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打新仍是私募较好策略

好买基金 曾令华中国证券报·中证网

  

  在今年7月第一批科创板企业上市时,打新策略收益备受瞩目。但截至目前,科创板已有包括昊海生科、久日新材、容百科技、天准科技和杰普特在内的5家企业出现破发。那么,打新还是一个好的非对称收益吗?该如何看待这一现象?

  从月份来看,科创板7月有25只股票上市,股价首日涨幅平均为140%;8月有3只股票上市,股价首日涨幅平均近300%;9月有5只股票上市,股价首日涨幅平均为150%左右;10月有7只股票上市,股价首日涨幅平均为120%左右。虽然新股上市首日涨幅较开市时有所下降,但仍有优质个股首日涨幅具有一定吸引力,依旧可以享受到打新的收益。

  新股发行改革后,优先向A类投资者分配,A类投资者占整体获配比重的70%以上。私募打新则属于C类投资者。“私募基金管理人基金管理总规模连续2个季度10亿元以上,且管理的产品中至少有一只存续期2年以上的产品;申请注册的私募基金产品规模应为6000万以上,且委托第三方托管人独立托管基金资产。”这一门槛使得能参与打新的私募大幅减少,因此中签率实际和A类投资者相比差距并不大。

  11月14日晚间,新股浙商银行发布公告称,公司此次网上发行最终中签率约为0.69%,有效申购倍数为145.34倍。该公司新股中签率创下2016年信用申购制度实施以来的最高纪录。浙商银行网上发行有效申购户数仅为1096.61万户,低于最近新上市公司的网上发行有效申购户数。

  这是打新的一个自我稳定器:打新的收益下降,认购的人数就会变少,认购人数变少,中签率则提升。如果新股直接破发,那么按现有机制,是一个多方受损的结果,可能倒逼定价进一步下降,新股收益可能就又会提升了。

  打新仍是较好的策略。回顾历史,即便是在破发接踵而至的2010年-2012年间,也有不少消费电子、家用电器、食品饮料和保险领域的优质企业陆续登陆A股,为投资者创造了可观的收益。如果一刀切否定打新,甚至否定破发潮中的优质个股,就会错过这些优质公司持续带来的收益。在美股、港股等成熟市场,新股破发是一件很正常的事。可以确定的是,随着注册制的持续推进,打新对专业性要求将会更高,需要更深入了解公司和所处行业;考验询价机构的定价能力,掌握不同行业的估值方法;限制打新产品规模等。获取收益应更依赖于“定价能力”而不是运气。

  每过一段时间,总会看到“打新稳赚时代终结”之类的“断言式”文章,再回头看看,还是上演着老剧本。个股的定价和选择能力才是王道,但打新这种方式,仍是一个较好的介入投资的方式。

中证网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证券报·中证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证券报、中证网。中国证券报·中证网与作品作者联合声明,任何组织未经中国证券报、中证网以及作者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凡本网注明来源非中国证券报·中证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更好服务读者、传递信息之需,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本网亦不对其真实性负责,持异议者应与原出处单位主张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