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科创板开闸在即 创投机构将加速优胜劣汰

许晓中国证券报·中证网

  科创板再提速。根据上交所文件通知,3月18日起,科创板上市审核系统将正式进入生产状态,所有通过审核系统提交的文件将被视为正式的科创板股票发行上市审核文件。对此,业内人士认为,科创板本质上是A股市场的一次制度优化。科创板的推出,将有望加速PE机构优胜劣汰,资金及优质项目资源将进一步向头部机构集中。在投资布局上,私募机构重点关注符合国家战略、具备技术前瞻性,成长性较高的未上市企业。

  PE、VC期待更多发言权

  科创板的一系列制度已陆续落地,配套措施也陆续推出。3月15日,上交所发布两份配套规则文件,包括《科创板创新试点红筹企业财务报告信息披露指引》和《保荐人通过上海证券交易所科创板股票发行上市审核系统办理业务指南》,将科创板配套规则进一步细化。北京证监局近日也下发通知,宣布自2019年3月18日起,开始接收北京辖区科创板拟上市公司辅导备案登记申请。

  对科创板IPO上市及发行,盛世景资产管理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吴敏文表示,从目前普通公司及红筹架构、表决权差异等公司的上市标准看,其核心实际在市值,预计市值将成为公司是否在科创板上市的关键,IPO定价将成为难点和焦点。但是,证监会和交易所的规则对科创板IPO发行定价并未给出明确的要求,因此券商给出的价值投资报告将成为询价机构报价的基础,同时在长期23倍PE发行的情况下,网下机构的定价能力也将备受考验。在此情况下,期望在网下配售及战略配售环节,能让长期投资一级市场、对企业坚持价值投资的PE、VC机构有更多的参与及发言机会,能有机会获得更多的网下及战略配售份额。

  在退出制度上,吴敏文表示,由于PE、VC机构在投资科创类企业时风险大,投资周期长,且二级市场是最重要的退出渠道,只有在退出环节让PE、VC机构能真正退出,才能带动资本对整个国家科技创新企业的投入,所以期待后续交易所推出细则时,能够坚持之前征求意见稿阶段的市场化创新理念,既满足股东减持股份的合法权利与权益,又尽可能减少对二级市场的直接冲击。

  在相关注意问题上,盛世投资管理合伙人、盛世智达主管合伙人陈立志表示,一是应明确科创板为高科技企业服务的定位。二是在优化完善上市与退出制度基础上,应加强市场惩戒制度建设,净化市场环境。三是科创板作为资本市场的重大改革,推出后出现的问题可能比预想的复杂,应保持定力、稳健有序地推进各项制度落地。

  市场化定价改善估值倒挂

  科创板定价制度的核心是通过市场化机制尽快形成公允价格,具体方式是通过“7大类网下机构询价+战略配售+保证网下配售+保荐跟投+绿鞋机制+上市首日融资融券机制+前5个交易日不设价格涨跌幅限制”等多样化手段。

  吴敏文表示,科创板推出后,上述多样化的定价手段将有助于公司上市后尽快形成公允价格,能在短期内充分换手以形成较为稳定的价格,新股上市连续涨停后跌停的现象大概率不会再现,但也会压缩投资机构投资IPO企业的套利空间,会促使投资机构投资布局需向企业成长的更前阶段前移,投资机构需更加注重提高自身产业及技术研究能力,回归产业深耕和长期价值投资本身。

  陈立志认为,更加市场化的定价机制,将进一步疏通一级市场和二级市场的隔阂。一方面,将显著降低一二级市场的套利空间;另一方面,加快二级市场估值向一级市场传导速度,改善一二级市场估值倒挂现象。这两个方面影响可能推动VC、PE等投资机构将投资阶段前移,更加关注早期项目。相对于后期项目投资更看重投资机构的关系资源,早期项目投资更侧重投资机构的专业性和判断能力。这样,投资机构间的分工将更为清晰,资金和项目有望向更专业、更优质的投资机构集中。

  加速创投机构优胜劣汰

  从对PE行业及其现有格局的影响看,陈立志表示,科创板的推出,或能及时缓解目前创投项目退出难问题,支持创投资金有序良性运转。另外,有望加速创投机构优胜劣汰,推进资金向更专业的优质创投机构集中,提升创投市场规范性。有助于优质技术创新高科技项目涌现。

  专注二级市场投资的星石投资也表示,科创板打开了对新经济的融资渠道,对科技类别企业来说,其估值提升的示范效应强于资金分流效应。同时,注册制会冲击壳资源和垃圾股,大幅促进上市公司的优胜劣汰。科创板实施细则超预期落地,充分彰显了中国改革的决心,将会有力支持新经济的发展。

  “鉴于在科创板上复制一二级估值套利模式预计将存在不确定性,甚至将不复存在,因此会更理性地评估项目,不会盲目跟风。”吴敏文表示,评估项目时将结合公司既有投资策略与科创板定位,重点关注科技企业的实际落地能力、解决实际商业问题的能力,投资团队将更会进一步强化行业和技术研究,提高对技术的估值定价能力。据悉,盛世景以硬科技为导向,已布局多家核心技术壁垒高、行业知名度强的优秀企业,比如盛世景投资的虹软科技、云从科技、优必选、视眼石(Palantir)、哈工大机器人、康力优蓝等数十家科技创新企业,均已陆续受到境内外资本市场的邀约。

中证网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证券报·中证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证券报、中证网。中国证券报·中证网与作品作者联合声明,任何组织未经中国证券报、中证网以及作者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凡本网注明来源非中国证券报·中证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更好服务读者、传递信息之需,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本网亦不对其真实性负责,持异议者应与原出处单位主张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