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证网
返回首页

IPO检查“一查就撤” 谁在临阵脱逃

徐蔚 上海证券报

  

    IPO项目撤单频繁等保荐乱象已经受到监管方面重点关注,目前现场检查“一查就撤”的情况已有大幅改观 岳洋合 制图

  随着科都电气IPO撤单和终止审核,2022年第四批抽中现场检查的3家IPO公司全军覆没,“一查就撤”的现象再度引发市场关注。

  主动撤回申请,说明发行人经不起监管方面的审查。业内人士分析称,不排除部分项目“带病闯关”,或者投行执业质量不高,抱有“侥幸闯关”的心理。上海证券报记者发现,这些撤单项目背后的保荐机构均为龙头券商。注册制试点以来,投行业务进一步向头部券商集中。遗憾的是,部分投行在“做大”的同时未能“做优”,在撤单量上也“一马当先”。

  首轮问询尚未回复即撤单

  2022年10月28日,中国证券业协会公布了2022年第四批首发申请企业现场检查抽查名单,申报上交所主板的江苏博涛、申报深交所创业板的科都电气和大成精密3家企业被抽中。

  早在2022年11月底,同一批次被抽中现场检查的两则IPO项目江苏博涛、大成精密,审核状态均显示为“终止审核”。

  2023年2月9日,根据审核项目动态更新信息,科都电气向深交所撤回上市申请并被终止审核。

  深交所创业板发行上市审核公开信息显示,在2022年9月13日受理科都电气IPO上市申请后,深交所上市审核中心于2022年10月11日对其发出第一轮审核问询。然而,在第一轮问询发出以来,科都电气近4个月的时间里都没有完成问询回复。

  公开资料显示,江苏博涛的保荐机构为中信证券,大成精密的保荐机构为招商证券,科都电气的保荐机构为国泰君安。

  龙头券商撤单量“一马当先”

  随着资本市场注册制改革取得显著进展,A股市场IPO融资额屡创新高。作为企业IPO保荐人,券商在辅导和指导企业上市过程中功不可没。不过,券商如何帮助企业成功闯关,提升投行业务水平也非常重要,而保荐企业IPO的撤否率也成为衡量投行执业质量的关键指标。

  回顾以往现场检查,IPO“一查就撤”的现象较为普遍。2022年,中证协共发布四批首发企业现场检查名单。其中,34家IPO企业被抽中,13家已经撤回IPO申请,“一查就撤”的比例达38%。对应的保荐机构多为龙头券商,招商证券、安信证券、海通证券、中信证券等券商旗下的投行均“中招”。

  “注册制下‘马太效应’加剧,龙头券商优势明显,加速券商投行业务集中度的提升。伴随业务量的增多,背后居高不下的撤单量值得重视。应鼓励投行做优做强,而不是一味做大。”投行人士称。

  北京社科院研究员王鹏表示,对于保荐机构等专业服务机构来说,如果在冲刺IPO的过程中出现了一系列问题,对机构的口碑和能力具有很大的负面影响,所以专业服务机构不应该去纵容或者掩盖IPO企业存在的问题。希望专业服务机构能够加强职业操守和执业水平,监管层也应对长期违法违规的服务机构予以严厉处罚。

  多管齐下 撤单率大幅改善

  IPO项目撤单频繁等保荐乱象已经受到监管重点关注,而相应的完善规章制度也在陆续推出。据记者观察,目前现场检查“一查就撤”的情况已经大幅改观。

  在2021年,近六成抽中现场检查的企业“一查就撤”。到了2022年,这一比例降到四成以下。2023年首批抽中的5家,截至目前尚无一家选择撤回申请。

  在这背后是监管部门对于IPO撤回的持续严监管。为杜绝“一查就撤”等行为,监管部门去年12月发布《关于注册制下督促证券公司从事投行业务归位尽责的指导意见》,明确进一步扩大现场检查和督导面,坚持“申报即担责”的原则,对收到现场检查或督导通知后撤回的项目,证监会及交易场所将依法组织核查,坚决杜绝“带病闯关”行为。

  同时,监管方面主动出击,对多家已撤回材料、终止上市的企业和保代发出监管函,决不允许一撤了之。

  全面注册制即将落地,中介机构责任将进一步被压实。证监会强调,实行注册制并不意味着放松质量要求,不是谁想发就发。特别是要用好现场检查、现场督导等手段,坚持“申报即担责”的原则,发现发行人存在重大违法违规嫌疑的,及时采取立案稽查、中止审核注册、暂缓发行上市、撤销发行注册等措施。

中证网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证券报·中证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证券报、中证网。中国证券报·中证网与作品作者联合声明,任何组织未经中国证券报、中证网以及作者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