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辟全方位开放新境界——迎接“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系列述评之二
新华社记者
相通则共进,相闭则各退。
站在新的时代坐标上,中国奉行“通”字诀,以“一带一路”建设为统领,推进更深层次更高水平的对外开放,促进国内国际要素有序流动、资源高效配置、市场深度融合,与世界各国谋求双赢、多赢、共赢。
“一带一路”,犹如鹏之双翼,托载中国全方位开放进入一个新的更高境界,彰显着这个东方大国同世界共商共建共享的信念与担当。
一个新格局:“一带一路”引领中国开放更均衡、水平更提升
不产一粒咖啡豆的西部山城重庆,近来却红红火火做起了咖啡生意。
去年6月成立的重庆咖啡交易中心,在短短9个月里,就实现了53亿元人民币的咖啡现货交易。凭借“一带一路”赋予的开放优势,这家交易中心将云南以及东南亚、南亚等亚洲主要咖啡产区同欧洲消费市场连接在一起,成为咖啡物流的重要集散地。
“一带一路”建设顺利推进,正将重庆乃至中国整个中西部地区从“末梢”转变成中国开放发展的新前沿。
从无到有、由点及面,倡议提出3年多来,“一带一路”在赢得国际社会积极响应的同时,更推动中国自身开放布局日趋完善,结构更加均衡。
陆海联动,“一带一路”建设改变对外开放东快西慢、海强陆弱格局——
新疆伊犁,来自深圳的闵建波这几年见证了“几乎一天换一个模样”的霍尔果斯,他供职的企业在中哈霍尔果斯国际边境合作中心新建了12条生产线,计划生产智能机器人等电子产品,销往中亚和欧洲市场;福建泉州,民营企业家郭东圣的船队已驶往东南亚港口,公司生意开始延伸至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沿线各地。
商务部研究院区域经济研究中心主任张建平说,“一带一路”实际上是由多条“带”和“路”组成的新型区域合作平台,在这个平台上,“海”与“陆”是相互融合的,为中国的开放发展提供了广阔的空间。
“一带一路”贯穿亚欧非大陆,一头是活跃的东亚经济圈,一头是发达的欧洲经济圈,中间广大腹地国家经济发展潜力巨大。“通过‘一带一路’建设,中国西部地区向西开放的通道被打通,东部沿海资金、技术、人才向西转移的意愿会随之增强,形成拉动、扩散效应。” 中国社科院学部委员、国际研究学部主任张蕴岭说,陆海联动将有助于形成东西互济、面向全球的开放新格局,缩小中西部地区与东部地区的发展差距。
纲举目张,“一带一路”引领全国各地拓宽视野,结合自身优势,找准定位,接入全方位开放的大网——
从沿海到内陆,从东北到西南,全国各省区市纷纷出台实施方案,在“一带一路”框架下推动大开放大开发。
“中国推进‘一带一路’建设,一个重要原因就是要实施更加主动的开放战略、建设开放型经济体系,让开放成为倒逼改革的动力,推动经济转型升级。”张建平说。
提质增效,“一带一路”助推中国外贸调结构转动力,巩固贸易大国地位,推进贸易强国进程——
一季度,中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经贸合作继续保持良好势头:双边货物贸易总额超过16553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26.2%,其中出口增长15.8%,进口增长42.9%;与沿线国家新签服务外包合同额261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33.9%。
新兴市场在外贸中的比重增加,中西部地区在全国外贸中的作用增强,服务贸易增长迅速……在“一带一路”建设进程中,中国外贸布局进一步优化,发展动力加快转换。
清华大学经济外交研究中心主任何茂春认为,“一带一路”是继改革开放、加入世贸组织后,中国迎来的又一对外开放、经济改革新阶段,资本、产能、人才纷纷“走出去”,为沿线国家工业化、现代化提供更多助益。
一个新高度:“一带一路”彰显中国更加开放姿态
2016年,联想公司印度籍研发总监桑杰夫如愿取得在华永久居留资格,成为当年获得相关资格的1576名外国人中的一员。不久后,他们所持的“外国人永久居留证”将更名为“外国人永久居留身份证”,实用效能将大幅提升。
中国“绿卡”政策改革,是新时期中国扩大开放的一个缩影。以“一带一路”为统领,中国对外开放的机制愈发成熟,态度愈发鲜明主动。
洞察国内国际形势,统筹体制机制顶层设计,以开放促改革、促发展、促创新,中国积极建设开放型经济强国——
从发布《关于构建开放型经济新体制的若干意见》到印发《关于扩大对外开放积极利用外资若干措施的通知》,从修订《外商投资产业指导目录》到修订《中西部地区外商投资优势产业目录》,中国加快构建开放型经济新体制,进一步破除体制机制障碍,使对内对外开放相互促进,“引进来”与“走出去”更好结合,以对外开放的主动谋求经济发展和国际竞争的主动。
放宽服务业、制造业、采矿业等领域外资准入限制;推进对外资全面实施准入前国民待遇加负面清单管理模式;政府采购依法依规平等对待外资企业在中国境内生产的产品;在全国范围内推广国际贸易单一窗口建设;持有永久居留证的外籍高层次人才创办科技型企业,与中国公民享受同等待遇……以开放发展理念为指导,中国积极营造优良营商环境,继续深化简政放权、放管结合、优化服务改革,降低制度性交易成本,实现互利共赢。
两线并行,自我加压,中国积极打造制度高地,探索机制创新,开放姿态更为主动——
4月1日,辽宁、浙江、河南、湖北、重庆、四川、陕西等7个自贸试验区正式挂牌成立。这是继上海、天津、福建、广东之后,中国第三批挂牌运营的自贸试验区。至此,中国的自贸试验区增至11个,形成东中西协调、陆海统筹的新格局。
而在此前,济南、浦东新区等12个城市、区域已被列为开展构建开放型经济新体制综合试点试验地区。
专家表示,自贸试验区开放力度大、试验程度深,对接国际高标准经贸规则,旨在做好关键环节开放的压力测试;而开放型经济新体制综合试点更具多样性,考虑到了不同地域的发展水平不同,有助于多梯度推进构建开放型经济新体制。
“二者都要形成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目的都是探索全方位开放的新机制。”中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院研究员陈凤英说。
统筹协调,整合资源,中国致力持续形成“一带一路”建设的强大合力——
针对推进“一带一路”建设,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三个“统筹”:坚持陆海统筹,坚持内外统筹,加强政企统筹。
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常务副理事长张晓强认为,“一带一路”具有“管总”的特色,推进“一带一路”建设,在构建开放型经济新体制中处于龙头地位,能够带动其他各个方面。
中央党校国际战略研究院教授赵磊认为,内外统筹是“一带一路”建设的关键点。“这是以扩大开放倒逼国内深层次改革的深远考量,通过内外统筹真正推动中国与国际社会的双向互动,不仅要‘互通’,更要‘深融’。”
一个新空间:“一带一路”构筑中国开放共赢之道
走全球经营之路的美的集团,近年来尝到了“一带一路”建设带来的甜头:2016年,美的在“一带一路”沿线市场的销售额达到近60亿美元。
“在国家提出‘一带一路’倡议后,我们在沿线国家进行了多项投资、并购,推动公司实现国际化发展和战略转型。”美的集团董事长兼总裁方洪波说,在家电领域,很多国外品牌已渐衰落,不过未来3年至5年,中国品牌在新兴市场还会占据主导地位。目前,美的在海外有12个生产基地,覆盖白俄罗斯、意大利、印度、埃及等国,为当地解决就业3万人。
在“一带一路”引领下,中国企业不断走向海外,中国经济与沿线国家深度交融,不仅为中国开放发展开拓新的广阔空间,也为地区和世界经济注入更多活力与动力,为沿线各国人民带来实实在在的好处。
内外联动,激活中国发展新动能——
4月,中国与印度尼西亚企业合作建设的雅加达至万隆高速铁路总承包合同正式签署。这一项目将全部采用中国高铁技术和装备,是中国高铁首次全系统、全要素、全产业链走出国门,堪称中国高铁标准“走出去”第一单。
一项项来自海外的新项目、新工程,为中国企业转型升级、做大做强注入勃勃生机,进一步激活了中国发展新动能。
截至2016年底,中国企业已在“一带一路”沿线20多个国家建设56个经贸合作区,累计投资超过185亿美元,为东道国创造了近11亿美元税收和18万个就业岗位。
互联互通,打开区域合作发展新的上升通道——
4月下旬,中国、白俄罗斯、德国等7国铁路部门相关负责人共聚一堂,签署《关于深化中欧班列合作协议》,为中欧班列的开行提供了更加有力的机制保障,也为推进互联互通建设写下最新注脚。
目前,中欧班列国内开行城市已达27个,覆盖21个省区市,到达欧洲11个国家的28个城市,累计开行3000多列。
政策沟通、设施联通、贸易畅通、资金融通、民心相通,互联互通是建设“一带一路”的基础性工程。基础设施互联互通是“一带一路”建设的优先领域,打通基础设施联通障碍,就如同打通人的“任督二脉”,经络通达、气血顺畅,经济文化交流水到渠成。
“一带一路”的宏伟构想,使中欧班列不仅仅是流动的列车,更成为贯穿欧亚大陆的经济发展轴,为沿线国家区域经济发展打开新的空间。
“开展跨国互联互通,提高贸易和投资合作水平,推动国际产能和装备制造合作,能够通过提高有效供给来催生新的需求,有助于实现世界经济再平衡。”外交学院中国外交研究中心主任张历历说。
理念创新,为构建开放型世界经济指明方向——
当前,世界经济依然面临诸多不确定性。全球“黑天鹅”事件频出,贸易保护主义倾向抬头,“逆全球化”思潮涌动……世界经济似乎走到了一个艰难的十字路口。
“一带一路”作为中国为世界提供的重要公共产品,秉持共商、共建、共享原则,传承和平合作、开放包容、互学互鉴、互利共赢的丝路精神,在区域经济合作中的成功实践,必将有助于推动经济全球化朝向更加开放、包容、普惠、均衡的方向发展。
“当西方在筑墙向内退缩时,东方却在打造向外推进的门户,通过中国提出的‘一带一路’倡议来迎接全球化。”马来西亚《新海峡时报》网站评论说。
初夏时节,北京将迎来“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届时除了28位外国元首和政府首脑之外,还将有来自110个国家的各界代表出席。
人们有理由期待,论坛将助力“一带一路”国际合作开辟新局面,推动中国全方位开放迈上新台阶。(记者刘华、王慧慧、林晖、潘洁、郁琼源、艾福梅、邰晓安)
中证网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证券报·中证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证券报、中证网。中国证券报·中证网与作品作者联合声明,任何组织未经中国证券报、中证网以及作者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凡本网注明来源非中国证券报·中证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更好服务读者、传递信息之需,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本网亦不对其真实性负责,持异议者应与原出处单位主张权利。
特别链接: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上海证券交易所深圳证券交易所新华网政府部门交易机构证券期货四所两司新闻发布平台友情链接版权声明
关于报社关于本站广告发布免责条款
中国证券报社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 经营许可证编号:京B2-20180749 京公网安备110102000060-1
Copyright 2001-2018 China Securities Journal.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国证券报社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
经营许可证编号:京B2-20180749 京公网安备110102000060-1
Copyright 2001-2018 China Securities Journal.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