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王亚伟“奔私”五年后发生了哪些变化

和讯网

  自10年前第一波“公奔私”大潮开启后,一批又一批的公募基金经理投身于私募,其中的一些人,已经成为私募江湖的中流砥柱。

  前“公募一哥”王亚伟,就是其中极具代表性的一位。

  算起来王亚伟投身私募已经整整五年,期间一举一动始终备受瞩目。

  药师今日便就其离开公募的前后要点进行一番盘点——一则备忘;二则药师也想从自己视角,给各位展示一个可能与你的认知有些不同的王亚伟。

  成名

  王亚伟,1971年生人,处女座,清华大学经济学硕士。曾任华夏基金管理公司副总裁、投资决策委员会主席、华夏大盘基金和华夏策略混合基金经理。

  在掌管华夏大盘的那段岁月里,该基金的总回报率高达1027.87%,成为当时唯一一只累计净值在10以上的基金。

  因此,王亚伟,被冠以了“公募一哥”、“中国最牛基金经理”等称号。

  真是应了那句老话:树大招风风撼树,人为名高名丧人。

  有关质疑王亚伟的声音曾一度流传于江湖,有人认为王亚伟靠内幕交易成名,有人认为华夏基金其他基金为王亚伟管理的基金“抬轿子”。

  同样以快、狠、准、稳操作手法闻名于世的前“私募一哥”徐翔,却有着自己的看法:

  如果王亚伟是靠内幕信息成名,市场每天各种传闻,其他人为什么没有用这个方法出名?

  那么多年,这么多管理资产超过千亿的基金公司,为什么他们都没有砸出一个王亚伟?

  如果王亚伟的成功,靠的是外因,跟他的能力没关系,为什么其他人不能用同样方法成功,又为什么王亚伟离开华夏基金之后,华夏基金没有再捧出一个王亚伟?

  有些逻辑,你反过来推理,就知道对错了。

  自立

  就在王亚伟事业如日中天之际,2012年5月,他却出人意料的从华夏基金离职,并于同年9月,成立了千合资本。

  初出茅庐的千合资本,并没有显出应有的“羞涩”。首款产品“昀沣”,刚刚登陆私募圈,就刷新了三大记录:

  第一,认购门槛最高达到2000万元,刷新此前私募创造的1000万元门槛纪录;

  第二,轻松募集20亿元,打破此前单只私募首发规模最高纪录;

  第三,固定管理费率达到2.5%,突破此前2.2%的最高纪录。

  不过好景不长,曾经因高门槛,将一众“亚伟粉”拒之门外的“昀沣”,在去年,终于从神坛落入了凡间,2000万元的高门槛降至200万元。

  千合资本其它产品申购门槛更低,比如2015年成立的昀沣3号,当时的申购门槛仅为100万元。

  低迷的市场环境,严重影响了投资者的参与热情。更为重要的,是产品的业绩表现不尽如人意,与他在华夏基金时期的辉煌完全无法相比。

  如果给去年的王亚伟做个总结,那就是:上半年踩雷,下半年割肉,中间还踏空。

  踩雷篇

  1、延时雷:中科招商。

  这个踩雷事件,并非发生在王亚伟熟悉的主板,而是来自新三板。

  前年踩雷,去年才引爆。

  当时,中科招商50亿大手笔定增,王亚伟参与认购,认购金额近5亿元人民币。

  直到去年12月,证监会叫停私募机构挂牌融资,加之定增市场风云突变,中科招商的股价一路下跌,大大低于了王亚伟参与的定增价,导致损失惨重。

  2、连环雷:一汽系列。

  重组题材,一直以来是王亚伟的强项,但这次他却败给了政策。

  去年,证监会对资产重组监管趋严。一汽股份原本承诺到去年6月28日前要解决同业竞争问题,由于承诺无法履行,将再延期3年。

  重仓一汽轿车和一汽夏利的王亚伟再度中招,损失依旧惨重。

  割肉篇

  既然踩雷了,总要有个说法,要么割肉,要么装死,王亚伟最终选择了前者。

  根据股转系统异常交易提示显示,王亚伟在去年11月9日对中科招商进行了减持交易。

  另外,根据对一汽轿车和一汽夏利去年三季报的分析,王亚伟就算没有清仓,也已经大幅度减仓了。

  踏空篇

  除了踩雷和割肉,王亚伟去年留给我们的记忆还有踏空。

  去年4月,许家印闪电杀入廊坊发展后,股票停牌,三个月后股价开始暴涨,16个交易日大涨153%。

  而此前持续增持该股的王亚伟,却在前年四季度闪退了,令人大跌眼镜。

  其实,卖在起涨前夜的情况,比比皆是,每个投资人似乎都有过类似的经历。之所以被市场记住,只因他是王亚伟。

  归来

  今年以来,千合资本一扫去年的阴霾,不仅旗下产品业绩出现了较为明显的“回暖”,产品规模也得到了进一步提升。

  根据一份来自千合资本的介绍性资料显示,截至今年4月末,千合资本的管理规模已达到240亿元,而且早在前年,就已步入百亿级私募的行列了。

  在众多中小私募苦于发行产品无门之际,今年7月,千合资本与银河证券合作发行的一只产品,仅用了半天时间,就卖了3个亿,认购及申购门槛为500万元。

  和一般私募产品不同的是,该产品并未设置预警线和止损线。

  有意思的是,千合资本在一个月前调整了经营范围,从原先的“受托资产管理、股权投资、投资管理、投资咨询、企业管理、企业管理咨询、企业营销策划。(以上均不含限制项目)”调整为“受托资产管理、投资管理(以上均不含限制项目)。”

  而王亚伟旗下的另一家公司——千合投资,也在今年8月做了工商变更,将经营范围调整为“实业投资(具体项目另行申报);受托资产管理(不得从事信托、金融资产管理、保险资产管理、证券资产管理管理等业务);股权投资;艺术品投资。”

  显而易见,王亚伟对于旗下这两家公司的投资方向很明确:千合资本只涉及受托资产管理和投资管理;而千合投资最主要的变化就在于增加了艺术品投资。

  一方面,说明了王亚伟的投资范围在不断扩宽;另一方面,是不是也预示着,将迎来一波收藏盛世呢?

  毕竟俗话说得好,盛世收藏,乱世黄金。

  眼光

  表面繁荣,但分化严重,成为今年行情的主旋律,“漂亮50和要命3000”主导着今年的行情,钱难赚似乎成为了很多机构的共识。

  究竟哪些股票被王亚伟相中?

  根据最新数据显示,千合资本除了继续持有三聚环保、北京城乡、黑猫股份、国美通讯等标的外;新进了联明股份;增持了华锦股份、天威视讯;减持了第一医药、歌华有线、大连热电;退出了天保基建、广电网络的前十大流通股东。

  王亚伟在选股方面确实有自己的主张,在选人方面是否也“独具慧眼”呢?

  同据千合资本的上述介绍性资料显示,该公司现有员工21人,其中,投研团队13人,投资经理4人。

  公司主要研究团队均来自国内大型基金管理公司和专业的证券研究机构,从业时间长,经验丰富,历经牛熊考验,业绩良好,绝对算得上“老司机”。

  隐忧

  看待一个事物,从不同角度去看,会让更全面的了解它,才不会一叶障目。这对于挑选私募产品,同样适用。

  收益率,是大家挑选私募的主要依据。但经历了“股灾”之后的投资人,似乎明白了,比收益更重要的是风险。

  “股神”巴菲特有三大投资原则:第一,保住本金;第二,保住本金;第三,谨记第一条和第二条。

  没错,本金是种子,没有种子便无法播种,更无法收获。

  在投资中,从来没有人不犯错误。错误来临时,多数人都会抱着止跌起稳的心态,认为总有一天自己的投资产品能够成为“黑马股”。然而现实却事与愿违,血本无归的故事就此上演。

  作为千合资本的代表产品,“昀沣”的净值早已超过“股灾”时的高点。但不可否认的是,“股灾”期间的回撤高达30%,也是不争的事实。

  造成如此大的回撤,一方面,说明了风控方面确实存在着一定的问题,因为那个时期,私募产品的止损线通常设在0.7-0.8之间,30%的回撤已经达到了产品的“底线”;另一方面,作为具有一定规模的私募,想要在“股灾”的恶劣环境下,全身而退,从操作层面讲,是有一定难度的。

  所以,在挑选私募产品时,股票类的,需要关注股灾期间的回撤情况;期货类的,需要关注去年双十一的净值表现。这只是举个简单的例子,实际在挑选时,要复杂的多。

  本文首发于微信公众号:阿尔法工场。文章内容属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和讯网立场。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请自担。

中证网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证券报·中证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证券报、中证网。中国证券报·中证网与作品作者联合声明,任何组织未经中国证券报、中证网以及作者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凡本网注明来源非中国证券报·中证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更好服务读者、传递信息之需,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本网亦不对其真实性负责,持异议者应与原出处单位主张权利。