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区域性房企弘阳上市 融资17亿港元解扩张之渴

唐韶葵21世纪经济报道

  资金面持续收紧

  中原地产首席分析师张大伟指出,房企已变成金融企业,百亿级的房企再不上市,和资本市场的距离会越来越远。但在上市过程中,房企的销售业绩不乏泡沫。

  过去三年,弘阳地产的销售收入分别是:53.76亿、87.75亿、61.39亿。虽然财报中的销售额与实际签约额有出入,但在排行榜中,这家企业的排行持续爆发式上涨。从2018年的数据看,其快速从2017年的95名冲刺到了2018年的66名。

  张大伟指出,最近几年房企销售业绩明显上涨,而这基本都和最近资本市场的融资难度有关系。当下资本市场资金收紧,为了降低风险,都要求融资的房企是百强甚至50强、30强,这种情况下,也推动了一些机构榜单造假的利益链条。“在调控持续加码的趋势下,房企依然在加速拿地。拿地多,也推动了房地产企业的融资需求”。

  公开资料显示,今年以来,共有338只债券取消或中止发行,涉及金额高达2161.79亿元,其中共有52家上市公司取消或中止了58笔信用债(企业债、公司债、中票、短融)发行,合计涉及金额384.5亿元。

  从各地楼市调控看,上述业内人士均预计房企的资金还会受到持续压力,发债等渠道还有可能继续收紧,对房企来说,2018年将是房企最近4年资金压力最大的一年。

  当泡沫渐渐退去,房企也将面临市场拷问。以弘阳为例,百亿级规模的房企扩张难度在增加。最近三年,弘阳虽然在销售规模与销售均价上有所增长,但毛利却变化不大,分别为:22.51亿元、25.55亿元、24.91亿元。值得关注的是,2016年弘阳虽然在销售规模上同比获得了超过60%的增长,但其销售成本却出现了100%的同比增长。

上一页12
中证网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证券报·中证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证券报、中证网。中国证券报·中证网与作品作者联合声明,任何组织未经中国证券报、中证网以及作者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凡本网注明来源非中国证券报·中证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更好服务读者、传递信息之需,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本网亦不对其真实性负责,持异议者应与原出处单位主张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