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挂牌股年报审计凸显九问题 监管多管齐下堵漏会所质控

谷枫21世纪经济报道

  本报记者 谷枫 北京报道

  对于新三板企业年报披露工作来说,会计师事务所的审计工作是第一道,也是最为专业的一道审核关卡。但会计师事务所如今也面临同券商一样的执业窘境——从业机构数量同挂牌企业数量间的矛盾。

  全国中小企业股份转让系统(下称“全国股转系统”)监事长邓映翎曾公开表示:“目前有资格审计上市公司、挂牌公司的会计师事务所不到50家,这些事务所要审计3000到4000家上市公司,还要审核将近1万家挂牌公司,而且都要在4月30日之前出年报,供需矛盾非常大。”

  在这样的背景下,会计师事务所在新三板企业2016年年报披露工作暴露出了诸多问题。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从监管层处获得了一份名为《会计监管风险提示第6号——新三板挂牌公司审计》(下称“《风险提示》”)的报告,报告中也指出此次的年报审计工作中各家会所的审计工作存在诸多不足。

  年报审计启示

  6月11日,一位接近监管层人士告诉记者:“由于新三板挂牌备案速度快、公司存量基数大,部分会计师事务所为了抢占市场,只重视业务承揽而忽视了业务质量控制,导致审计质量控制不到位,执业质量偏低。”

  《风险提示》显示,会所存在审计项目质量控制等九项问题。

  以审计项目质量控制问题为例,《风险提示》指出,部分会所存在在业务承接时未获取必要信息以充分评估自身的胜任能力和被审计单位管理层的诚信情况,未对新三板挂牌公司审计项目进行恰当的风险分类。或是被审计单位变更会计师事务所时,后任注册会计师未与前任注册会计师进行充分、必要的沟通,未对沟通结果进行有效评价。

  另外,记者还了解到部分机构在业务执行过程中,未严格执行项目质量控制复核,未由独立的项目质量控制复核人员对项目组作出的重大判断、结论进行客观评价的情况。

  持续经营能力认定方面,监管层也发现了有关问题。例如,部分会所未恰当评价管理层对被审计单位持续经营能力的评估。部分会所在审计过程中未保持足够的职业怀疑,对可能导致对被审计单位持续经营能力产生重大疑虑的事项或情况未保持警觉。

  除此之外,还有当识别出可能导致对被审计单位持续经营能力产生重大疑虑的事项或情况时,部分会所未恰当实施追加的审计程序的问题。

中证网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证券报·中证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证券报、中证网。中国证券报·中证网与作品作者联合声明,任何组织未经中国证券报、中证网以及作者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凡本网注明来源非中国证券报·中证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更好服务读者、传递信息之需,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本网亦不对其真实性负责,持异议者应与原出处单位主张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