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山证券首席经济学家 李湛
美联储近日召开的议息会议放出更清晰的“鸽派”信号,作为全球央行以及金融市场最重要的“锚”之一,美联储此次转向的决心与速度引起各方密切关注。
对此,笔者认为,第一,会议声明转“鸽”的速度超过市场预期。会议宣布美联储指标隔夜利率,即联邦基金利率目标在今年底保持在当前的2.25-2.50%区间不变,完全改变了原来点阵图中预测今年底加息1-2次的预估。缩表计划加速结束,5月开始放缓每月最多减持500亿美元资产的步伐,到9月时完全停止缩减资产负债表,而此前设定的缩表计划至少维持到今年末。
第二,美联储此举侧面印证了美国经济可能存在下行压力。最新数据显示美国经济可能进入更加低迷的阶段,在美国经济风险明显上升之际,美联储的官员们已经转变思维。总共17名决策官员中至少有9人降低了对于联邦基金利率前景的展望,这是一个相对较大的数字。同时,最新联邦基金利率期货交易显示明年降息概率超过50%。
第三,由于全球贸易体系和金融体系中美元的龙头地位,美联储货币政策是全球央行货币政策动向的风向标。这种转向对前期资本外流承压的新兴市场国家比较有利,且这些国家有望重新获得资金流入。此前,美联储加息缩表令新兴市场承受严峻的货币贬值和资本外流压力。
第四,贵金属有望持续走强,大宗商品价格则可能呈现一幅先强后弱的态势。随着强美元的支撑力逐渐降低,以黄金为代表的贵金属有望进一步展现其避险保值的特质。大宗商品方面由于大多使用美元作为结算货币,在供需没有大的变动下,短期内会随着美元贬值而价格有所上升。但若全球经济转向疲弱,商品需求开始下降后大宗商品价格也会随之下跌,因此需要观察全球经济放缓的速度与美元走弱是否同步进行,抑或存在一定的时间差。
最后,美联储的快速转向可以让中国拥有更加灵活的货币政策空间以支撑国内实体经济的企稳。内外利差的相对扩大有利于缓解人民币汇率贬值的压力,这也使得我国央行的货币政策工具使用灵活性加大,可以更加专注于服务国内经济逆周期的调控目标。在实体经济增速仍然面临显著的下行压力情况下,我国央行进一步降准仍有空间并已成为未来的大概率事件,而是否降息则需要进一步观察实体经济的企稳情况。(本文内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中证网和中国证券报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