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2016年上半年相比,2019年上半年贫困县农产品整体下单金额同比增长高达668.8%!”10月17日国家扶贫日,京东发布“2019产业互联网扶贫报告”,对产业互联网高速成长背景下的电商精准扶贫发展趋势进行深入剖析。三年里扶贫销售实现超六倍的高速增长,充分体现了京东扶贫工作的卓越成效。
京东自2016年初开始启动电商精准扶贫计划。经过三年多的努力,京东在全国832个贫困县上线商品超300万种,实现销售额超600亿元,直接带动80万户建档立卡贫困户增收。贫困县农特产品实现连续高速增长,京东电商平台已成为扶贫销售的主通道。京东以产业互联网能力全面赋能贫困地区的模式,也在全国众多贫困地区落地,引领贫困地区产业实现跨越式发展。
大数据背后的扶贫“热力图”
京东大数据显示,水果是最受消费者青睐的贫困地区农产品,占到33.6%的市场份额。其中火龙果、凤梨、牛油果是最受追捧的水果,2019年上半年下单金额比2016年同期分别增长了79.9倍、34倍和33倍,成为不可不扣的扶贫网红特产。
2019年上半年,北京、广东、上海、江苏、山东五地农产品购买量位居全国榜首,其中北京是贫困县农产品消费的第一大城市。除了在大城市热销,贫困地区农特产的网上销售也呈现出向低线城市快速下沉的态势。与2016年上半年相比,2019上半年三至六线城市购买贫困县农产品的下单金额同期增长了7.3倍,超过一二线城市6.5倍的增速。
西北地区成为贫困县农产品外销的热点区域。西藏、新疆、内蒙古、宁夏等地农产品外销增幅显著高于其他省份,其中西藏和新疆2019年Q2与2018年Q2相比增幅分别高达355%、281%,呈现出旺盛的增长潜力。
京东大数据显示,购买贫困县农产品的用户中,女性用户占比高于全站用户10.2%,充分体现了在消费扶贫中女性的主力地位。2019上半年,一线、二线城市,三线中小城市及六线乡镇农村地区的女性下单金额占比更高。
2016年至2019年贫困县农特产年度Top100热销单品数据显示,部分店铺四年间多次上榜,所售商品的下单金额数次排在全国前一百名以内。最为突出的是潘苹果店铺所售的水果,四年共上榜56次。在消费者TOP搜索热词中,“产地+特色农产品”的搜索热词持续增多,体现出地方性特产品牌巨大的增长潜力。
产业互联网:脱贫致富加速器
随着全国脱贫攻坚工作的持续推进,贫困地区农业技术及基础设施落后、农产品缺乏品牌知名度等问题得到有效改善。而随着5G、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物联网等技术的快速发展,贫困地区与发达地区一样站在农业产业革命的起跑线上,有机会搭上互联网技术的快车,迎接产业的质变。
以京东2016年在河北武邑县落地的“扶贫跑步鸡”项目为例,京东跑步鸡在业界率先使用了区块链溯源及鸡脚环等物联网技术,对于跑步鸡160天的全养殖周期进行监测,通过互联网技术对于养殖过程进行追溯,保证产品的绿色、健康。“跑够100万步”才上市成为京东跑步鸡的网红标签,在京东平台上经常被一抢而空。
在长白山区,京东大力推动“AI养猪”。针对国内养殖业基本全靠劳动者个人经验、智能化程度低的现状,京东推出了专门的智能养殖解决方案,应用了AI猪脸识别、IoT、区块链等数字科技手段,实现了机器人饲喂、全程可溯源。“AI养猪”把生猪出栏时间缩短5-8天,把每头猪的饲养成本降低80元,推广到整个中国养猪业每年可以节约行业成本至少500亿元。
在内蒙古蒙清县的京东农场,田间耕作全部依据专门的生产管理标准,无人机翱翔上空监管农场、进行植保,“从田间到餐桌”每一个环节都清晰可见。依托互联网、区块链、人工智能等技术,京东农场深入农产品的种植、生产、加工、仓储、销售等各个环节,让农产品的生产过程透明化、数据化。
而在京东植物工厂水培蔬菜基地,在技术手段的加持下,工厂内的蔬菜常年处于最适宜生长的环境中,产量是常规种植的3-4倍,比常规种植方法节水90%以上。京东自建蔬菜基地旨在深入参与供应链上游建设,实现从采销一体到产销一体的飞跃发展,更好把控生鲜产品的丰富度、安全性,并准备向更广大的农村地区进行技术推广。
产业互联网扶贫的“乘法效应”
实际上自2016年1月京东集团与国务院扶贫办签署电商扶贫战略合作协议以来,京东在实际扶贫工作中就已摸索出培训→金融→农资→安全→运输→销售→品牌→招工等八大环节的帮扶体系,着眼于从全产业链入手打造闭环的扶贫机制。
2018年京东提出扶贫3.0模式,即以品牌化为核心,从品牌打造、创业就业、科技赋能、物流布局、金融支持、公益创新等六个方面进行助力。互联网技术在贫困地区农特产品品牌塑造、产业升级方面发挥的作用日益突出。而随着京东从零售向以零售为基础的技术与服务企业转型的步伐,京东以产业互联网能力赋能农业、扶贫助农的方向更是清晰可见。
京东集团首席战略官廖建文认为,在过去,计算机和互联网产业的发展初步构建了信息时代的基础设施,消费互联网改变的是产业链后端的营销、零售服务环节;而产业互联网改变的是产业链前端的研发设计、生产制造、仓储物流等环节。正是这一趋势,使得农业及扶贫领域有机会受益于产业互联网的普及应用。
与传统扶贫手段相比,产业互联网扶贫有几个鲜明的特色:首先是互联网技术和基础设施的作用大大加强,尤其是AI、大数据、IoT、云计算等最新技术得到广泛应用;其次是着眼于帮助贫困地区整体产业链的构建与成长,而不局限于农产品上行;第三是随着产业互联网平台服务模式发展,即使是对先进技术应用曾经可望而不可即的贫困地区,也可以通过云计算等手段便捷、低门槛地搭上互联网技术快车;另外以技术手段全面改善贫困地区物流、金融、服务等基础设施,也成为各界的共识。
目前,京东旗下除了7FRESH、生鲜、干货食品、新通路等零售业务和京东企业业务直接支持农产品全渠道销售之外,更拓展出京东农牧、京东数字农贷、京东众筹、京东农场、京东农业云等众多业务板块,分别从互联网种养殖、互联网金融、数字产业园、农业大数据产业联盟等入手,以产业互联网手段为农业提供技术赋能。
比如在大同,京东云与大同市政府签署战略合作协议,从“线下实体+线上平台+产业培育机制+节事品牌”的“四个一工程”入手,全方位打造农业区域公用品牌“大同好粮”,共建“以云技术为支撑、以大数据为驱动”的智能产业生态,推动果蔬、肉制品、乳品、饮品等十大产业集群。
在陕西,京东农业云围绕陕西苹果产业在品种选育、灌溉、AI农技服务、品牌营销等方面的需求,携手农业领域龙头企业成立“京东云数字果业联盟”,为当地苹果产业提供全产业链服务,搭建苹果大数据平台,以精准需求带动精准供给,为当地苹果产业发展、营销定位、以销带产提供有力支撑。
在云南,由云南省政府发起、京东企业业务联合云南省农行打造的政企金农项目,将云南省内贫困地区农产品的定向收购、销售到扶贫资金拨付等环节全面线上化,为贫困地区农产品开辟线上销售通道,同时也为扶贫资金的精准、高效发放提供信用背书。自2018年10月此项目上线以来,扶贫采购交易额已突破两千万,未来将覆盖云南2000多万农户,预计产值可达10亿元。
中传-京东大数据联合实验室对全国大量扶贫项目进行了深入调研,认为产业互联网作为系统性的支持体系,从智能化设施(Equipping)、数字化品牌营销(E-branding)、金融支持(Energizing)、社会要素联结(Engaging)、生态构建(Ecologization)五个维度入手,全方位赋能贫困地区产业成长,从而为贫困地区建立起立体化的脱贫长效机制。
中国社科院财经战略研究院互联网经济研究室主任李勇坚认为,从电商扶贫到产业互联网扶贫的突破,是未来产业扶贫的一个重要发展方向。利用新一代信息技术,推动各种扶贫资源的协同。通过利用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能够将现在分散在各个部门各个环节的扶贫资源协同整合。
京东集团副总裁龙宝正表示,十几年来京东聚焦于零售行业的互联网化,积累了深厚的基础设施资源和能力。随着京东由“零售”向“以零售为基础的技术与服务”转型,京东将这些产业互联网能力向贫困地区开放,帮助贫困地区产业实现跨越式发展,全面改善贫困地区人民生活,帮助贫困地区从脱贫步入致富之路。
中证网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证券报·中证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证券报、中证网。中国证券报·中证网与作品作者联合声明,任何组织未经中国证券报、中证网以及作者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凡本网注明来源非中国证券报·中证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更好服务读者、传递信息之需,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本网亦不对其真实性负责,持异议者应与原出处单位主张权利。
特别链接: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上海证券交易所深圳证券交易所新华网政府部门交易机构证券期货四所两司新闻发布平台友情链接版权声明
关于报社关于本站广告发布免责条款
中国证券报社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 经营许可证编号:京B2-20180749 京公网安备110102000060-1
Copyright 2001-2019 China Securities Journal.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国证券报社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
经营许可证编号:京B2-20180749 京公网安备110102000060-1
Copyright 2001-2018 China Securities Journal.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