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11日,十二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新闻中心举行记者会,邀请科技部部长万钢、秘书长徐建培就“2016年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实施进展成效和2017年重点工作”的相关问题回答中外记者的提问。图为科技部部长万钢回答记者提问。新华网/中国政府网 傅义洲 摄
新华网北京3月11日电 十二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新闻中心举行记者会,邀请科技部部长万钢、秘书长徐建培就“2016年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实施进展成效和2017年重点工作”的相关问题回答中外记者的提问。
【Q1】2017年科技工作重在落实:加快第五代移动通信研发步伐
万钢说,今年是《“十三五”国家科技创新规划》落实落地的重要一年,需要我们更加担当,建立容错纠错机制,从而使各科研院所、创新型企业、高校能够更加担当;要提升服务能力,减少科技人员在琐事、杂事上浪费时间;要总结更多案例,帮助大家在新政策落实方面有更好的把握;要连接各项政策,打通各个环节,推动各项政策进一步落实落地。比如,降网费、提网速,相关部门和企业都提出了落实计划,从科技角度来说,就要进一步加快第五代移动通信研发步伐,支撑网速更快、惠及面更广。
【Q2】“科技创新2030-重大项目”布局进展:量子通信和量子计算机等项目两年内启动
万钢介绍,“科技创新2030-重大项目”与2006年开始实施的国家科技重大专项将形成一个远近结合、梯次接续的系统布局,两者在领域分布上有相关性,主要集中在电子信息、先进制造、能源环境、生物健康、海洋天空等五大领域。面向2030年,在电子信息领域,部署了量子通信和量子计算机、网络空间安全、天地一体化信息网络和大数据四个重大项目。在先进制造领域,部署了航空发动机和燃气轮机、智能制造和机器人、重点新材料三个重大项目。航空发动机和燃气轮机专项已经启动,深海空间站、天地一体化信息网络、量子通信和量子计算机、脑科学与类脑研究等重大项目实施方案编制都已经开始,预计两年当中,这些重大项目都要启动实施。
【Q3】如何为琐事缠身的科研人员“留时间”:加减法并用
万钢表示,在研究单位和课题组可以配置科研财务助理,协助做好各项经费支出的工作。财务助理费用,可以从科研单位的间接费当中支出,也可以从科研项目劳务费中支出。同时,进一步要求对科研项目经费进行规范管理,强调支出公开透明,强调法人责任,减少检查评审。总的来说,今后的做法就是在服务上做加法,在检查上做减法,在管理方面更多赋予高校、院所自主权。
【Q4】人工智能发展前景:正在起草促进中国人工智能创新发展的规划
万钢指出,多年来,科技部通过“863”、“973”、科技支撑计划等一系列科技计划,积极推动人工智能技术发展。在关键技术攻关方面,重点支持了智能计算机系统、智能机器人、自动信息处理,在智能交通、智能电网、智慧城市等方面也支持了一批项目。我们的企业也很给力,大家看到了比如阿里巴巴、百度、腾讯、华为,他们都在进行这方面的研究。下一步,要在深度学习关键技术、跨界融合的信息技术、人机协同的操作和控制、群体智能和开放研究方面下力气。我们正在制定促进中国人工智能创新发展的规划,估计两会以后很快就会和大家见面。
【Q5】台湾“创客”大陆创业担心知识产权保护?形势将越来越好
万钢表示,台湾青年在大陆创新创业有很大的空间,我们很欢迎台湾青年人能够来到大陆创新创业,大家融聚交汇在一起会更好,我们所有的政策都是一视同仁的。台湾有些科技企业担心,大陆知识产权方面的问题。去年一年当中,我们进一步加大了知识产权保护的执法力度。从知识产权的创造方面来说,我们的授予专利、申请专利,已经走在了世界的前列,有效专利保有量已经占世界第三,超过了110万件。无论从知识产权创造的环境,还是知识产权运用的管理、知识产权使用的保护等方面,形势都越来越好。
【Q6】科技成果转化“三部曲”增强科技人员获得感
万钢说,《中华人民共和国促进科技成果转化法》前年10月公布,明确规定国家财政支持的科技项目所产生的科技成果,在转化应用中的收益净收入50%以上可由发明人享受;去年年初,国务院制定了《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促进科技成果转化法〉若干规定》 ;去年5月,国务院办公厅颁布了《促进科技成果转移转化行动方案》,形成科技成果转化三部曲。
万钢强调,科技成果转化具有双重属性,既有个人收益属性,还有社会公益属性。推动科技创新成果转化,一方面就是要打通环节,使政策更加顺畅的落实落地,使每一个科技人员都能够有收获感;另一方面,还要推动公益性科技成果的转化,把科技成果更多的应用到农业发展、扶贫攻坚和带动传统产业发展等方面。双管齐下,才能更好的把科技成果转化成现实生产力。
【Q7】如何看待高新区发展:要进一步发挥“领头羊”作用
万钢表示,去年我们已经有146所国家高新区,最近又批准了10个省级高新区升级为国家高新区,发展劲头十分强劲。高新区已经成为“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重要载体和主要阵地。在自创区和高新区的带动下,全国众创空间数量达4298家,与3600余家科技企业孵化器、400多家加速器形成企业孵化服务链条,服务创业团队和初创企业超过40万家,培育上市挂牌企业近千家,提供180万个就业岗位,形成创新创业带动就业的良好局面。从众创空间、孵化器到产业园区,都有适合中小企业成长的政策环境、创业团队和投融资环境,高新技术产业就能发展起来。下一步要进一步发挥高新区“领头羊”作用。一是政策先行先试,二是推广应用辐射,三是推动高新技术产业“走出去”。(综编:实习编辑 聂晨静)
中证网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证券报·中证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证券报、中证网。中国证券报·中证网与作品作者联合声明,任何组织未经中国证券报、中证网以及作者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凡本网注明来源非中国证券报·中证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更好服务读者、传递信息之需,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本网亦不对其真实性负责,持异议者应与原出处单位主张权利。
特别链接: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上海证券交易所深圳证券交易所新华网政府部门交易机构证券期货四所两司新闻发布平台友情链接版权声明
关于报社关于本站广告发布免责条款
中国证券报社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 经营许可证编号:京B2-20180749 京公网安备110102000060-1
Copyright 2001-2020 China Securities Journal.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国证券报社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
经营许可证编号:京B2-20180749 京公网安备110102000060-1
Copyright 2001-2018 China Securities Journal.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