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揭密文物修复:密室里的妙手回春术

中国新闻网

  “对于普通民众而言,他们看到的多是博物馆里展出文物如何巧夺天工,却并不知晓它从出土时的残损到最终完美亮相经历过怎样的艰辛”,在甘肃省博物馆文物保护修复中心副主任陈庚龄眼里,文物修复是一项“妙手回春”的精细“手术”。

20160518025416287

  5月18日,相比甘肃省博物馆展厅里人流不绝的热闹,几米之外的这处文物修复中心被一扇严实的密码门与外界“隔绝”。汉代青铜器和纺织品、西夏墓砖、大小不一的明清鎏金佛像等文物被分门别类安置于各个实验室里进行修复。过不了多久,它们也将加入到展厅的展示中。

  “文物修复并非外界想象的那般舒适和惬意,其实和医生看病是一个道理。”从事文物修复工作20年的陈庚龄18日向中新社记者透露,首先要对它进行全面诊断,然后“对症下药”,有些比较脆弱的文物,还要定期“体检”,并进行反复“修补”。

  在文物修复的工作台上,铺满了手术刀、镊子、剪子、钢锯、缝衣针、化妆毛刷乃至电钻等多个行业的工具。陈庚龄笑着解释说,在中国,目前文物修复还算是一项新兴行业,没有专门的工具,刚开始的时候多借鉴医生使用的手术刀等,随后根据需要,陆续纳入了一些其他行业的实用工具。

  文物修复的周期很长,根据“伤势”不同,需要经过从数周、数月、乃至数年不等的漫长修复过程。陈庚龄以甘肃省博物馆为例说,这里有历史文物藏品在七八万件左右,每年需要修复的文物保守估计逾千件,还要承接外来的“急诊”,目前该中心22人的力量是“永远干不完”的。

  “尽管如此,在‘手术台’上是丝毫急不得,也马虎不得的。”他强调说,每一件历史文物都有它背后的故事,对于修复者而言,要心怀崇敬之心尽最大可能地“减少干预,保持原貌”;对于社会公众而言,希望这些“故事”能吸引更多社会力量,一起参与到永无尽头的“手术”中。

  历时一个多月,一幅明清时期的“马饰蒙面”织品已初显轮廓,这是从业30多年的文物修复师赵喜梅一针一线,将一堆碎纸一般的残片拼凑缝合而来,不露痕迹。“一些文物一旦过了最佳抢救期,就只能眼睁睁看着它损坏。”她对比着手机里的精美实物图片说,恢复原样尚需几个月。

  “修复文物是花钱的事儿,眼下没完没了的工作,正说明国家和社会对文物保护越来越重视。”赵喜梅对坚守了大半生的这项事业充满信心。

  (中国新闻网)

中证网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证券报·中证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证券报、中证网。中国证券报·中证网与作品作者联合声明,任何组织未经中国证券报、中证网以及作者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凡本网注明来源非中国证券报·中证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更好服务读者、传递信息之需,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本网亦不对其真实性负责,持异议者应与原出处单位主张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