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证券网讯 记者7日从国家发改委获悉,为促进国家级新区在深化改革创新和推动产业转型升级等方面深化探索,进一步提升发展质量和效益,多积累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切实发挥辐射带动作用,经与有关方面沟通衔接,发改委制定印发了《2017年国家级新区体制机制创新工作要点》。
工作要点对上海浦东新区、天津滨海新区、重庆两江新区等18个新区的体制机制创新工作进行了部署。
工作要点提出,上海浦东新区要全面推进自由贸易试验区建设,稳健推动金融开放创新试点,提升金融中心建设水平;天津滨海新区要加快建设天津滨海—中关村科技园和“双创”示范基地,深化自由贸易试验区制度创新,探索与天津港联动的“区港绿色通道”。
具体如下
一、上海浦东新区
以制度创新为抓手,推进各类功能平台融合联动、协同互促,力争在深化自由贸易试验区改革创新、推进科技创新中心建设和推进社会治理创新上有新作为,持续在构建高标准开放型经济新体制上发挥引领示范作用。
1、全面推进自由贸易试验区建设,深化投资领域创新与商事制度改革,完善便利化最优的贸易监管制度创新,创新社会治理模式,稳健推动金融开放创新试点,提升金融中心建设水平。
2、进一步聚焦科创中心核心功能区建设,推动张江从科技园区向科学城转型,全面提升张江园区形态与功能。进一步优化科技创新综合环境,持续深化科技管理制度创新,完善科技综合服务体系。
3、加强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自由贸易试验区、科技创新中心、国家人才改革试验区建设等融合联动,探索重点改革事项、重大平台建设统筹协同、互促共进的有效方式。
二、天津滨海新区
着力在深化“放管服”改革、培育壮大新动能、扩大双向开放等方面先行先试、率先突破,全面提升开发开放水平和能级,进一步发挥在京津冀协同发展中的示范带动作用。
1、建设电子市民中心,探索构建新型“互联网+政务服务”体系、电子证照等政务数据跨部门共享机制和智能监管体系,努力打造全面深化“放管服”改革的新平台。
2、加快建设天津滨海—中关村科技园和“双创”示范基地,全力推进京津冀全面创新改革试验区建设探索,率先形成个性化定制、服务型制造等新模式。
3、深化自由贸易试验区制度创新,探索与天津港联动的“区港绿色通道”,创新港产城融合发展方式,深入开展开放型经济新体制建设创新探索,提升承接国际产业梯度转移能力。
三、重庆两江新区
以深化内陆开放领域体制机制创新为重点,以战略性新兴产业为抓手,探索开放型经济运行管理新模式,推动建立质量效益导向型外贸发展新格局,进一步发挥在“一带一路”建设和长江经济带发展方面的引领作用。
1、创新“产业链+价值链+物流链+信息链+资金链”的内陆加工贸易发展方式,探索构建开放型产业新体系,打造内陆战略性新兴产业集聚区。
2、探索科技创新服务新机制,发挥创新创业和“互联网+”集智汇力的乘数效应,建设有特色、高水平的国家双创示范基地。
3、健全外商投资管理制度,探索促进国际投资合作新方式,完善境外投资活动真实性核查制度,创新专业化、精准化、集群化招商模式和共同出资、共同受益的资本运作模式。
四、浙江舟山群岛新区
依托舟山港综合保税区和舟山江海联运服务中心建设,开展自由贸易港区建设探索,推动建立与国际接轨的通行制度。
1、以宁波—舟山港为依托,大力推进舟山江海联运服务中心建设,加快江海直达船舶研究应用和江海联运公共信息平台建设,深化港口一体化发展创新,提升大宗商品储备加工交易能力。
2、创新外商投资便利化管理和促进机制,完善自由贸易背景下贸易服务体系,在符合相关政策前提下,开展全业态船舶供应服务探索,促进服务贸易市场拓展、品牌培育和产业发展。
五、兰州新区
探索促进产业集聚和科技创新的新机制,打造务实高效的政务服务环境,充分激发社会投资动力和活力。
1、依托兰白科技创新改革试验区建设,深化人才引进与知识产权保护机制创新,加快创新要素集聚,完善“创业苗圃+孵化器+加速器+产业园”的孵化链条,培育提升发展动能。
2、优化开发建设秩序,聚焦核心功能区建设,集约节约利用土地,分区分步滚动开发,提高产业集聚度,严格管控审批新的房地产项目,着力推进房地产去库存。
六、广州南沙新区
深化粤港澳深度合作探索,推动建设粤港澳专业服务集聚区、港澳科技成果产业化平台和人才合作示范区,引领区域开放合作模式创新与发展动能转换。
1、创新与港澳在资讯科技、专业服务、金融及金融后台服务、科技研发及成果转化等领域合作方式,推进服务业执业资格互认,吸引专业人才落户。
2、完善“智慧通关”体系,推动建设全领域、全流程“线上海关”,构建国际国内资源双向流动的投资促进服务平台。探索建立法院主导、社会参与、多方并举、法制保障的国际化、专业化、社会化多元纠纷解决平台,优化法治环境。
七、陕西西咸新区
深化城市发展方式创新和特色化产业发展路径探索,进一步发挥国家创新城市发展方式试验区的综合功能和在“一带一路”建设中的重要作用。
1、探索突显文化特色、注重绿色集成创新、保障群众利益的城市发展方式,创新优美小镇建设模式。
2、深化中俄丝路创新园建设探索,推动与广州南沙新区等共建产业合作基地、创新型孵化器等举措实施,在跨国、跨区域园区共建和产业孵化引领产业发展方面积累新经验。
八、贵州贵安新区
依托大数据产业发展集聚区、南方数据中心示范基地和绿色数据中心建设,探索以数字经济助推产业转型升级,促进新旧动能顺畅接续的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路径。
1、创新政府服务模式,探索“人才+项目+团队”“人才+基地”等人才培养新模式,大力打造集储存、挖掘、分析、清洗、展示、应用、数据产品评估和交易等为一体的大数据核心产业链条。
2、构建“研发+孵化+制造+融合+平台+应用”科技创新模式,形成闭合的产业生态圈,催生新产业新业态,推进“大数据+大开放”,创新开放合作形式。
九、青岛西海岸新区
深入推进青岛(古镇口)军民融合创新示范区和青岛蓝谷海洋经济发展示范区建设探索,持续深化军民融合体制机制和海洋科技发展创新。
1、完善军民融合发展体制机制与政策举措,以“融”为核心,开展军民协同创新,探索构建集产业、科技、人才、保障为一体的军民综合创新体系,聚焦关键要素,挖掘培育军事文化特色。
2、推进面向深海、深地、深空、深蓝的科技创新中心建设,探索科技企业阶梯培育机制,完善科技创新券机制,开展中德生态园知识产权保险试点,加快全要素孵化加速的众创平台建设。
十、大连金普新区
进一步创新管理体制,探索以科技创新和双向开放促进产业转型升级的有效途径,加快形成创新发展的内在动力。
1、深化市场配置资源、经济运行管理、面向东北亚开放合作等方面的制度创新,加快大连东北亚航运中心建设探索,启动保税区管理体制改革,健全与新区发展相适应的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
2、推进沈大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高端装备、集成电路、通用航空等产业创新基地和专业技术研发、创新创业服务等创新平台建设探索,力争在园区协同开放、招商引资机制创新等方面有所突破。
十一、四川天府新区
突出“全面加速、提升发展”两大重点,加快全面创新改革,全力破解体制机制难题,进一步提升产业和区域整体竞争力。
1、纵深推进全面创新改革试验,在军民融合、产学研协调创新等关键环节和重点领域实现率先突破,围绕增强产业发展核心竞争力,创新推动产业动能转换再提速方式。
2、健全协同管理体制,开展立法探索,构建有效统筹成都片区和眉山片区间、成都片区各区域间关系的管理运营方式,破解管理体制碎片化难题,提升区域融合发展水平。
十二、湖南湘江新区
深化要素市场创新,持续推进生态文明建设体制机制改革探索,在推进绿色集约高效发展与产城融合、城乡一体化发展等方面有所突破。
1、深化土地集约节约利用、投资方式及科技成果孵化转化机制创新探索,加强金融创新,丰富金融业态,推动形成高效规范的资源要素市场化配置方式。
2、完善多元化生态补偿机制,建设生态技术指标体系,开展绿色市政建设与循环化发展探索,依托水环境综合治理试点,建立特色化流域保护、管理执法机制,积极参加全国碳交易市场建设。
十三、南京江北新区
以科技创新培育发展新动能,以新技术助推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努力打造优良创新环境,积极发挥辐射带动作用。
1、进一步理顺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探索以法定机构形式建设运营江北新区大数据管理中心,运用大数据促进政府管理方式创新。
2、开展专利、商标、版权“三合一”知识产权综合管理体制改革试点,推进科技创新资源集聚区建设,发挥江北高校联盟作用,创新科技成果转化方式,促进众创空间、创客联盟、创业学院发展。
十四、福州新区
积极对接国家“一带一路”建设,建立健全特色化综合服务平台,推进各类功能区深度融合。
1、研究推进海洋产权交易中心和海域使用二级市场建设探索,为海洋产权交易积累有益经验。依托中国—东盟海交所等,提升海产品跨境结算平台功能。
2、持续推进新区与平潭综合实验区、自由贸易试验区福州片区融合发展探索,建立健全两地共建共享机制。
十五、云南滇中新区
围绕建设面向南亚东南亚辐射中心的重要支点战略定位,进一步理顺管理体制,健全要素保障机制,夯实开发开放基础。
1、聚焦解决新区与昆明市之间人流、物流、资金流、信息流一体化问题,进一步推进市区融合发展体制机制创新,推动形成以市带区、重点保障、市区一体的融合协同发展格局。
2、探索推动构建沿边开放新高地的体制机制,加快构建企业自主决策、融资渠道畅通、职能转变到位、政府行为规范、法治保障健全的新型投融资体制,创新优化发展环境。
十六、哈尔滨新区
以优化发展环境为载体,以招商引资、产业集聚、对俄合作为重点,探索促进老工业基地转型发展新路径。
1、探索建立精简高效的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继续推进扁平化管理体制和大部门制优化调整,促进管理职能下沉,开展功能区运营模式改革,选择基础条件较好的功能区开展市场化运营试点。
2、探索产业转型升级有效途径,创新市场化招商方式,围绕新区重点产业的垂直供需链和横向协作链开展“精准”招商,依托中俄博览会、国际交通走廊建设等,深化对俄全方位合作,推动贸易结构优化升级。
十七、长春新区
构建科技创新平台,培育经济新动能,探索深化面向图们江区域合作开发新路径。
1、加快长东北科技创新中心、北湖科技园等创新平台建设,积极打造创新创业平台,提高科技成果本地转化率,深化人才改革试验区建设探索,创新人才培养和引进模式。
2、以东北亚国际陆港和空港经济开发区建设为载体,完善口岸服务功能,促进物流、健康养老等特色化产业集聚,探索提升参与图们江区域合作开发水平新路径。
十八、江西赣江新区
围绕完善管理体制机制、创新发展平台、促进产城融合发展等方面进行探索,在促进中部地区崛起方面发挥积极作用。
1、按照基础设施优先、环境优先、公共配套优先、产业优先原则,谋划推进空间形态有特色、功能内涵有内容的生态健康城建设,开展产城融合发展改革探索。
2、依托共青城,建设科技创新及成果转化的示范区,多举措探索创新创业新方式,打造“双创”平台。
中证网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证券报·中证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证券报、中证网。中国证券报·中证网与作品作者联合声明,任何组织未经中国证券报、中证网以及作者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凡本网注明来源非中国证券报·中证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更好服务读者、传递信息之需,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本网亦不对其真实性负责,持异议者应与原出处单位主张权利。
特别链接: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上海证券交易所深圳证券交易所新华网政府部门交易机构证券期货四所两司新闻发布平台友情链接版权声明
关于报社关于本站广告发布免责条款
中国证券报社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 经营许可证编号:京B2-20180749 京公网安备110102000060-1
Copyright 2001-2018 China Securities Journal.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国证券报社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
经营许可证编号:京B2-20180749 京公网安备110102000060-1
Copyright 2001-2018 China Securities Journal.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