温室效应原理。大气层为地表起到保温作用,但过多的温室气体相当于穿了一层质量太好的羽绒服,散热不畅反而让人难受。月球没有大气层,昼夜温差将尽300摄氏度。)
在大气层中占据绝大部分的氧气、氮气不吸收红外线辐射,但二氧化碳这些温室气体却堪称吸热能手。温室气体锁住热量,反过来温暖地球表面。温室气体越多,它们捕获的热量也越来越多。
地质学研究表明,地球目前已经进入一个异常变暖的时期,40万年来,大气层中二氧化碳的含量从未超过300ppm(1ppm为百万分之一)。这一纪录在1950年被打破。2013年,二氧化碳含量再创新高,突破400ppm。
人类活动难逃其责:发电和供暖在2010年产生了25%的全球温室气体排放,农业生产占到24%。人类污染打乱大气成分之间的平衡,这些排放直接导致了气候变暖,进而对自然和人类都带来深远的影响。
气候变化有何影响?
未来气候的变化趋势可从当下诸多事件中窥见一斑。大气中的二氧化碳进入海洋,海水酸化,珊瑚礁和海洋生物遭殃。珠穆朗玛峰上的雪线不断萎缩,世界最高峰正在该换颜面。极端天气出现的频率在增加,洪水和热带风暴肆虐。未来的生态问题还包括物种灭绝和陆地海岸线改变。人口不断攀升让生态系统不堪重负,饮水和食物资源短缺的压力越来越大。
Rising seas, by decade(来源:网易科技频道)
(短时期内海平面的上升难以察觉,像温水煮青蛙一样,若等问题凸显再行动为时已晚。)
同世界上绝大多数社会和经济问题一样,气候变化首先波及的是贫困人群、儿童和老人。但其他人也会受到气候变化的影响,这是一个真正的全球性问题,没有人能独善其身。
东半球的人们可能对发生在西半球的暴雨洪灾毫无察觉,但气候变化的影响那个并非孤立事件。在考虑气候变化问题时,需要将世界作为一个完整的生态系统来看待。政治划分和国界线在此时失去意义,北极海冰融化与亚利桑那干旱加剧背后的原因是同一个。马尔代夫的潮汐侵蚀、美洲中西部的飓风与英国的气温波动是同一系统作用的不同表现。虽然洪涝和干旱看起来好像毫不想干,甚至完全相反,它们实则都源自同一个问题——更温暖的空气。
(图为北极海冰融化。北极变暖的速度是地球其他地方的两倍。冰原崩解融化,北极熊面临淹死和饥饿的危险。图:Mario Tama/Getty Images)
随着大气中二氧化碳的含量增加,北极海冰吸收更多热量导致其快速融化。这里曾是地球上极寒冷的地方,如今正在分崩离析。
在我们居住的星球上,只有3%不到的水是可饮用的淡水,而其中又有70%是以冰雪的形式存在。随着两极地区海水迅速升温,海平面上升,沿海地区被淹没。NASA发现两极地区的海冰面积在2017年3月达到有记录以来的最小面积。这一前所未有的变化显示,地球上最不怕热的地方也无法在全球变暖中幸免。
卑尔根大学气候专家Tor Eldevik认为,北极海域的海冰有可能在40年后完全消失。即便全世界都落实巴黎协定,将气温升幅控制在2摄氏度以内,北极融化的趋势已无可避免。2度的升温意味着北极39%的海冰在夏季面临融化的风险。
荒漠化是导致饥荒和威胁粮食安全的根本原因之一,这也是气候变化的直接产物。退化的土地变得不适宜耕种,无法产生好的收成。在农业为主要收入来源的地区,荒漠化还加剧了贫困。一方面粮食供应减少,另一方面对食物和资源的需求却在不断增加,国家的经济增长受到不利影响。2001年一份研究显示,土地荒漠化每年给美国造成约400亿美元的损失。可想而知,随着全球气温持续升高,这一数字还会继续增长。
在其他一些国家,荒漠化还有可能加剧种族和政治紧张局势,引发冲突。2001年,干旱和政策原因导致叙利亚东北地区的农业生产崩溃。从2006年到2010年,新月沃土遭遇有记录以来最严重的干旱。政治学者认为农业崩溃是导致2011年起利亚武装起义的原因之一。在中东和其他一些以来农业发展经济的国家,气候变化带来的影响尤为明显。
(干旱龟裂的土地。图:Palani Mohan/Getty Images)
从上世纪30年代发生在美国的“黑色风暴事件”(Dust Bowl)中,世人可从中一瞥未来土地退化、食物短缺,经济受累的恐怖景象。在美国梦的驱使下,人们前往广阔天地白手起家自力更生,这种盲目的开拓精神始于19世纪,当时美国人以昭昭天命(Manifest Destiny)自命不凡,认为进行西部大扩张是上天旨意。盲目开荒破坏了本就脆弱的植被,有民间故事讲农民呆望土地干裂无计可施。如今加州仍被干旱和土壤贫瘠困扰,数以百万的树木成为天然引火棒,当地居民用水安全也受威胁。
在英国,一系列的极端天气引发了人们对如何应对气候变化的关注。2015年12月,英国空气创下1910年有记录以来的最潮湿记录。2003年,英国出现了史上最高温——38.5摄氏度,至少有2000人因高温丧生。酷暑越来越常见,给医疗机构和电力供应商带来很大压力。世界近1/3的人口面临热浪的威胁。随着温度升高,死亡人数也在增加。
(图为弗吉尼亚州丹吉尔岛在今年5月份的日落景色。岛上的居民对气候变化和海平面上升的体会最为深切:自1850年以来,岛上超过2/3的土地被海水淹没,目前丹吉尔岛的面积只剩310公顷。图:JIM WATSON/AFP/Getty Images)
无论老幼富贵,没有人能够在气候变化的浪潮中幸免。夏威夷大学研究员卡米洛·莫拉(Camilo Mora)预计,到2100年,全球有48%的人口将面临极端炎热天气的威胁。“在热浪中死亡就像温水煮青蛙,存粹是一场折磨。儿童和老人风险最大,但炎热同样可以导致年轻力壮的人死亡,士兵、运动员,所有人都有危险。”莫拉接受卫报采访时说道。
与此同时,海平面上升也增加了洪水发生的概率,低洼地带和人口密集的沿海地区首当其冲。此外,较严重的降水也可能导致洪水。2016年12月,英国西北部的坎布里亚郡受到“戴斯蒙德”风暴(Storm Desmond)侵袭,人们逃出家门孤立无援,度过了一个没有灯光和欢笑的圣诞节。
人们做什么来应对气候变化?
气候变化的影响如此严重,其真实性已无需再证明,各国开始用实际行动缓解气候恶化。英国政府在2016年公布了第五个碳预算提案,计划到2030年减少57%的碳排放。人们上街游行呼吁关注气候变化,回收再利用和转型清洁能源的观念已深入人心。
经济和环保之间的矛盾一直是气候变化讨论中的焦点——上个世纪的经济全赖化石燃料才得以发展,如今要转型并非易事。然而,研究表明其中矛盾并不想人们想象的那么不可调和。
伦敦经济学院在2016年5月进行的一项研究显示,英国政府应对气候变化的政策对商业竞争带来的负面影响微乎其微。不仅是英国,其他出台了类似能源法规的欧洲国家的出口竞争力并未受到损害。研究报告中指出,唯一负面的经济影响是采煤、炼油行业2%的经济损失,但这些损失又可通过“补偿措施”加以限制。
(安徽省滁州市的并网光伏发电系统。图:VCG / Getty)
在中国和印度,对可再生能源领域的投资正在创造巨大的经济机遇。2016年,中国太阳能产量翻了一番。国家能源局称,截止到该年底,中国太阳能发电总量达77.42千兆瓦,全年增长34.54%。同样,印度对太阳能的投资也在推动该国逐渐远离化石燃料经济。
中国国家能源局统计估计,截止到2020年,中国对可再生能源的投资将达2.5万亿人民币,虽然目前太阳能发电仅占中国能源总产量的1%,政府希望通过巨额投资将可再生能源产出占比从11%提高到2020年的20%。中国对可再生能源的投资将创造1300万就业岗位,意味着发展新能源带来更多机遇,而不是麻烦。
中证网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证券报·中证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证券报、中证网。中国证券报·中证网与作品作者联合声明,任何组织未经中国证券报、中证网以及作者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凡本网注明来源非中国证券报·中证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更好服务读者、传递信息之需,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本网亦不对其真实性负责,持异议者应与原出处单位主张权利。
特别链接: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上海证券交易所深圳证券交易所新华网政府部门交易机构证券期货四所两司新闻发布平台友情链接版权声明
关于报社关于本站广告发布免责条款
中国证券报社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 经营许可证编号:京B2-20180749 京公网安备110102000060-1
Copyright 2001-2018 China Securities Journal.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国证券报社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
经营许可证编号:京B2-20180749 京公网安备110102000060-1
Copyright 2001-2018 China Securities Journal.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