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据堂打造“数据银行”
大数据概念在资本市场上被炒得如火如荼,大数据相关公司如雨后春笋般应运而生。数据堂(北京)科技股份有限公司CEO齐红威对中国证券报记者表示,数据资源的多寡形成行业壁垒,公司通过众包模式积累了大量数据资源,经过数据挖掘打造“数据银行”。
海量数据奠定发展基础
齐红威说,公司的商业模式是把有数据和想用数据的企业串起来做“数据银行”,收集数据,再对数据进行整理,实现数据资产变现或增值。
齐红威是数据堂的创始人,数据堂是国内首家大数据共享、交易平台,提供金融、征信、交通、医疗、精准营销、人工智能等领域的数据资源。比如,以孕妇在超市购买的商品为基础,分析相关数据来源,能推断出孕妇的临盆时间,这样可以针对孕妇的不同阶段推送相应的产品优惠券,实现精准营销。
数据显示,公司2013年-2015年的营收分别为1150万元、1818万元、6814万元。
在大数据服务领域,数据资源是核心竞争力。齐红威告诉中国证券报记者,数据堂已积累约2000TB处理过的数据,形成数据产品逾4.5万套。公司通过众包采集产生数据,利用全球50多万兼职人员采集大规模的线下数据。齐红威指出:“数据资源的多寡是行业壁垒,需要时间积累。我们的众包数据采集方式以及与行业企业合作等,积累了大量数据资源,为后续发展夯实了根基。”
此外,通过与政府部门合作,数据堂开发政务大数据,为政府决策提供支持。目前数据堂已与贵阳市政府签订了合作协议。
数据分析是期中最有“含金量”的环节。当前各行业对数据分析的需求旺盛,同时对数据分析的广度和速度都有更高要求,促使IT厂商加快对数据分析技术的研发创新。
为此,数据堂推出了大数据产品API接口,实现对数据需求的快速响应,并提供定制化在线数据服务。同时,数据堂推出了国内首家大数据电商平台——Datamall数据商城,实现大数据资源的在线交易,现已有注册用户300万。
多领域需求步入快车道
目前数据堂已从单一的人工智能领域拓展到金融征信、健康医疗、智能交通、精准营销等领域。
以交通类数据为例,数据堂已成功在路况交通、信贷、保险、区域经济分析等领域发挥重要作用。“通过采集汽车的GPS数据,可以分析出哪些道路堵车,及时发布道路交通提醒;通过数据分析,还能了解哪些区域停车较多。”齐红威说。
随着个人及企业征信市场成长空间打开,未来规模将达到数千亿。数据堂设立了征信服务有限公司,重点开拓征信数据服务。齐红威表示:“通过信用数据的引入、清洗、融合,打造征信业的基础数据源和创新生态系统。”
目前用户数据的收集、存储、管理与使用等均缺乏规范,主要依靠企业自律,亟待构建完善保障数据隐私的法律规范等。
中国科学院软件研究所研究员冯登国告诉证券报记者,除个人隐私泄漏外,基于大数据对人们状态和行为的预测方面存在风险。
业内人士表示,有的企业认为经过匿名处理后,信息不包含用户的标识符,就可以公开发布。但事实上,仅通过匿名保护并不能很好地达到隐私保护目的。为了行业的健康发展,立法部门须尽早立法予以规范。
针对上述行业现状,中国证券报记者获悉,决策层将出台政策“组合拳”予以规范,支持大数据产业健康发展,其中包括构建国家大数据平台、编制大数据产业规划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